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就是彼此珍惜:
缔造幸福婚姻的秘诀》
原著 | 苏珊·海特乐博士著&黄维仁博士改写
解读 | 平白书
有句话说:世上没有永远的婚姻,只有共同成长的夫妻。
乍听这句话,似乎挑战了海枯石烂的爱情。其实不然,婚姻的持久,需要男女双方悉心经营。漫长的人生之路,保持初心不变,不为欲望所动,考验的是爱人能否彼此珍惜,相濡以沫,共同成长。
现实生活中,大到生死抉择,小到一餐食的味道,都需要爱人们共同面对。时间久了,难免会有些误解和摩擦。
此时,如果爱人心有灵犀,提供无私的怀抱,如同大树为爱人遮风挡雨,即便人世烦扰难以承受,也会因为有了身旁的依靠,满怀勇气面对生活。
那么,如何让爱人间建立真正的亲密感,共同“抵御”生活的磨砺和不平呢?
《爱就是彼此珍惜:缔造幸福婚姻的秘诀》就是这样一本助力伴侣间互信互爱、和谐生活的书籍。这本书堪称是中西顶级婚姻家庭专家合作的结晶。
作者苏珊·海特乐博士被列为全美前十大婚姻治疗专家之一,具有丰富的临床心理治疗经验,黄维仁博士是华人心理学家中的佼佼者,学贯中西。这本书是经过黄博士用心改写,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生长的人们学习和借鉴的。
下面,我们一同走进这本书,学习婚姻中相处之道。即便爱,也是需要讲究方法的。夫妻共同成长,什么时候都不晚。
掌握沟通的技巧,
控制夫妻间情绪的温度
夫妻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有人说是暴露真实的自我。
爱人初见,会展现最优秀的部分,热恋让人们倾其所有,也会避免冲突和矛盾。但结婚后,如同掀开了新娘的面纱,脸上的斑点清晰可见。
恋人终将毫无掩饰,坦诚以对。这时“爱的箴言”得到了验证——包容彼此的不足,兼容彼此的不同。
美满的婚姻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夫妻两人可以在开放、安全的环境下,表达思想和情绪。
人们都有胆怯之心,面对自己尚且需要勇气,面对爱人暴露的真实更加犹豫不定。若无法把心中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亲密关系也将转为平淡,继而两人渐行渐远。
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是一门学问。有时我们内心的情绪过多,表达却不准确,反而让沟通如同“雾里看花”,徒增了失望和误解。
学会并善用沟通的技巧,让自己的真实表达更易于对方接受,同时也将增进彼此之间的亲密感。
而促进夫妻间合作式对话沟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用确切的语言,把心中的想法清楚地说出来。通常,夫妻之间之所以语言表达的不充分。这其实是由其性格差异、还有所处的不同情境等因素造成的。
其中“认为”对方应该了解自己而采用的“暗示”、“正话反说”、“期盼”等现象比较常见。与其造成猜忌和误解,不如“标明”自己内心的感受,直白明确地表达出来。毕竟夫妻二人成长环境并不一样,对不同触发情绪产生的因素无法全面了解。
采用确切表达的方式,而不是火爆的词语刺痛对方,对方都会欣然接受,并尽可能配合调整。没有人愿意生活在剑拔弩张的环境中。家是解决问题的地方,而不是找问题的地方。
同时还要在沟通中注意不要“越界”。有些夫妻会觉得完全了解伴侣,就自作聪明的替伴侣表达想法,实际上是无意中“阻挡”了对方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婚姻辅导专家指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是每个人能“个体化”,也就是每个人要清楚自己的“心里疆界”。你不但要对自己的思想、感觉、需要与行为负责,也要尊重伴侣的需要和喜好。
保持夫妻间有效的距离,不但能让彼此自由的表达想法,也给彼此留下独处和成长的空间。
二是学习过滤“毒素”,倾听对方需要表达的情绪。
生活中,人们可能会为了某些敏感字词引发了罪恶感、羞耻或防卫之心,按耐不住予以反驳,从而将一段对话拉入无意义的“争夺战”。
智慧的夫妻,应该在发觉对话“重复”、“彼此反对”或“过度情绪化”时,过滤掉“有毒”词语,听到语言背后的需求。
如果夫妻能够理解伴侣要表达的感情,并将听到的、所了解到的对方的感受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那就达成了同理心。
在夫妻关系中,拥有同理心至关重要。同理心和同情心不同,有同理心的人能正确听到对方想传递的讯息并了解其感受,不论断别人、否定别人或者压抑别人的情绪。
多数人在自己的感受被理解和认同后,会逐渐回归平静,理性地解决问题。
三是避免交错的对话,控制夫妻间的情绪温度。
夫妻在交谈的过程中,把对方和自己的需要同时融入其中,才能达成共识。
夫妻交谈大约有以下几种模式:双向对话、单向说话、玩笑式对话、带有敌意的对话、主题式对话、漫无目的的对话等。
