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后,真正为自己而活》读后感:后半生,放慢脚步,活好自己

《老后,真正为自己而活》

原著 | 金韵蓉
解读 | 平白书

年轻人常有一句被提及的话:等我退休了,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事实如何呢?环视我们周围的老年人,退休后,大多为子女分担了照顾孙辈的重担,另有一部分老人因身体原因举步维艰,只有少数人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何走完人生最后的一段旅程,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现实问题。

今天,推荐一本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应该阅读的书——《老后,真正为自己而活》。这本书由来自台湾的畅销书作家、心理专家金韵蓉老师撰写。

她以自己及身边朋友的经历为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进入老年或邻近老年的人们,如何随着岁月流逝规划老年生活,养“身”又养“心”,欣然接受年龄的馈赠,享受更自在的人生,活出自己生命的光彩。

下面,我们一同带着同理心走入这本书,去深入了解一下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吧。

有的人,一生都在过青年节

人至老年,如同树上成熟的“果实”,早已对命运了然于胸,也早已知道生命和生活的真相。

此时,切莫随着岁月流逝感怀老朽,而是要有“决定不老”的心绪,时刻提醒自己是“年轻人”,永不懈怠。

书中,金韵蓉老师提到一位自己一直钦佩的师姐,师姐年轻时学业优秀,进入职场做到国际贸易公司的首席。先生在她40多岁时罹患了肺腺癌,为了更好地照顾先生,他们全家从意大利搬到伦敦静养,自己还创立了一个专门为华人做商务咨询的公司。

金韵蓉老师50周岁生日宴上,学姐和控制病情的姐夫也出席了活动。53岁的学姐虽然额头出现了细小的皱纹,但看起来风采依旧。

金老师问师姐如何保持这种精神状态,学姐坦诚地说:先生确诊和手术期间,自己慌了手脚,但她告诉自己不能露出“败象”。

她深知,一旦松懈,一旦失去了保持美丽的骄傲和心气儿,那衰败的速度将无法想象,就算想追回来也没那么容易了。

可见,老年人受病痛、生活磨难等外部因素影响,很容易让精气神松懈下来,加速衰老。

此时,要时常提醒自己,即便辛苦,也要将 “不老存乎于心”,提示自己将衰老的诱因隔离在外,保持健康的心态,从潜意识构建年轻的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引导出相应的行为来。

如何做才能将 “不老存乎于心”呢?

第一,寻找可持续精进的爱好。

如果你已经超过40岁,建议从现在开始寻找或者开始培养能长期维持,并能增添生活乐趣的爱好。爱好是生活的导向,将带着你遇见一些人,习得一些事,领悟多彩的人生。

第二,拥有一帮知心老友。

人到老年,需要几个生活节奏相同,又能玩在一起的朋友。大家相约一起运动、旅行,互相陪伴。也可以偶尔小聚闲聊,做对方的倾听者,宣泄情绪,轻拂心灵上的风尘,活出自己的真性情。

知心朋友圈需要投入时间、精力、物力去经营,不妨趁着孩子刚刚离开身边,自己还有工作时就开始用心去做,这样就能更好地为自己组建出可以共享退休生活点滴乐趣、共度恬静晚年的好友圈。

第三,坚持终生学习的理念。

维基百科全书对“终生学习”的解释为“一辈子的学习”。学习可以让人忘记自己的年龄,找到年轻时朝气蓬勃的状态。年长者学习的目的是充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更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当学习回归本质,人们便走上了自我成长的道路。

第四,保持通透的心境,快乐生活。

每个成年人内心的角落都隐藏着一颗童心。适时让紧绷的自己放松下来,回归儿时的童真,去感受大自然的广博,去体会乡间的朴实,去重新找回儿时疾步快走的身心轻盈。

同时,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仁慈”和“和蔼”的长者,拥有平和的心境,包容人世间的不平和波折,影响身边的人,仿佛身上拥有辐射出来的磁力,赋予宇宙更多的正能量。

如书中所言:岁月拿走了一些,也给予了一些。人生的选择把握在自己的手中,选择不老,也是你的选择之一。


与子女保持有效距离,
成全彼此的快乐生活

人到老年,需要面对诸多关系的改变,其中,亲子关系从依恋到分离就是令老年人“难以接受”的一点。

孩子虽然长大,有了自己的生活,但毕竟还是自己的孩子,“放手”何其容易!

