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力》
原著 | 埃里卡•克里斯塔基斯
解读 | 梅叶挺
毕淑敏说:“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提醒走路不要摔倒,提醒不能乱吃东西,提醒天冷该加衣服……父母以他们的经验提醒孩子,想避免孩子走弯路,却忘了提醒我们自己,孩子只是孩子,他有他的世界必须经历,他有他的弯路必须走。经历了童年他该经历的一切,他才能成长为他本来的样子。 ”
“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家,问题在于如何确保他长大后依然是。”
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教育,可是你真的知道怎么教孩子吗?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给孩子报最贵的辅导班,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吗?其实未必!
《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力》给人当头一棒,本书就如何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成长为一个具有力量的孩子,探讨了很多儿童教育,特别是儿童个人能力发展的一些现状,并且提出了很多新颖而令人震撼的观点。
本书的作者埃里卡•克里斯塔基斯,毕业于哈佛大学,三个硕士学位的拥有者,曾任教于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教授儿童发展和教育政策相关的大学课程,做过幼儿园老师、园长,同时是三个孩子的母亲。
她在多年的工作中发现:儿童发展中重要的推动力不是那些教学小配件或考试,而是密切的人际关联,因为在孩子的大脑中,爱和学习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
《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力》是耶鲁大学教育公开课,备受家长欢迎。后来出版成书,成为父母们的必读宝典。虽然作者说的是美国的教育状况,但是对全世界孩子的教育来讲,依然具有普世意义。
作者在书中结合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经验,层层剖析了美国当前的教学法规、政策以及各种关于如何照顾孩子的秘籍,找到了一种能更好地反映幼儿的需求和愿望的新视角——让孩子做个孩子。
作者用大量的教育实例来说明,让每一个孩子按照他们自己的步伐成长,这也许是我们能给予孩子最好的帮助与力量。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
孩子的最佳学习区域是他所感兴趣的环境
只有课堂上才能学到知识吗?不,孩子所处的环境就是课堂。我们应该留意孩子所处的所有能够提供学习机会的环境,而不是只关注学校限定的那些环境。
事实上,孩子们能够在各种环境中实现各种程度的学习,且不可忽视的是,每个幼儿的大脑中都存在学习的基础。
作者认识一个叫康纳的6岁孩子,对野生植物非常感兴趣。
有一天,康纳因为腿疼被医生诊断出腿部疾病需要卧床休息一两天。但是一周后康纳依然喊痛而拒绝去学校。
父母非常疑惑,因为康纳只是早上喊痛下午就不痛,而且康纳在家的这一周内,竟然在他的卧室中用自己的塑料玩具构建出一个具有完整食物链的生态系统模拟室。
父母找了专家重新确诊,康纳才说了实话,他想留在家里做更有趣的事情,所以装病不去上课。
由此可见,不是孩子不爱学习,只是他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区域。虽然逃离课堂并不值得宣扬,但是却反映了孩子们内心的真实渴望。
现在学校里混乱的课堂环境并不能带给孩子们学习的愉悦感,他们不需要五颜六色的墙壁,不需要假蝴蝶粘在纸板上,甚至不需要老师不停地去指示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这些严重模式化的环境中,课程就好像是装在盒子里的东西,而孩子们的大脑则似乎只是一个个空舱,等着老师们把信息倒进去——没有人认为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能量源。
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在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里,自己成了能够开启希望的人。
孩子可以通过在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实践,从而培养各种概念化的主要技能,而不是只通过特定的课程来学习它们。
作为家长或老师,所需要的只是适当的引导而不是教导,更多运用游戏式学习而不是死板式教学。比如教授26个英文字母,通常的做法往往一周学一个,反复练习。
你知道吗?孩子们烦透了!与其这样,还不如叫他们拼写自己和同学的名字来认识字母,这样孩子们学得快多了。
一方面是家长的殷切期望,一方面是孩子内心的自由生长,这是一个无解的困境。
要想走出困境,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
想象一下一个4岁的孩子观察一只在自家车道上慢速爬行的毛毛虫的情景,他专注、没有评判,还带有一种慷慨的大度,让人觉得这只虫子值得这样密切的关注。
如果想要成为更好的父母和老师,我们就要重新学习如何真正成为一名像这个孩子那样的观察者。
有爱但没有评判的观察,能帮助我们带领孩子找到最佳的学习区域,在那里,我们会看到他们的活力与力量。
