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书是《别独自用餐》,本书作者用他的亲身经历讲述一个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从给人当球童起悟出的人际交往和人脉对成功的重要性,最终成为成功人士的故事。
前段时间,“财务自由”、“车厘子自由”等词语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而更多的人表示说,比起实现财务自由,更想实现“社交自由”。
社交自由,就是指不想参加什么饭局,基本就可以不参加;不想搭理谁,基本就可以不搭理;你社交的人,基本都是你喜欢的人。
而想要实现“社交自由”,首先我们要确认哪些人、哪些局是我们不愿意接纳和参加的。进行社交断舍离,是实现“社交自由”的第一步。
远离“酒肉”朋友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生活开始偏离原来的轨道的时候,很多时候意味着自己的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
而社交断舍离的第一步,就是清理那些看似添彩、实则无用的酒肉朋友。
《奇葩说》里有一个辩题是“同学聚会到底去还是不去”。
其中一个辩手说:
“当然要去,你以为现在聚的是会,吃的是饭吗?不是,现在吃的是人脉,聚的是关系。”
但真的是这样吗?饭桌上的酒肉朋友,一旦酒肉没了,朋友也就散了。
其实,一个人的社交能力,不在于他参加多少场聚会,而在于他身边的人是不是益友。
曾听过这样一个划分标准:一流朋友谈梦想,二流朋友谈事业,三流朋友谈事情,四流朋友谈是非。
因此,在交往的朋友中,最需要远离的就是只会与你谈论生活是非的酒肉朋友。
这样无意义的聚会,只会不断消耗你的经历,拉低你的生活质量。一阵喧嚣过后,什么都没有留下。
在社交中,你身边的朋友什么样,你就会变成什么样。
择善交友,一个好的朋友,不仅可以指引你走上更好的路,还会影响周围人对你的第一判断。
朋友就是你所处的世界的反映,你的朋友圈代表了你的审美和层次。高质量的社交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人之间。
与其盲目地追求朋友的多少,不如去结识那些“走心”的朋友,把时间花在重要的人身上。
远离酒肉朋友,向高级的人看齐,人生自然会开阔起来。
远离“用人情绑架”的朋友
中国有句老话:“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我们看重人情,愿意有所退让,但有些人却会抓住这个弱点,困住了你。
在《圆桌派》里,马未都就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朋友爱好收藏,一天看拍卖节目的时候,看到了自己收藏的对联。
那幅对联是他花了两万多买的,之前一直都好好地在书房保存着。
经过警方一调查询问,才知道这是家里的阿姨想着亲戚这层关系“顺手”拿出去的。
朋友很生气,本想直接起诉,让她好好反省。
可他转念又一想,这阿姨是自己家亲戚的亲戚,关系虽远,但日后要是见面,未免过于尴尬。
最后,他选择维护人情,咽了这口气,在立案之前撤了案。
在社交中,人情有往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即使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也要记住互惠互利的原则。朋友之间需要一人惜,更要两人守。
人际交往的本质,是一个社会资源交换的过程,彼此相互给予所需要的。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跷跷板定理”。
它是指,人与人的社交,就像跷跷板的两头,想要使它保持平衡,就必须让双方保持对等的付出。
如果只是一方一味给予,另一方一味接受,那么就会使跷跷板失衡。
在对方给予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谢,一句“谢谢”也许就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心中所想。
远离“世故”的朋友
得体的社交,不是世故,不是费心去包装自己,而是不为利益、只为真心。当我们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又远江湖时,收获的也将是一段成熟的友谊。
《菜根谭》里有句话:“势利纷华,不近者洁。”
在这个纷杂的社会中,我们离不开和他人的交往,在打交道的过程中,保护好自我,把握好尺度,远离世故之人,才能保持赤子之心。
“世故”和“成熟”仅仅一线之隔。一个成熟的人,会得体从容地应对各种人际关系,是社交中的上层修养,而圆滑世故,媚俗虚伪,则是社交圈中最不令人喜欢的个性。
世故利己的人在交往中表现的反差度很大。
对自己有益的人,便讨好;对自己没有用的,便冷淡。当有求于人时,对他就热情,求完时便冷眼相待。
正如作家果戈里小说《死灵魂》中的主人翁乞乞科夫一样,在他刚当小职员时,百般讨好巴结上司的女儿,当博得上司的好感,当上科长后,便马上翻脸不认人。
这种人,正所谓“有事求人,无事无人”。
人的一生,时间有限,追名逐利本是人之常情,但在追逐的过程中,与世故利己之人为伍,则会渐渐失去自己的初心。
真正有益的社交,不是迎合与讨好,而是真诚和平等。
李嘉诚曾这样告诫年轻人:在你还没有足够强大的时候,先别花太多的时间去社交,参加各种聚会,应该多花时间读书,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高级的人生,都该学会给人生做好减法。
放弃那些无用的社交,放弃那些不适合你的人,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社交自由”。
人生就是一个旅途,一路上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很多人。不要因为各种羁绊,就让一个本该离开的人继续霸占着你的时间、精力与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