金韵蓉老师在书中提及老朋友女儿慧慧的故事。慧慧从小听话,一路顺利考上重点大学,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之后在工作中结识了一个优秀的男孩,并邀请他跟自己回老家过年。

原本慧慧家族的长辈们都认为这是件大喜事,谁知这个男孩到了慧慧家后,任家长们忙里忙外,自己却在沙发上睡大觉,一看就是从小养尊处优长大的孩子。

家人对男孩很失望,希望慧慧慎重考虑,谁知慧慧偷走了户口本,悄悄的和男孩回西北老家领了结婚证,还婚前怀孕。之后的事情也如大家所料,男孩对慧慧疏于照顾,总是冷落她。慧慧和先生的婚姻关系已名存实亡……

金韵蓉老师认为,选择结婚对象必须考虑门当户对,因为差距太大的成长环境长大,两个人的生命价值观、金钱价值观和成长经验会有很大不同,而这些差异又关系到对生活的态度和人际相处的模式。

恋爱中的人没有接触到实际生活,差异还不够凸显,一旦结婚,差异会慢慢浮上表面,成为夫妻争执的诱因。

以上是择偶期间的一些建议,当子女成婚,父母应该如何和子女相处呢?

金韵蓉老师给出了五个相处父母和子女相处的原则:

原则一:不要介入太多,多管闲事。

生活中不乏一些父母认为自己在婚姻方面有经验,对子女的婚姻“指手画脚”。

父母本意是好的,提醒子女婚姻中可能出现的危机,实际上是帮了“倒忙”,盲目扩大了事情可能发生的结果,影响了小夫妻的感情。新婚夫妻,是需要磨合一段时日的,谁也不是完人,需要相互谅解。

原则二:不要越俎代庖,自作主张。

有时父母与子女同住,会不自觉将自己当作子女新家的“主人”。比如有一位父亲,为了替儿子、儿媳妇“省钱”,把儿子家装的卫星电视接收器拆了,搞得双方都不痛快。

父母帮忙照顾子女家庭很辛苦,但也要将彼此的责任区分开,多包容、倾听孩子的选择,切莫擅作主张,改变家庭环境和布置。

原则三:不要干涉太多,倚老卖老。

在家庭理财、幼儿养护等方面,父母和子女的观点因为年代隔阂必然不同。

大家在谈论此类事情的时候,要对事不对人,而且言词不要过于激烈,要注重礼貌和尊重,理解彼此的良苦用心,这样才能让家庭平稳和谐。如果发生争执,大多时候大家放不下的是情绪和骄傲,而不是事情本身。

原则四:不要大包大揽,成为佣人。

父母为了帮子女分担生活的压力,通常会帮助子女照料生活起居。但时间久了,父母成了“佣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自己生闷气,还不舍得离开。

不论如何,要懂得与子女之间生活的界限,不要过多包揽本就不属于自己的工作。

原则五:不要絮絮叨叨,说个没完。

父母照顾子女精细的,会叮嘱的话多些。有时,遇到子女辛苦工作一天回家只想安静吃饭的时候,还依旧反复叮嘱,给子女很多压力。

建议父母多体谅孩子的辛苦,可以寻找其他的途径聊天,等孩子们不忙的时候再慢慢沟通。理解孩子们在事业和生活的攀爬期,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和心力,多给他们空间安静下来。

