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原著 | 希阿荣博堪布
解读 | 萧黄离
南怀谨先生说:“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心是一个人的内核,只有懂得修炼此心,才能处处见光明,处处遇美好。因为心,便是我们看这个世界的根本。
而学佛就是一个证悟此心,修炼此心,让此心安宁的过程。
正如这本《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告诉我们的,本书凝结了作者希阿荣博堪布多年来研习《普贤上师言教》的个人感悟和思考,他用平凡质朴的语言,立足现代人的视角,揭示内心安宁与快乐的根本方法。
希阿荣博堪布在书中向我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关于前行,关于《普贤上师言教》,关于我们自己。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希望作为修行者的我们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在阅读与思考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最终掌握调柔内心、降服烦恼的勇气和方法。
真出离
谈佛法的修行,再怎么绕终归要回到出离心。
所谓出离心,或者说出世心,不是说一定要在形式上从社会中抽离,关键是内心放下对得失、苦乐、称讥、赞毁的希望和恐惧,以一种开阔的心态看待这生死疲劳无尽循环的游戏,所以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而舍弃出离心而谈佛法、学佛法,都只能是触及皮毛而已。
出离心并非人人生而有之,大多数人刚开始进到佛门,多是因为遇到了难事,求佛菩萨帮忙解决问题,要不就是求福报,求平安,希望这辈子能少点磨难多点快乐。
然而有些人慢慢就体会到,人这一辈子,沟沟坎坎是填不完的,快乐不是没有,只是转瞬即逝。多好的缘分,多好的人,轻易也就散了。
这世间的事真是没道理可讲,你不生出离心,一切也是转头成空。
这里所说的出离,并不是说大家学佛就要马上放下一切,万念俱灰地跑到深山里不见人。
有人心里烦躁起来,便嚷嚷着要去“闭关”,好像烦恼能被门关在外面似的。
作者堪布后来问闭关的人:你闭关都修了什么法?有什么验相没有?那人说:也没修什么特别的法,就是每天看看书,打打坐,喝喝茶。
这是闭关吗?这是休假。
闭关有克期取证的意味在里面,摒弃干扰,专心致志,务必要在设定期限内圆满完成某一修法,获得相应的验相。不是说你烦了,不想见人,就叫闭关。
有些人学佛,不在出离心上下功夫,开口就是:我是出家好呢还是不出家好?心里为此很纠结。
出家当然好,修行的障碍少,可以专心办道,进步自然快,但前提条件是要有出离心,与世无争不是做做样子,是心里真觉得这世间的五光十色没什么好。
在家同样可以修行可以解脱,当然障碍也多,意志不坚定的话,修行路上是进一步退十步,举步维艰。
说来说去,关键还是出离心。
有出离心的人,出家的因缘成熟了就出家,因缘不具足就居家修行,发菩提心积累资粮,一样解脱。不用为此另生出一桩烦恼来,也不必一定等到了出家了才开始修行。
所以讲出离心,要学着放下,而且心里放下才是真放下,不能一面抓着功名利禄,一面也要解脱成佛。
世间繁华并非难求,但还是敌不过空虚浮躁、烦恼无尽,若能勘破这一层,生起出离心,菩提心,那才是真正的大福报。
知无常
无常,似乎是最简单明了的道理,感觉人人都懂,无需多言。但佛法中说的“懂”,不是仅知无常的道理,关键是通过观修对无常生出定解。
通过认真的观修,熟悉无常的见地,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态度和日常的行为会慢慢发生改变。
熟悉无常的过程其实也是让认知回归事物真实状态的过程。或许我们从未意识到,与事物真实状态的偏离,给自己带来了多少不必要的痛苦。
观修无常不仅是为了看懂,也不仅是为了接受,而是我们要体会到:一切万物皆会消逝。但我们终将无法让它改变。
如春去秋来,花开花谢。正如佛经所云:念念迁流,新新不住。我们要能对自己企图阻止无常的种种想法和行为保持敏感。
近而,我们会明白人生就如初秋的荷花般美好而脆弱,只需一阵微风吹过便会凋落。
华智仁波切曾说:在未断除我执,未生起无我之智慧,未得到圣者果位之前,贤劣的显现都是无常。
所以,我们需要持续通过闻思修来护持和巩固这个信心。
当获得无常的体会,看到烦恼会突然来袭,看到信心、出离心会时有时无,看到暇满易失,我们便知道自己其实没有理由沾沾自喜,荒疏懈怠。
古往今来,历代大成就者曾示现不可思议的神变,却又最终示现了圆寂,让众生感受无常,这也是在提醒我们要珍惜跟随上师学习的机会。
如来芽尊者再三说过:“我虽看见世间那些最高贵、有权威、极富裕、具美貌的人,但对他们不起羡慕之心,而注重前辈高僧大德的事迹,这是自己的自相续中生起了少许无常定解的缘故。因此,我除了无常以外没有其它更殊胜的教言传予别人。”
观六道
佛法里面有许多看来是知识性的东西,但我们不能让自己迷失在纯粹的知识积累和理论研究中,修行才是佛法的核心,是所有内在转化的基础。
修行并不玄妙,很多时候只是耐心地坚持一遍遍观修,让自己的心逐渐熟悉某一见地或“知识”,慢慢地不需要特别提醒便自然而然会那样去看待、认识和感受。这就是佛法里讲的“见、修、行”。
我们要做的就是观修六道,特别是思维六道众生的痛苦。
很多人会怀疑,六道与我们有什么关系?观修他们的痛苦对此时的我们有什么意义?
