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思绪纷纷扰扰,且让我在此胡言乱语一通。
从厦门回到深圳之后,便下决心开始背诗,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每天上下班戴着耳机听电台里的古诗赏析,断断续续也背了接近十首唐诗。不敢说能完全领悟其中滋味,但偶尔也能跟着诗人身临其境一番。有风华正茂,想要凌绝顶的少年意气,也有二十年再见好友,两鬓已斑白的中年感慨;有月下喝着酒,姑且用月亮和身影宽慰自己的孤单身影,也有即使肝肠寸断,也要坚定信念、盼君归来的思妇情节。
目前最喜爱的一首是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全文如下:
赠卫八处士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二十年后正值战乱,再见昔日老友,故人大多已成鬼。上次见面还未婚,转眼间儿女已经长大,两鬓也已染上白霜,感慨之后,又要踏上分别的道路,下次再见不知是何年何月。世事茫茫,人生几十年,回想起来,竟恍惚如梦。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对这首诗特别的有同感。且不说从孩童到垂暮,仅大学四年,时光就刻下不少印记,至于心态的变化,更是翻天覆地。毕业这一年,我常常感慨自己老了。那时,喜欢翻山越岭,许多次爬山没有路,几乎四肢着地,像孩童一样爬着征服去征服自然,灰头土脸也毫不在乎;周末,去挖掘探索西安的种种不为人知的历史古迹,人人都对唐长安流连忘返,我们却另辟蹊径,偏偏去探访汉长安,在汉长安城的遗址上放着风筝,感受独一份的快乐;也坐很久的大巴去陕北看看奔腾不息的壶口瀑布,黄色的河水从黄色的土壤中倾泻而下,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的黄土高原家乡是多么伟大;去赶着下一趟大巴去陕南看翠绿的峡谷,从北到南,又是另一番景象,穿梭在河水沿岸高高低低的山里,湍急的河水将我们的船打得团团转,看两个大男孩在河岸上丢石头,比谁打出的水花更多更大;最傻的一次,背了李白的一首关于终南山的诗,诗里写道:“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然后一个人站在学校的高处,痴痴地望着南边的终南山,直到日落,感慨世间所有的话都被古人说尽了。
而现在呢,每日往返在这座城市的两栋楼里,生活终于再也溅不起一点儿水花,唯有在这电脑前再过一过青春的瘾。
从年轻的杜甫,到年老的杜甫,不只是20这个冰冷的数字,还有更加冰冷的生活。
在读完这首诗一周后,我收到爸爸发给我的一张照片,照片拍摄于1973年,那时的爸爸大约半岁。照片一直保存在亲戚家里,我们从不知有这样一张珍贵的照片。
距离拍摄这张照片,已经45年了。他从一个婴孩,变成了我的父亲,时光的飞逝让人情不自禁留下感慨的泪水。我以为自己很能理解每个父母亲都曾年轻过的道理,却还是被这张照片冲击到了。那么小小的一个人儿,转眼间就步入中年,抱着自己的孩子,再转眼间,自己的孩子也长大了。我们作为生命的主角,却只能被时间牵着鼻子走,变成了被动的配角。就像年迈的杜甫一样,除了戴着生活的镣铐向前走,又能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