不知大家是否观察过自己和伴侣的对话方式?不如放下预想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双方对话方式诸多不同。
如果是敌我对峙或者自说自话的对话状态,信息无法有效传递,发火是迟早的事。
有一个客观事实大家不容忽视,由于夫妻成长的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可能有些人从小说话需要“抢着说”,否则无人倾听,也有的人从小就是“逆来顺受”,听多说少。夫妻间说话的习惯不同,对话中要多体谅对方,达到一种对话的平衡。
另外,言谈间要注意一些说话技巧。比如长话要分成小段解说,尤其是女性语速比较快,话题切换也“如鱼得水”,会造成男人理解“短路”,不妨放慢语速和节奏,给对方更多消化吸收或澄清的机会。
再比如说话不要太概括,尽可能突出重点和适当细节。毕竟,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在头脑中重现讲话的内容,对方却未必全部理解。适时地总结和讨论事情,将有助于双方达成共识。
还有在表达的过程中,要留意口气和语速,控制交谈的情绪温度。一但情绪激动,及时停止交谈。最好在双方平和的时候建立一个“休战计划”,双方共同遵守,等冷静下来再重新切入主题。
夫妻关系的气氛可以由彼此控制。大家采用明朗有效的沟通方式,可以将误解产生的几率降到最低。选择喜欢的家庭氛围,学习需要的沟通技巧,建立美满和谐的婚姻不是梦。
化解分歧,共同做双赢的决定
婚姻中,情绪是互相带动的。原本平静的状态,被对方三言两语的怼过来,可能很快火冒三丈了。夫妻之间战火升高时,要用冷静的态度去倾听对方的需要并不容易。几句无心的拌嘴,最后升级为孰是孰非的争执。
那么,如何化解不可避免的分歧或争吵呢?
我们不妨将分歧或争吵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并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应对。
在事前阶段,双方因为话赶话情绪温度逐渐升高,此时如果能互相提醒,及时改变处理问题的方式,而采用建设性的修复性的语言,探讨共同找到新的解决方式,将有效的缓解即将开始的“情感风暴”。
事前阶段最重要的是分辨自己情绪反应背后的真实需求,而不是被对方“敏感话语”刺激,失去理性的判断。
既然大家的目标并非争执,而是有效表达从而解决问题,那么拨开“情绪迷雾”直奔主题,则是缓解冲突的转机。
在事中阶段,重要的是学会及时刹车,暂停、离开现场或转变话题。
首先要放下反击的冲动,倾听对方话语中有道理的一面,并重复同意的部分,特别注意对方的需求是什么。
然后“标明”自己的感觉,告诉对方自己在乎的是什么,请对方多关照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最后再一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自己的情绪即将失控之前,可以反问自己三个问题,以起到自我反思的作用:我到底要什么?我如何能不改变对方而得到我想要的?为什么我俩之外的因素也促成了冲突?
请记住,人们之所以生气,是因为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遇到了“取得自己所需”的阻力,而不是爱人跟自己作对。能够有这样的认知,也就不会急于指责或者改变对方了。
这里要强调一点,夫妻可以包容对方的怒气,但并不需要为对方的怒气负责。
如果吵架已然发生,双方都将处在负面情绪中难以自拔。有人会对吵架后的阶段格外头疼,殊不知,所有的“危机”背后都存在新的转机。
在事后阶段,要接纳彼此的怒气,找到修复亲密关系的方法。
每次夫妻间的冲突或争吵都是“危机”,也是“机会”。处理得当,会让夫妻沟通更加顺畅,彼此更加了解,增进感情。
争吵后修复的首要任务还是倾听。彼此情绪平息后,大家冷静下来听进并了解对方的感受,受伤的心会慢慢复原。
其次要对刚才发生的事情表示道歉。歉意并不是“认输”的表现,相反,恰恰是让对方理解自己不是故意伤害对方的时机。
最后大家还是要一起查找吵架的原因。人们都有容易发怒的缘由,找出这些缘由,也就拼凑出了未来可能发生类似争吵的情境。
智慧的夫妻可以从每一次争吵中认识自己、认识对方,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共同成长。
最高的智慧是对人有恩慈
当婚姻关系渐入佳境后,夫妻会感觉配偶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最好的朋友会默默的陪伴在身边,接受自己的任何状态,不评论,只陪伴。有时,还像自己的私人心理治疗者,寥寥数语,即可以点破问题所在,让情绪快速消解。
当下生活压力日渐繁重,家庭是伴侣们的港湾,当有特别需要的时候,还有对方可以共同分担。其实生活中不乏平时吵吵嚷嚷,但关键事情上夫妻总能同心的感人事件。
每个人都有被倾听的需要。当遇到烦心事,和伴侣倾诉一顿,获得理解和支持,似乎不顺心的事也不那么重要了。