我们生活中的聚散、始终、生灭,种种相续循环,都是轮回。
生死死生,循环往复,像蜜蜂在瓶中飞舞,飞上飞下始终逃不出这个瓶子。
轮回也是这样,我们由业力牵引在六道中接连不断地投身流转。即使靠往昔行持善业的果报而转生到善趣,拥有长寿、相好、财富,过着美满的生活,一切却是不稳固的,转瞬即逝,天界人间皆然。
如果把生命比喻成一条奔流不息的河,在每一个刹那中,河的状态都是它自身历史的结果,那么生命中每一个刹那,我们所经验到的一切,都是之前我们所作所为所言所想的结果。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根据自己需要承受的后果而经历着顺逆苦乐的境遇。
这些境遇分为两大类:以轻举飞升为特征的善趣,以流结下堕为特征的恶趣。
持守禁戒,身心自然会轻清。为他人着想,照顾他人的感受和福祉,也是一种轻清。诸如此类的心行,又称为“想”,即超越纯粹生物性的欲望和束缚,向往精神的升华、心灵的自由,是生善趣的因。
如若心思总是在饮食、男女、财宝、名利上打转,或是对情感、情绪过于执著,爱染贪执的习气粗重,皆称为“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
无论是垂涎欲滴也好,是因爱因恨痛哭流涕也好,皆是水出湿润的性质。流结下堕,为生恶趣的因。
正如我们观察自己平日的心念和言行,会发现它们其实是“情”“想”参半的。
因情与想又有种种体现,如贪、嗔、痴、杀、盗、淫,抑或是持守禁戒、修习禅定。众生便因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感应来自六道里的种种经验。
观修六道之苦,让我们认识到生于人道是往昔行善的极大果报,更要认识到轮回之中其实没有两面,唯有苦恼缺憾。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出离轮回,而不是努力在轮回里争取较好地位的原因。而“见、修、行”是帮助我们出离轮回,彻底解脱的唯一途径。
业因果
说到因果,很多人自然想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然而佛法中所谓的因果并非出于道德训诫的目的,佛法中所有的教导,包括因果在内,都是为了让我们认知事实。
佛法所说的善恶,指的是带来快乐或痛苦的行为语言活动,它们与人们常说的道德或观念不同。
佛法认为,众生因自己造作的业而感受苦乐的果报,并由业的力量而显现上到天界下到地狱的六道景象。
而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由大大小小的善念善行,恶念恶行构成,没有绝对的善人或恶人。
人的苦乐经历源自自己的言行动念,贴上善人或者恶人的标签其实不如规范言行来的重要。
现代人不是完全不信因果,对显性的往往容易承认,但仍然相信世界繁复,随机自然会发生,如何只用一套机械的前因后果就解释得了?
部分承认因果,部分归结随机,这种想法本身其实有些自相矛盾。
佛陀告诉我们,所有现象的产生都有其背后的因缘,即使看上去是完全偶然无序的现象,背后也有完整的因果链,只是这个过程太过庞杂而深远,一般人没有足够的洞察力去窥探其全貌。
这就像马赛克图案,局部而言,很难看出所以然,但当视界足够大,才会发现原来每一个方块以及它所处的位置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方块彼此之间或远或近的紧密联系着,才共同构成了整个画面。
这也让我们得出以下的结论:
首先,果由因缘而来,若想得到某种结果,就要造作与之相应的因缘;若不想得到某种结果,就要避免相应的因缘。正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其次,构成结果的无数因缘中,任何变化都会带来结果的变化,这就意味着由因缘而来的一切都是无常的。
第三,诸行无常意味着不确定性的普遍存在和快乐的无法持久。
人们对此的感受,佛法中称为苦。无常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苦亦如此。
第四,现象的相互含摄、依存,彼此为条件、为因缘。
我们与其他众生、与周围的世界是互为缘起的,因此,我们希望自己快乐,就应该关爱、慈悲其他众生,帮助他们离苦得乐,这样做不仅道德正确,也是更自然、更符合事物真实状况的做法。
如米拉日巴尊者所说,不能精进修持佛法,源自我们对因果不够虔诚的信心。
很多时候我们只能看到无尽因果链条上的碎片,却无法理解事物真正的前因后果。尽管如此,如果我们能对因果生起无伪的信心,那将极大地激励我们精进前行。
求安乐
佛陀当年看到生老病死的痛苦景象后,毅然决定舍弃身为王储的尊贵生活和挚爱亲人,萌发了解脱之心,是什么给了他如此大的触动?他苦苦找寻的又是什么呢?
