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你的生命礼物》
原著 | 布莱克·D·鲍尔
解读 | 三一
我们常常会羡慕那些幸运的人,却看不到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一个人的幸运绝不是偶然的,美国成功学家金·洛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不是靠追求得来的,而是被改变后的自己主动吸引来的。”
要想改变现状,就得改变自己;要想让现状变得更好,就得让自己变得更好。一个人如果认识不到自己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不妥之处并做出改变,幸运就很难落在他身上。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这本《找到你的生命礼物》,是一本能够帮助你开启真正改变之旅的心灵之书。自出版以来,帮助众多迷茫的心灵走出困境,重新发现人生的意义与方向,积极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活出安宁自在的真我
本书作者布莱克·D·鲍尔是美国知名演说家,同时也是有心理学、冥想学等多专业背景的咨询顾问。他曾帮助百万读者、学员和听众告别迷茫与痛苦,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被誉为“当代精神导师”。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
我们为什么要改变?
1、破茧成蝶
作者讲述了一个破茧成蝶的小故事。故事中,一个女人带了两个即将蜕变的茧蛹回家,她热切地想要看到蝴蝶破茧而出。
时间过去了,其中一只蝴蝶终于将茧咬破了一个小洞,她觉得蝴蝶破茧的过程太缓慢、太痛苦了。
从茧里出来后,蝴蝶躺在桌上,疲惫不堪,无法飞翔。然而,短暂的休息之后,它张开了双翅,从窗子飞了出去。
看完第一只蝴蝶的破茧过程,女人特别想帮助第二只蝴蝶,于是她在第二只茧上轻轻割了一条小口子。
第二只蝴蝶从茧蛹里出来后,也和第一只一样,躺在桌上休息,然而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它并没有能够扇起翅膀飞翔,而是死去了。
女人困惑不已,于是问了她的一位生物学家朋友。朋友说,蝴蝶在破茧的过程中,其实能让自己体内的血液快速地流淌到翅膀的毛细血管之中,让它的翅膀充满力量。
而没有经过破茧过程的蝴蝶,翅膀就没有力量,所以无法飞翔,最后只能死去。
我们的生命旅程其实和蝴蝶破茧的过程类似。通往自由快乐的人生旅途,也需要我们努力而优雅地坚持下去,自由而真实地展现我们本来的样子。
我们都在努力地摆脱磨难的束缚,让自己从保护我们的“茧”中挣脱出来,并进化成我们最具潜力和爆发力的生命状态。
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生活有所规划,这种规划总是激发着我们主动去探寻我们生命的秘密。
另外,作者指出很多人其实自己在给自己作茧,大多数情况下,许多人的不幸感和慢性病其实都是早年与自己相处的不恰当方式导致的。
这一类人常常对自我进行精神虐待和自我批判,让自己整天活在不安和恐惧中,而这慢慢削弱了其机体的免疫力,让身体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和其他毒素的侵袭。
这类人也常常忽略自己的心理活动和情感生活,内心中有一种深切的无价值感,认为自己的感受、需求和欲望一点也不重要。
他们并不知道该如何重视,也不知道如何跟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并解决这类问题。
有些人直到生命终结也没有意识到对待自己的错误方式,或者即使意识到了也不会去改变,因为这是他们所惯用的、熟悉的方式。
生活中并非仅仅只有痛苦和磨难,除了自己,没有人能够拯救我们。
我们遭遇的心理、情感和健康问题,就是在提醒我们,我们并没有足够关心自己,并没有努力好好地活着,而这也是这些问题出现的意义。
焦虑、困惑、悲伤等负面情绪,这些都是由于我们过去不知道如何关爱自己而造成的。
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去摆脱这些痛苦,如果我们只是一直在逃避、麻痹自己,那么这些痛苦就会一直留在我们心中。
不仅会随着时光流逝让我们感到越发迷惘,更让我们整个人生变得消沉。
我们心灵上所遭受的苦难和折磨,其实都是因为我们总是在否认和漠视真正的自我。
只有学会接受自己,爱自己,我们才能够真正改善自己所处的状况,找到内心的安宁与平和。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 爱自己,从心出发。
1、学会重视自己,照顾自己“内心的小孩”。
出于生存本能,我们从小就学着取悦他人,以获得父母和照顾我们的人的有条件的爱。我们也常被教导,要少替自己着想,多为他人着想。
于是,我们经常会为自己的感受和欲望感到愧疚,在做出对自己而言最好的选择时总担心伤害他人,最后往往选择伤害自己。
可是,只有先学会重视自己,我们才能更健康地生活。只有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尊重自己的需求和欲望,我们也才能够懂得尊重他人的感受、需求和欲望。
重视自己,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学会照顾“内心的小孩”。
“内心的小孩”特指我们童年时遭遇的、至今仍未愈合的情感创伤。
