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应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和贸易谈判代表莱特希泽邀请,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于1月30日至31日访问美国,与美方就两国经贸问题进行磋商,以推进中美贸易争端的解决。中美贸易争端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近期有些专家承认,对中美贸易争端的激烈程度存在误判,也比想像持续时间更长。
应当说,虽然中美两国各种层次的交流早已十分频繁,相关领域的研究全面又深入,但因为中美两国体制的巨大差异,相互之间的认识仍存在着较大的误解。
近期读完的这本《平行美利坚》,作者自由君常年游走于中美两国,作者在书中以独到的视角、精到的笔触,与我们分享了他眼中的美国,全方位介绍了普通美国人的生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美国,认识美国。
作者自由君早在2014年初就在喜马拉雅开设了一档《随口说美国》的栏目。在栏目中,自由君娓娓道来其在美国生活、创业,以及孩子成长和教育等方面的亲身感受和实践体验,这本《平行美利坚》就是根据节目内容整理而成的。
书中提到,国内相当一部分人对于美国现状,特别是对特朗普存在各种误判。
比如有些专家认为,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对内种族裂痕加大,对外反对移民与全球化贸易。形势转变至此,感到遗憾。
这其中的误区是,大多数中国人会从国内自上而下的社会体系去理解美国的社会,认为是特朗普个人造成了目前的对内对外政策。事实是,美国社会始终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社会,美国要往什么方向去,大方向是在总统竞选的时候人民做出的选择。
大家应该回忆一下当初特朗普与希拉里的选战,两个人在众多的治国理念上是完全相反的,希拉里提倡征税扩大福利,特朗普提倡减税控制福利;希拉里支持奥巴马健保,特朗普反对奥巴马健保;希拉里支持现有的全球化贸易体系,而特朗普则反对现有国际贸易体系,强调保护美国国家利益;希拉里宽容非法移民,而特朗普说要遣返有罪的非法移民,等等。
大选之时,这些治国理念上的分歧,是完全摊开在人民面前的。人民在选总统的同时,其实也是在选择今后四年美国要往何处去。在史上最没有底线的总统选战的互相攻击下,两位候选人其实都已经没有什么人格魅力而言了,那么人民最后选择了特朗普,其实是选择了他的“减税计划”“废除奥巴马健保”“制造业回归美国”“反对非法移民”等一个个具体的治国政策。而从特朗普执政的这段时间看,他也是少有的能够最大程度兑现竞选承诺的总统。
所以当大家指责特朗普时,指责他对待非法移民的苛刻态度时,指责他挑起中美贸易战时,最好看看他当时的竞选纲领。他目前所做的全部,早已经在竞选的时候说清楚了,目前只是在实施这些计划而已。而这一个个具体的政策,归根到底还是美国人民的选择。
所以,大家在抨击特朗普的政策的时候,有必要弄明白,抨击的其实是大多数美国人民的选择。
书中提到,国内相当一部分人对于美国教育是宽松教育的认识同样存在误解。
像作者在书中介绍的,美国孩子确实作业少、活动多,看上去美国的教育是非常宽松的。所以国内才有相当一部分人,提出对美国宽松教育的质疑。
那么,以美国的教育到底是不是宽松的呢?实际上这是个误区。
国内很多文章在质疑西方教育,包括之前很热门的BBC的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这些文章和视频都先把美国大学以上阶段排除在外(类似的题材都是对比中西教育下的初中生)。因为接触过美国大学生的人都很清楚,美国大学阶段的学习是极其辛苦的。与国内严进宽出的情况相反,美国的大学是非常严格的,有相当比例的美国大学生最终是没有拿到大学学位的,大学阶段的学生的毕业压力可想而知。而继续往上,硕士、博士这些学位的获取更为困难,否则也不会屡屡发生学生因为不予毕业而枪杀教授的惨案。而大学以上的教育阶段,就成果来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学府也囊括了绝大部分的学术成就。所以,在这个阶段,没人会说西方教育是宽松教育。宽松教育是培养不出这么多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的。