标准化学习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美国的成年人都对孩童时代的一个手工记忆犹新,那就是感恩节快来临时,孩子们都会在纸上描上手型,然后再用羽毛或蜡笔装饰成一只感恩节“纸火鸡”。
听起来很棒是吗?我们也有过做小红花,做贺卡的经历,许多手工课堂本来应该是培养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可是现在却变成了一种课程,并没有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于是孩子们的创造力就变得像纸一样薄。
作者认为,制作火鸡只是老师教会了很多具体技能,对孩子的发展却没有什么意义。
真正的手工意义应该是让孩子自由去创作,而不是遵循一定的标准。标准化学习很可能就把孩子的艺术天分扼杀了。
一个4岁的孩子按照教学大纲的标准,学会3+1=4的概念是多么枯燥啊,在狂热的统一标准下,完整的知识,同时也被切割得越来越细碎,教育就越来越倾向于填鸭式。
虽然建立统一的教学框架具有必然性,但是前提是老师们能够灵活的运用到他们的课程中,可是现实并不尽如意。
作者介绍了意大利的雷焦式的教学法,提出了最好的老师应该是“投机主义者”。意思是指幼儿教师要了解儿童发展,利用孩子的兴趣指导他们成长。
这种放养式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创造力,比如一周拿出一天时间暂停课程,孩子们可以尽情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孩子会轻松很多。
让孩子做个孩子,
不要把童年交给电子产品
不同于以往,现在人们眼里的童年渐渐变成一堆独立的零散部件:行为举止、个性特点,还有不同的标签、障碍及需求。
童年被高度碎片化了,这可能会导致我们过多地侧重于孩子经历的某一个侧面,从而导致孩子被贴上某种标签或归入某一分类中,以至于我们常常会错过孩子的整体面貌。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表明,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或者“抑郁症”、“焦虑症”等。
这里面当然有很大一部分是真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假性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接触电子产品过多,人际交流不足引起的“环境诱导性综合症”。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充斥各种电子产品的时代,很多父母都会把孩子交给电子产品,因为他们发现,电子产品可以让孩子变“乖”。
当孩子吵闹不休时,一部游戏机或者电视的动画片会让孩子瞬间安静;当父母工作忙碌不能陪孩子时,他们会塞一个平板电脑给孩子讲睡前故事。
殊不知,父母也许会得到一段时间的安静,可是对早期孩子的教育,却是致命的伤害。
电子产品尤其是游戏的各种声光刺激会损害儿童的注意力。
研究表明,3岁前孩子每多看一小时刺激性电视节目,孩子进入小学后遇到注意力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增加10%。
我们不需要孩子早早就学会操纵鼠标,也不需要孩子在各种学习软件中成为学霸,他们更需要的是,去公园撒个欢,去邻居家串个门,去沙滩上学习建个城堡而不是在电脑上作画写字。
我们越依赖电子产品,对现实生活的感知力就越来越弱。这种电子产品充斥的童年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让孩子丢掉了“只做个孩子”该有的体验。
我们的焦虑使他们学习越来越多,却忘记了这个年龄最该有的——游戏。在没有父母干涉的情况下自由自在地游戏。
尤其是在大自然中的游戏,大自然会让孩子们放松下来,让他们感觉良好。
作者还非常推崇传统的夏令营——一种能够让孩子真正深入自然的活动。
在夏令营里,孩子们能自然而然地学会很多技能和知识,因为,如果你每天都游泳,肯定会变成一个游泳好手。
传统夏令营特别注重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它的使命就是要允许孩子做个孩子。
缺乏想象力的课程会阻碍孩子们在游戏中和大自然中的学习。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去尽可能地减少对孩子的干预,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转的。
放下我们的焦虑,他们有他们的学习方式,也有他们的时钟,他们需要自由奔放,在自然中释放天性,大人应该去适应孩子的节奏,而不是要孩子去适应大人的节奏。
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更好地回应孩子的需求,别让自己的焦虑毁了他们的童年。
正确对待孩子的情绪
成年人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把孩子生活中的大事,当成过家家一样,随意忽视。
大人脆弱时,总是用尽各种招数来避免发脾气:酒精、咖啡因、尼古丁,更不用说还有瑜伽课、按摩疗法等。
事实上,孩子们有很强烈的情感需求,而我们可能会直截了当地打击他们的这些需求。
他们总认为,小孩子没有真正伤心难过的事情,小孩子也没有什么激烈的情感,成年人总是倾向于认为幼儿的认知状态与成年人一样,于是当孩子的情绪看起来不那么合理时,就会更容易觉得掩盖它们是正确的做法。
在孩子的世界里,一颗糖的丢失,也能带来剧烈的情绪冲突,就如同一个成年人失去了一大笔财产是一样的。
忽略、掩盖甚至是压抑他们内心的感受会对他们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心理伤害。
比如当幼儿园里的两个小朋友为了争抢一只玩偶,互相吵闹甚至大打出手时你会怎么做?