我们的生命可以视作是从治疗“内心的小孩”到让他痊愈的过程。
即使我们的童年是非常痛苦的,通过给予自己必需的爱,我们仍然能够摆脱痛苦,过上幸福的生活。
当我们治愈了被压抑的情感伤害,掌握了必要的经验和教训,我们不仅会重新发现一个单纯、开朗、温顺的小孩,还能学会真正的智慧和爱,拥有真正的独立意识。
2.学会坦然表达自己,停止自我否定。
许多人因为害怕被拒绝而选择隐藏自己的情感,一些人甚至在还没学会用语言和其他方式表达感情之前,就已经放弃了表达自己的情感。
只有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才能更舒畅地生活,才能遇到那些真心希望了解我们、懂我们的人。
一些人稍微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便会愤怒地大喊大叫,其实是因为他们的内心受到了伤害,但却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而这种激烈的、指责式的表达方式只会破坏自己的人际关系。
当我们克服了恐惧感,学会真诚、友善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从我们心间涌到嘴角的每一个关于爱和真理的词句,都拥有让我们产生正能量、治愈内心创伤的能力。
我们也都非常害怕遭到他人的批判和否定,因为我们惧怕遭到批判和否定时所产生的痛苦。
事实上,自己否定自己比遭到他人的否定给我们带来的痛苦更大。
我们遭到他人批评和否定时产生的痛苦,都是因为过去我们不接受自己、不尊重自己所产生的痛苦累积而成的,很多时候,别人还未批评、否认我们,我们自己就在心中批评和否定自己。
因此,我们要停止内心批判的声音,试着接受自己的感受、思想和追求,而不因为自己的恐惧感做出更多漠视、伤害自我的行为。
3、找到自己的使命
“我为什么活着”“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是每个人活着的终极追求。如果真的想要过得幸福、安宁,我们就要明白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找到自己的使命。
许多人一开始都试着从外界寻找爱和幸福,但最终我们都会认识到,除了我们自己,没有其他人能够给我们真正的答案。
只有审视自己的内心,听从自己内心和灵魂的低语,相信自己的感觉,我们才能够发现自己寻找的究竟是什么。
如何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的世界,就是关系的世界。科学研究发现,拥有和谐人际关系的人往往更加健康长寿。
建立健康、友爱、让自己感觉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先从自己出发。
有句话说“你怎样对待自己而不是你怎样对待别人,决定了他人对待你的方式。”因此,只有跟自己的关系和谐,我们跟他人的关系才会和谐。
换句话说,我们跟他人相处时表现出的对他人的关爱、尊重、友善的程度,直接反映了我们对自己的爱的程度。
如果我们想要建立持久、健康的人际关系,我们必须先跟自己建立合理、健康的关系,我们必须无条件地关爱、鼓励自己。
当我们懂得真正关心、尊重自己,我们生命中的其他人也会尊重、关心我们。并且,当我们习惯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那么对方慢慢地也会这样对我们。
当我们希望享受与他人相处,享受生活的时候,当我们遭到他人批评,或者因对自己诚实而让他人觉得不快时,我们更应该重视自己,鼓足勇气诚实地面对自己,处理自己的不良感受。
相信自己,与他人建立真诚健康关系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再否定自己,不再漠视自己的感受。
当我们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其实也是在关爱、帮助自己。
“好人有好报”就是这个道理。整个宇宙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庞大的整体,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整体中的一个小小细胞。
这样来看,所有的爱都是自爱的表现,因为所有的人和事都是宇宙这个“自我”整体的一部分。
佛陀说“认为众生如一的人能通过一切事物看到自己,也能从自己身上感受众生,公平地看待一些人和事。”
要想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也十分重要。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如果你想要过得幸福、自在,那么就不应该斤斤计较,也不应该一味索取,使自己的私欲膨胀。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你的赠予。这样你才会拥有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心态,笑口常开。
每天带着感恩说“谢谢”,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当别人帮助自己时,以真诚微笑表达感谢。
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这样我们才能更充分地享受简单的生活。
树立正确人生观 轻松快乐生活
1、内心的财富与自由