给伴侣最大的精神礼物,就是在对方需要时,细心、专注地倾听,以善意支持他,让他知道你了解他的感受,关心他目前所经历的事情,让他觉得他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斗。
描述自己的情绪并非易事。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曾提出“本我去哪也该带自我同去”,鼓励人把潜意识中表达不清的一些情绪带到意识的光中。
可见,人们用合适的言词去清理情绪,不但能帮我们把潜意识的感受带入意识层面,还能让我们更加了解造成困扰的缘由,从而疏解情绪,也能帮助伴侣对问题有更深的了解,更容易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汇集解决问题的信息。当伴侣深陷苦恼、不知如何是好时,不妨做有心人,从汇集足够多的资讯入手,整理乱入麻的头绪,引导对方深入了解造成其困扰的原因。
有时,人被情绪带偏,会将重点落在追究人的责任,而非事情如何解决上,只忙着怪罪到底是什么人的过错,而没有把注意力带到解决问题上。
生活中人们不乏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受。在伴侣烦恼无助的时候,最需要身边人的无私帮助和开解。
理性的解决问题,恰恰是问题的关键,冷静全面地思考有助于对方走出情绪的迷雾。
与伴侣一起思考解决的办法。中国有一句谚语:穷则变变则通。解决问题的路径千万条,增加资源和变通的方式,或者暂缓解决棘手的问题,等待时机,都将得到妥善的解决。
当然,在引导伴侣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给与对方足够的尊重。最好先问一下对方是否需要帮助,而非先入为主,给与对方太多的压力,反而让对方感觉受挫。试着了解对方不能接受的原因,这样反而更能容易解决问题。
心理专家鲍维尔曾提出一个“关系金字塔”的观念,把人与人的关系按深浅分为五个层次:分享我所是、分享我所感、分享我所思、分享我所知、寒暄及无所分享。
夫妻之间,如果能够分享彼此心灵深处的真实情绪,包括脆弱的、不光彩的一面,那就进入 “分享我所是”的最高层次的亲密关系,双方将在稳定、轻松、安全的家庭氛围中得到滋养。
希望进入“分享我所是”的阶段,夫妻之间需要了解对方的“深度心理情结”。
这里涉及到心理学上的两个观念,一个是“原生家庭”,另一个是“移情作用”。
人的一生有两个家,一个是从小成长的家,也就是“原生家庭”,另一个是长大后重新塑造的家,也就是“再生家庭”。深度心理情结的产生,与个人在原生家庭中的经验息息相关。
“移情作用”是指原生家庭成长时所经历的强烈情绪经验,会在成长后的成人世界,尤其是与身边重要的人相处时,重复出现。
每个人的核心情节不同,有的人怕批评,有的人怕被看轻、有的人怕被遗弃等等。
婚姻关系是人世间最亲密的关系,夫妻常常在潜意识主宰的状态下互动,便很容易将小时原生家庭的剧本反复重演。
当人们意识到核心情结的存在,便可以不断训练自己由“潜意识主宰”的状态,超越到“意识主宰”的心理状态,然后选用新的、有效的方式处理问题。
亲密关系建立的重要益处,就是能带来很多宝贵的机会发掘、认识这些潜藏在心底的“核心情结”,从而帮助自己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与配偶,这也是家庭和谐、彼此包容的基础。
以上就是本书的精华内容。
黄维仁博士在本书序言《爱的存款》指出:每个人一生奋斗,最终真正在追求的,是“幸福”与“意义”这两个人生的终极关怀与需求。
在幸福美满的婚姻中,人们都将保持自己的独特性——觉得自己的生活有意义,且心中有归属感,与伴侣之间存在有意义的连结。这样的连结,并不意味着夫妻每天黏在一起,而是给对方留下独处的时间和空间,保持分与合的平衡。
在幸福美满的婚姻中,伴侣可以自然的袒露心声,获得感情上的支持。在伴侣痛苦、伤心、困难时,成为对方的依靠和精神支撑,选择用喜乐的心态面对生活。喜乐是意志上的选择,也是心灵的良药,喜乐可以让伴侣们富有朝气,连刹那的苦涩也会回甘。
在幸福美满的婚姻中,伴侣不断发现自己、了解对方,从而不断增加“爱的存款”,增进夫妻间情绪的安全感和亲密感,让彼此身心获得滋养,在情感和身体上的亲密关系日渐深厚,更加水乳交融。
发展有意义的爱的关系,需要在婚姻关系中的人们智慧、耐心、有效地处理差异和冲突,共同成长。毕竟,获得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在一段关系中安全、愉快是伴侣共同的夙愿。大家值得为了共同的目标做出改变或调整。
*文:平白书,每天一本书签约作平白书,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新华文轩拆书达人。
今日话题
智慧的夫妻可以从每一次争吵中认识自己、认识对方,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共同成长。读完这篇文章,你知道该如何珍惜身边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