书中的亨利和马克多斯就为了一只龙玩偶而打了起来,可是他们的老师沃克女士却希望他们能够停止争斗并互相道歉,这可能吗?当然不可能。
一个专业性强的老师,会回到孩子的感受上,注意到孩子真正的愤怒和需求,就会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要处理这个问题。
为什么尊重孩子的内心体会就那么难?部分原因在于,就像游戏一样,孩子们缺乏表达情绪的基本架构,而家长和老师缺乏回应能力。
看不到,我们就不会重视;不重视,我们就看不到。
对于老师和家长,注意在孩子有情绪时,不要回避,真实面对。
对于幼儿来说,情绪表达是一种学习形式,而不是一个学习科目。
面对他的情绪,尊重他,回应他,理解他。把他们当做一个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孩子来对待。
而孩子的情绪往往来的快去的也快,阅读是个很好转移情绪的办法。
阅读是快乐的源泉,身处阅读氛围中的孩子,会展现出强烈的融入语言世界的渴望。我们应该允许孩子自己去探索图书的世界,大人只需从旁协助。
要相信,阅读对孩子的影响力是深远的。
了解孩子的需要,
陪伴他,珍视他的童年
当你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时,你是希望遇到一位教学很厉害但是没有那么贴心和幽默的老师,还是希望遇到一位了解你孩子真正爱你孩子的老师?
书中斯特拉的父母就遇到这样的问题,嫌老师教学僵化,一度想要换掉老师,可是沟通后发现老师对他们孩子的了解程度比他们做父母的还要多。
斯特拉的母亲说,“我从来没想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这么重要。”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孩子会学到很多。
这就需要家长和学校,和老师建立必要的联系,更重要的是,父母也要建立和孩子的联系。
随着父母的时间越来越不够用,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自己必须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一个大忙人的角色?
孩子需要陪伴,一起玩耍,一起阅读,这种亲密关系会促进孩子的成长。
父母与孩子的对话就是人际交往和启发智慧的过程,再天资聪颖的孩子都需要人点拨,对话就能激发孩子对自然、美和人生的探索。
孩子很重要,因为他们本身就有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的能力。
父母和老师也很重要,因为他们仍然掌握着一个超越所有其他学习环境的早期环境:与成长中的孩子的关系。
让孩子成为孩子,是父母一直需要学习的内容。
保护他的创作欲和好奇心,让他有能力在社会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快乐,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让他体会童年的魔力,体会自己可以做梦的权利。
要知道,“一个4岁儿童的首要目标是享受做一个4岁儿童的过程;其次才是为5岁做准备。”
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步伐成长,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长大后都能进行人类基因组测序或发明iPhone。
虽然大多数人都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但是我们都可以过一种充满感情联系和有意义的生活。而美好的童年几乎可以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
每个人的童年就那么几年,别忘了自己做父母的职责,在孩子是孩子的时候,尽量保护好他的童年,陪他慢慢长大。
这就是作者在书中所提出的一些关于孩子成长力的观点以及有效帮助孩子的方法,最终回到教育的核心问题,儿童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不是那些教学小配件或考试,而是密切的人际关联。
在孩子眼中,爱和学习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你不和他们相处,如何体现为爱他们呢?
赚再多的钱也是为了生活,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东西,但是物质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和成长中孩子的关系。
你们懂他们吗?知道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吗?他们想和你们一起玩吗?
正如影评人罗杰•埃伯特的说的:“他们是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上最具锋芒、最聪明、目光最敏锐的生物之一,很少有东西能逃过他们的注意。”
做为孩子,理所当然应该有更快乐的童年,有无拘无束可以奔跑撒欢的地方,有任性决定自己做某事的权利,因为,他们是孩子啊!
让每个孩子成长为他内心渴望的那个样子,你终究会知道,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因为更好的爱孩子,便是给他们真正想要的成长力。
让孩子在童年的时候做个孩子,未来会回馈我们一个幸福的孩子。
*文:梅叶挺,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写故事、写书评、影评,出版有短篇集《岛上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