我们每个人对真正的财富和成功的理解都是不同的。
然而,只有在因追求名利、物质财富和俗世的功成名就而失去自己的健康、人际关系和内心的祥和之后,人们才会意识到,真正的财富和成功并不是我们银行账户上的数额和我们拥有的物质财富能够衡量的。
在当今的世界,很多人都认为,成功就是拥有大量的金钱和物质财富,但重申一次,如果我们不爱自己,不爱我们的生命,不爱我们生命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人,那么,这些物质财富根本一点儿用也没有。
如果我们内心感受不到幸福与祥和,我们在跟人相处、工作时感受不到充实和快乐,即便我们扬名在外,物质生活富足,那我们也谈不上成功和富裕。
只有心中充满爱,在情感关系中,在职场中都表现出对他人和工作的热爱,我们才会认识到真正的财富究竟是什么。
如果我们身体健康、心境祥和、充实而幸福,那么我们创造的成功就没有什么人和事能剥夺——这才是真正的财富,也是内心真正的自由。
2、勇敢去冒险
我们往往要先冒着失去一切的风险去尝试,生活才会给我们最想要的东西。
如果我们任凭恐惧感支配,那么我们就会害怕失败、害怕批评,害怕遭遇痛苦、否定、漠视,害怕让我们无法对自己诚实的未知的一切——我们就会紧闭心门,也自然无法收获我们一直在寻找的东西。
如果我们能鼓起勇气直面自己的恐惧,追求自己的梦想,勇敢地接受未知的考验,我们的心才会真正打开,我们才会真正接受我们想要的感受,接受我们期待达成的梦想,接受我们的生活考验。
勇敢地面对别人的排斥,面对害怕被排斥的心理,我们就能学会不再害怕它们。
因为我们能真诚地面对自己,坦白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那我们就学会了真正的自尊和自信——这比虚假的自傲感和安全感更加重要。
有时候,我们排斥自己、漠视自己所导致的痛苦,远比别人排斥和漠视所导致的痛苦要深重得多,对我们的伤害也大得多。
当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 自然就不会排斥自己、漠视自己,也不害怕被被人排斥、漠视。
这样,我们在遇到新的、未知的可能时,才会鼓足勇气,面对生活中的新挑战。
3、享受当下的生命,充实地活着
生命本身就是个奇迹,只有足够重视自己,真正享受自己的人生,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真实。
只要我们的心在跳动,肺部能吸入氧气,眼睛能够看到周围的世界,我们的身体细胞都在正常工作,我们就能感受爱、悲伤、欢愉和快乐,这真的很奇妙。
而当我们总是努力付出更多,总是希望获得更多,我们就会迷失在当前的生活之中。
尤其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里,大部分人都感觉很有压力,思想不够集中,以至于都没有时间抽空花时间好好享受生活,让我们真正过得值得。
所以我们就要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追寻生活中积极正面的事物,活在当下,享受当下。
因为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一生到底会有多长。
在生命结束的钟声敲响之前,全心全意地去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才是我们应该去努力追寻的。
如果我们总是活在谎言和恐惧之中,如果我们总是责备他人、恼怒、生气,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会被白白浪费掉。
我们在死的时候会满心悔恨和遗憾。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坦诚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遵从自己的内心,尽可能地享受生命,享受跟我们所爱的人共度的生活。
我们不必每天都活在紧张和压力之中,不必总是思考、烦恼,不必马不停蹄,
我们可以放慢脚步,好好享受每一天、每一次呼吸,好好享受每一顿饭,聆听鸟儿明昌,感受阳光的温暖、雨露的滋润,欣赏每一朵花,每一个朋友,感受每一次亲吻和拥抱,感受活着的所有美好。
当我们敞开心扉,接受了生命中的一切,才能够集中时间和精力,充分享受自己的人生。
以上便是本书的精华内容。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学会无条件地爱自己,也不明白尽早学会无条件地爱自己为什么那么重要,如果我们能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专心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给自己留下空间去做让自己身心都感到愉悦的事情,这样就会活得满足、充实。
虽然偶尔可能会感到困惑,但我们会觉得自己足够努力,值得收获爱、幸福、尊重和重视。
这样,你也就能避免更多苦难和折磨,也不会总是认为自己只有付出更多才能拥有更多,才会欣赏自己遇到的一切奇迹。
不要再排斥自己,不要再背弃自己,不要再弄错自己的真实感受、需求和愿望。
我们活着并不是为了承受苦难,并不是为了取悦他人。无论别人怎么说、怎么想,真诚地做自己,坦诚自己的真实感受,尊重自己,过好每一天的生活。
*文:三一,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浮躁的世界中喜欢用笔来坚持自我的小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