当子女成家,亲子关系将更加复杂。保持以上五个原则,可减少生活中诸多摩擦。

其实大家的想法都是好的,都是为了小家庭行稳驶远,只要保持互相谅解的心态,多倾听、少责难,遇到事情大家劲儿往一处使,日子会过得舒心痛快。

老年“爱情”,也可以甜蜜温馨

金韵蓉的父亲是一位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65岁退休后,依旧保持着每天清晨西装笔挺上班的状态。先是在客厅喝茶看报纸,等所有的报纸看完了,再出门用敬老卡坐公交车,用本子记录沿途的变化。

母亲则是“公交车侦察队”唯一的听众,而且必须认真地听,听完还要回答父亲的问题,否则父亲就“罢吃”表达不满。

后来二老爱上旅行,才结束了“公交车侦察队”的交流方式。晚年,总是父亲嚷嚷,母亲倾听。

家人感觉母亲承受了太多的压力,母亲却说:先生是从小吃过苦的人,结婚后又是顾家的好男人,脾气就这样,忍忍就好了。

通过父母亲的晚年生活相处方式,金韵蓉老师为自己定了以下几条任务:

首先要学会重新发现彼此。

不管大家是否发觉,婚姻度过这么多年,双方都或多或少有些改变。日常忙碌子女,是掩饰内在的好方法。一但孩子从家庭“脱离”,只剩下夫妻俩的时候,面面相觑,会有些尴尬和忐忑。

因此,重新认识对方是重建亲密关系的关键一步。收回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爱人身上,去感受此时此刻最真实的对方。

当真实的内心彼此碰撞,便会找回当年的婚姻状态,让生活充满生机。当然,注意力的转移并不是那么简单,是需要“刻意”和练习去做的事,大家要有耐心。

其次要懂得为生活制造惊喜。

几十年的夫妻难免产生“审美疲劳”,这也应了行为心理学上“预期效应”的消极一面,即当预期效应为我们画了一个舒适圈后,我们形成“快乐适应力”,反而会阻碍我们享受爱和感受幸福。

当决定和爱人厮守终生,与其相对无言,不如成为那个有趣有料的人,为枯燥的生活增添色彩——挖空心思寻找变化,让自己随时都有新点子、带来新惊喜和新乐趣。

然后尝试去成全对方的兴趣。我们前面提到,人至中年后期,是需要为了步入老年寻找兴趣支撑的。

这里,我们提到“成全”对方的兴趣,而不是“鼓励”或“参与”对方的兴趣,成全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耐心和妥协。成全更是一种尊重,是一种陪伴,也是一种宠爱。

解决夫妻之间的“空地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兴趣爱好去填满它。

最后可以发展亲密的友情,成为彼此最好的朋友。

人至老年,炽热的爱情已经转化为温暖的友情。学会彼此接纳、欣赏,相濡以沫的彼此陪伴是最佳的状态。

要知道,在家庭结构变迁的特殊时期,女性更容易在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处理上有绝佳的表现,多给男人一些引导,重新建立新的厮守关系,以及引导重新发现彼此的进程,家庭过渡将更加顺畅。

其实,老年夫妻重新走入彼此生活并不是一件艰难的事。关键是夫妻双方要意识到可能存在的危机,并执着地手挽着手闯过这些难关。

在这几十年唇齿相依的婚姻关系中,任何一方获得了幸福,也就是另一方的心身安顿和福祉了,这样的改变,是值得的。

做经济独立的老年人,让晚年生活更富足

人至老年,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完全可以过上舒服自在的生活。但很多老人对自己苛刻,却对子女大方,甚至不惜变卖房产。

书中讲了这么一个例子:蒋阿姨当初为了帮在北京打拼的女儿买得一处心仪的房产,变卖了自己老家居住几十年的房产,凑了钱帮女儿付了购房首付,并和女儿、女婿住在一起。

等女儿生产后,亲家母来帮忙。一开始日子还是平顺的,结果后来摩擦不断,亲家母认定长期住在女儿家的蒋阿姨夫妇吃垮了女婿。最让蒋阿姨寒心的是,当他们打算搬离的时候,女婿丝毫没有劝阻的意思。