我儿子正在读高中,相应的对美国高中阶段的教育比较关注。据作者的介绍,美国的高中阶段有四年时间,这个阶段的美国孩子的辛苦程度其实和中国的孩子差不多。但差别在于,中国学生面对的高考是一考定胜负、分数定胜负,美国学生除了需要以高中四年的综合成绩来申报自己向往的大学,分数之外的东西也占到很大比重,如才艺、社会活动以及为申请大学而撰写的申请文章等。
美国学生中学阶段的学习计划,是在初中阶段就全部完成了。所以无论公立高中还是私立高中,高中阶段他们都会花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累积分数之外的综合素质。如果你某个分项目的体育成绩在全美国的排名是在100名之内的,那么这个优势足以让你申请到任何名校。如果你是学校的啦啦队队长,那么你申请的大学可能会看中你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所以当中国的高中生在做习题、拼分数的时候,美国的高中生不仅是简单地拼分数,还要拼才艺、拼社交,塑造自己与众不同的那块长板,整个四年时间都在为最后的申请大学做准备。这样看来,高中阶段的西方教育也绝对不能算是宽松教育。
根据2018年对《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正,中国开始建立起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征管模式。专项附加扣除需要个人自动申请,并在每年年初进行汇算清缴。
在书中,作者介绍了美国个人所得税申报的相关问题。
美国法律规定家庭报税的截止时间是每年的4月15日,但是遇到周末或者节假日,往后顺延。2018年的截止时间是4月17日。
报税,绝对是美国家庭一年中最重要的家庭事务之一了,因为它不仅仅意味着你的家庭要向政府交税,而且与个人信用体系是关联着的。
美国人对于报税有着虔诚的态度,除了日常的工资收入、个体协作获得的收入外,连一些诸如小费之类的现金收入都要纳入申报的范围。而绝大部分的美国人的确都做到了,也就是说餐厅服务员、理发师这类服务人员,对于自己收到的税务局根本无法审查的小费等收入也都如实申报。
很多中国人一定觉得这很难做到,现金不像转账,收入和支出都很难留下痕迹,如果有所隐瞒,国税局也很难追查。是的,的确难以追查,但是绝大部分美国人在现金收入方面还是如实进行了申报。一方面是他们有着良好的税收意识,由衷地觉得纳税光荣;另一方面个人报税情况又与个人消费、个人信用等体系环环相扣,如果你没有那种精密计算的会计思维,最低的成本就是你老老实实地纳税。
美国社会对于现金的流通有严格的限制。银行每天每台ATM机的提取限额是500美元,而柜台对于1万美元以内的存取没有限制,但是如果你频繁使用这个极限额度的话,极易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
曾有媒体报道,某中国著名导演在2011~2012年间分50次向四家银行的6个账户存入现金46.4万美元。3年后此事被追查出来,该导演因涉嫌洗钱而遭控告并被捕。最后当事人同意补交各种税金,甚至加上2009~2011年的罚款和利息,共计29万美元,最终庭外和解。这件事其实主要是当事人对于美国的税收体制和现金使用规则不清楚造成的。
如果你的资金以转账的形式进出,并在银行流水中体现了,但是在年终个人报税时没有体现,那么你必须做好准备,时隔多年国税局找上门时,你最好还记得那笔转账的前因后果,最好把它清清楚楚地记下来备查。
美国人对于报税的态度,一方面靠从小培养出来的诚信的个人习惯打基础,另一方面是靠完善的环环相扣的监督体系事后追查,国税局如发现不实申报,则将给予严惩,个人信用评级严重受损,甚至会锒铛入狱。
另外,书中作者还介绍了,美国的学区房你了解多少?华人在美国是否受到了歧视?美国的医疗费到底是便宜还是贵?等等与美国人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通过这些介绍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美国,同时理解当下的中国。
仅记于2019年01月20日22时35分。
感谢您阅读“荆棘鸟”,这是一个普通法律人对生活和工作的肤浅感悟与不成熟思考。如果您觉得图文有点儿意思,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共号”,再点击关注即可。也可搜索微信号:jlzxllawyer,或长按二维码关注。如果想阅读过往文章,可点击“查看历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