在他目睹人生的种种惨状之前,生活对他来说充满了自信和自由,他拥有让人向往的一切。
然而当一切都抵御不了生老病死诸苦的侵蚀,佛陀意识到之前的那些尊贵、荣耀、美满并不是漫无目的的。他来到这个世界,注定有更大的意义,而不仅仅只是为了编织美梦和体尝痛苦。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被带到这个世界,一定有更大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为了身不由己地在忧患苦恼中流转。
如佛陀的示现,走出用成功、快乐搭建起来的美丽而脆弱的迷宫,去寻找和实现真正的自由安乐。
佛陀能带给我们自由安乐吗?只要我们按照佛陀开示的法道去修持,就能逐渐远离烦恼、痛苦的束缚,不再身不由己,而是能做自己的主。身心自在,即为安乐,有时我们也称为解脱。
我们现在修习前行,正是为了修大圆满法做准备。
从暇满难得开始,以三殊胜摄持,一步步观修无常、苦、因果之理,使自己不断趋近事实,内心与正法相应。然后从一切圣道之基石——皈依开始,至圣道正行完全圆满,期间每一修法都有各自的功德,都是解脱之因。
寻上师
当完成了对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因果不虚的深入理解和观修之后,我们就来到了前行中最后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寻找自己的根本上师。
说最重要,不仅是因为上师对我们的修行和解脱至关重要,也是因为在有关上师的问题上,修学者最容易犯错,以至于在修行路上给自己制造出无法解决的困境。
上师是为我们传授解脱之道的人,因此我们与上师之间最紧密的连接应是解脱,而并非是随请随到的“神”。
佛法中非常高深的见地和修法,就是当你的内心安静、敏锐、开放到一定程度时,你自然会觉察到上师三宝无处不在。
但在此之前,当你还满是浮躁驰求的时候,不要期待上师总能满足你的愿。能否遇到一个好上师,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先让自己成为真正寻求解脱之人,说到底还是出离心。
秉持出离心,目的就会比较单纯,你只是为了解脱轮回而学佛,所以当你在判断上师时,关注的也是他的言传身教能否帮你树立正见、减少烦恼。你不会轻易被华而不实的外在东西所吸引。
同时,我们也要深刻明白,根本上师与普通上师和弟子之间所守持的誓言是不同的,而破誓言的后果也相应有很大不同。
为了不把自己推入违犯密乘戒这样危险而无法回旋的境地,我们在认定根本上师之前,要多给自己一些余地和时间,用足够理性的态度认真衡量,听其言,观其行,再三甄别,看这个人是否真正具有功德,符合佛法的见地,看他的教导是否真的对自己有帮助,不要仅仅依靠感性的判断。
我们常说要对上师有信心,这不仅代表我们确信上师的所言所行无不代表纯正的佛法,无不是在启发我们发现对治烦恼、趋近万物真相的方法。
信心更意味着你不会放弃自己的责任,你会更加精进的修学,以保持与上师之间默契的互动。如果放弃了修行,把一切交给上师,恰恰是没有信心的表现。
当我们可以静下心来,一门深入修学解脱之道,与上师初见时的触动,那种明亮、温暖的感觉,会随时不断涌上心头,像希望的源泉,激励着你精进前行,我们便找到了与自己宿缘的上师。
佛陀的开示、祖师的教言,好比是专为医治我们轮回绝症的千金良方,但光有高明的医生、对症的药方是不够的,病要好起来,终究得靠自己老老实实吃药。
在如今这个崇尚速成效果的时代,前行是容易被忽视的,大家都想快速的直面主题,怔悟实相。
但我们有太多选择,太多诱惑,太多的道理和借口。我们的心,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混乱和僵硬,无法容受安乐的种子生根发芽。
想要修有所成,其实没有别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的修行。
不要总想着找个窍门,走个捷径。该吃的苦,别想少吃,该有的困惑,也别总想着避开。要知道困惑往往蕴藏着豁然开朗的机会。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一定程度就是《普贤上师言教》的一个简单使用说明。以暇满难得、诸行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为主题,讲出离心是如何一步步培养出来的。
通过观修暇满难得和寿命无常,我们将不再贪恋、希求今生今世的享乐;通过轮回过患、因果不虚的修法,我们将断除对来世生于善趣、享受人天安乐的希求,并间接对谋求自利的心行产生厌恶。
之后对谋取今生、后世、自利的心行生起厌离,就必然追求解脱,为此务必要思维解脱的功德利益,并认识解脱道只有具足法相的上师善知识才能宣说,因此要知道如何去依止善知识。
人生如逆旅,风雨兼程的路上,免不了各种诱惑与烦恼的侵扰,追逐生活的同时,我们很容易忽略心田的耕耘,而杂草丛生的荒地是无法长出像样的庄稼,是时候给心灵做个保养了,在不完美的生活中,找到耕耘心田的方法,才会结出安乐的果实。
*文:萧黄离,佛教艺术,美术史,古典音乐评论家,穿越时空的古代艺术传播者。
今日话题
人的苦乐经历源自自己的言行动念,贴上善人或者恶人的标签其实不如规范言行来的重要。读完这篇文章,你知道该如何做才能变成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