为了不影响女儿左右为难,蒋阿姨和丈夫在郊区租住了一间平房,绝口不提卖房子的事,只是安静地过日子,让时间来抚平伤痛。

其实,资助孩子无需倾其所有,只要合理帮助就好。孩子们已经成年,他们理应承担自己的生活责任。

那什么是合理帮助呢?是指既能保障为自己养老送终的费用,又能帮助孩子有个比较好的起点。

老人要充分盘算自己的财产,预留下未来需要的资金。例如,养老院的首付和每月的花销,或是生重病的住院费、看护费、营养费等,让自己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旅程。

在孩子们尚不需要资金帮衬的时候,做好理性的理财布局。比如采用经典的“4321理财法则”进行布局:40%固定资产、30%金融资产%、20%的储蓄资产以及10%的保险。选择适合自己承受能力的理财方法。

在孩子们需要资金帮衬的时候,可以用理财的钱及部分暂时不需要使用的资金帮衬他们。

任何一个孩子都希望看见父母的生活是宽裕而丰足的。父母生活舒心滋润了,他们才能毫无挂碍地专注在自己的生活上。

善待自己,实施驻颜有术的方法

除了安顿好财产,老人们还需要关注到如何“驻颜有术”。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年纪相仿的人,也会展示出截然不同的状态。“不显老”绝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常年坚持保养的结果。

书中,金韵蓉老师介绍了几种自我保养的方式方法:

锻炼上,要学会合理运动。

老人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增进身体新陈代谢,让自己每天都焕然一新。有运动爱好,建议长期坚持,量力而行。如果没有运动爱好,可以在家中做家务的时候适当增加动作幅度,也能达到健身的目的。

饮食上,要多吃抗老化的低卡路里、高营养价值的天然食品。

它们富含抗氧化物质,也含有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比如蓝莓、猕猴桃、番茄、各种豆类等都属于可选食物。

除此之外,要保持良好睡眠,每个人每天应该睡足7个小时,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以达到抗衰老的目的。

多泡澡,少淋浴,通过泡澡降低身体的“深部体温”,也就是内脏器官的温度,以此来延长深度睡眠的时间,让睡眠质量变好;还有采用芳香疗法,缓解更年期症状等。

总之,防止衰老,保持年轻的状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饮食、运动、睡眠、情绪调节多方面入手,生活会奖赏用心的人,善待自己,也便善待了生活。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百岁人生,但却极少有人能体会老年生活的辛苦。

他们不但要忍受身体机能老迈带来的诸多不便,或是常年病痛缠身带来的疼痛,还要面对亲朋好友的离去,成为孤独的守望者。

他们无数次跌倒,又重新站起来,为的是拓宽自己的生命价值,走完有尊严的一生。

生命只有一次,每一个阶段的体验都是馈赠。不论经历了什么,都不要服输,也不要服老,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接纳和享受这份岁月的献礼。

“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不是一句空话,它是建立在身体、心理和物质基础上的。需要老人逐渐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从生活点滴入手,打造自己的“完美”生活。

当老年人将“不老存乎于心”,用理解和宽容填补子女离家后产生的情感空隙、在彼此欣赏和疼惜中成全对方的想法和喜好,并善用财富增进与周边人的亲密关系,生活已然进入了幸福的快车道,一路向前,永不停歇。

年龄不是盘横在成长面前的绊脚石,内心的恐惧才是。

不妨放下对未知终了的恐惧,以及对过往憾事的缅怀和沉沦,回归当下真实快乐的生活,做一个有趣有料、懂得欢喜的人,去影响周围的人,成为周围人心中发光发亮的人。

*文:平白书,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新华文轩拆书达人。

今日话题
岁月拿走了一些,也给予了一些。人生的选择把握在自己的手中,选择不老,也是你的选择之一。读完这篇文章,你知道如何把后半生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吗?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老后,真正为自己而活》读后感:后半生,放慢脚步,活好自己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