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身体不错的朋友昨天突然住院了,事情都是因她要改掉拖延症闹的。
朋友最近深感拖延对自己人生的阻碍,于是给自己定了个规则,如果完不成工作计划就罚自己一天不吃不喝。
结果前两天她在做一份方案时,因为不懂其中的几个术语,多花了几十分钟查资料,最后就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于是她真的遵守规则一天没有进食。可没想到却因为体力不支晕倒了,这样一住院,反倒耽误了好几天的工作。
我们笑她死脑筋。
可她却觉得自己做得没什么不对:“本来改变现状的方法就是要自律。”
朋友和很多年轻人一样,都信奉“只有自律才能成功”的人生哲学。他们总把拖延、贪吃、上瘾等坏习惯归结为不自律。以为自己再勤快一点,再逼自己一把,就一定能改掉怀习惯。
可是,真是这样吗?
事实上,靠自律并不能改掉所有的坏习惯。
我们先拿吃东西来说。
妹妹是那种胃口很大的人,平时一顿饭要吃两碗米。
可最近她忽然从“肉食者”变成了“素食家”。我们吃大鱼大肉的时候,她一个人啃苹果,吃全麦面包。一起出去吃饭,菜要过三遍水才吃。有一次她还背着我们把午饭倒进马桶,下午一口东西都不吃。
我们骂她不知轻重,不吃饭还怎么活命。
可妹妹嘴硬道:“如果我连吃饭都管不住自己,还说什么减肥。”
在人们的印象里,吃太多最明显的危害就是会让人发胖。
所以一提到减肥,人们脑海里的第一个反应也是管住嘴。可很多人都以为管住嘴就是要过度节食。
但事实上,过度节食对减少食欲并没有太大帮助。
美国热门主持人奥普拉年轻的时候,就因为靠吃东西排解压力,导致自己的体重不断上升。她的体重曾经高达168斤,后来决心减肥,采用的就是节食减肥法。
奥普拉有很强的意志力,当时她的一日三餐都选择代餐,一天摄入的热量不超过1000卡路里。用这个挨饿的方法她短短几个月减掉了60斤。
为了庆祝减肥成功,她特意穿了一条紧身的牛仔裤在脱口秀节目中亮相,并且兴奋地宣布要奖励自己大吃一顿,因为她已经挨饿四个月了。
可仅仅在恢复正常饮食的两天之后,她就再也穿不下紧身衣服了。
人体本身需要源源不断的从外面摄取能量来维持生命,而过度节食是在压制自己的正常需求。
我们越逼迫自己不吃,在饥饿的状态下身体就更需要能量。
这就像是拉一根橡皮筋,越使劲,回弹的力量也就越大,一旦回到原状,人会加倍地吃东西,最后甚至变成暴饮暴食;而如果长期强迫自己不吃,身体机能就会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出现心慌、冒汗、厌食等症状。
所以,哪怕再自律,靠过度节食来管住自己的嘴也是注定失败的。
除了吃得多,戒不掉的各种瘾也是现代人的苦恼。
酗酒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很多聚众斗殴、家庭暴力、未婚先孕、毒品、健康等问题都是人们酗酒引发的。
虽然人人都知道酗酒是一个坏习惯,但是改掉它却非常困难。
长期以来,人们都觉得酗酒是自制力不强的表现。但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酗酒是一种心理问题。
拉塞尔·布兰德在《从瘾君子到康复者》这本书中说,我们之所以会上瘾都是在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都隐藏着“我快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的价值判断。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曾经对50名不同年龄段的酗酒男性做过一项研究,研究表明,无论酒类的度数高低,其本身的口感都会导致人们释放多巴胺。
多巴胺产生于人体的大脑和肾上腺,会使人体到兴奋和开心,被称为“快乐激素”。
所以,当人们感到工作或生活环境让他备受孤立、产生心理创伤的时候,就会喝一些酒来缓解心理的压力。这样他们能暂时麻痹自己的神经,让自己把心中的一些苦恼和郁闷发泄出来,从而感到快乐一些。
哈利·波特的扮演者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他在《哈利·波特》系列结束的时候,就因为压力过大而开始酗酒。
他说是因为自己害怕从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中回到现实,更多时候怕自己不可能去面对现实中的公众。
这种因压力而开始的上瘾行为,单单靠自律是无法纠正过来的。
因为自律是人们不管喜不喜欢都去做该做的事,而压力却是需要舒缓的。
有时候,一个人死磕,是毫无意义的。
自律改变人生,是每个人都听过的口号。很多人觉得,只要自律就能改变自己的困境,于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
可我们处在一个群体社会中,有时候我们的行为不由自主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我一个朋友,特别痛恨智能手机。因为他一度感到被智能手机绑架了生活。
白天一睁开眼,他就拿起手机看有没有工作消息;工作的时候,他会时不时刷手机看八卦新闻;走在路上,他常低着头和朋友聊天。本来打开手机的搜索想查个资料,可是小窗口弹出的视频却吸走了他的注意力。
可怕的是,有一天,他发现手机一不在他手里,他就会焦躁不安。
为了戒掉手机成瘾的问题,朋友下决心只能在自己规定的时候看手机。
可才几天,他就发现生活又陷入了另一种困境。有时候错过老板的工作指令,有时候又错过朋友的重要信息。要是偶然哪一天忘了带现金,他又摸着手机左右为难。
时代的环境和大背景影响人们生活的方式。智能手机的特点在于它整合了各种各样的功能,除了打电话外,还能社交、看新闻、听音乐、看视频、购物等,所以一旦体验过它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就算我们有心,也很难彻底离开它。
这是社会发展形成的客观规律。
我们的意志力再强,也无法对抗规律,它就如弹簧一般,受到的压力越大,反弹的力度就越大。
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在《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一书中写道: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方面是可以改变的,而哪些方面却无法改变、是自己必须接受的。
所以对待坏习惯,除了从自身身上找原因,我们也应该重新评估自己。
我们没必要按照别人的节奏来要求自己。与其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一些不可能改变的事情上,不如从多方面帮助自己。
一名英国学者认为,治疗我们人类身上各种各样的上瘾,关键在于重建良好的社会关系。
因为人类天然有产生联结的需求,一旦我们在良好的环境中感受到爱和信心,我们就能很快从成瘾的困惑中走出来。
所以改变坏习惯,需要的不仅仅是自律,还有周围亲人和朋友的帮助。一个人死磕,是毫无意义的。
要知道放过自己,就是成全自己。
*文:Jenny乔,自由撰稿人,冷眼看热闹,深度谈人生,你笨算我输。
「今日话题」
改变坏习惯,需要的不仅仅是自律,更要从自身身上找原因,重新评估自己。读完这本书,你知道如何正确应对坏习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