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有根,文字才有生命力
王 婷 婷
出于对沈从文文字的喜爱,我迫切地希望找到一些文字材料,使自己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沈从文,从而达到更深入地理解他笔下文学作品的目的。在这种动机的驱使下,我阅读到了由美国学者金介甫先生所著的《他从凤凰来:沈从文传》一书。
初读本书时,我不乏好奇之心,大概是想看一看,一个美国学者笔下的沈从文究竟是怎样的。但仔细阅读后,我大感意外。金介甫先生作为一名外国学者,竟在书中以大量篇幅记述史实。可见,作者在研究沈从文以及沈从文的湘西世界方面,倾注的热情以及钻研之精深是毋庸置疑的。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最大感受是,传主沈从文的身影或被无意缩小,而他身处的时代背景却被放大。这使读者能够较为清晰地看到沈从文的背后,似系着千丝万缕的线索。而这些线索的尽头,详实地记述着沈从文当时所生存的地域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的动荡与变革等。
作者这种把沈从文的个人命运以及性格的养成与其生存的大环境深深地捆绑和联系在一起的表述方式,让读者有条不紊地跟随着作者,更深层次地了解沈从文以及沈从文的世界。这也让我们意识到,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地域特点,对一个人思维的养成,性格的塑造等都具有深远且难以磨灭的影响。
沈从文生活在偏僻闭塞的小城。然而,沅水流域秀丽如画的山川景物,却为他拓宽了心理空间和想象世界。湘西地区少数民族淳朴自然的风土人情,使他笔下的人物不乏单纯和灵动。再加上社会的动荡和变革等,带给作家心理上的震动和影响也是巨大的。这一切因素的综合,塑造和成就了后来的沈从文。
这使我开始思考作家与其生存环境之间非常微妙的,有时甚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影响。我突然领悟到,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就像植物一样,是有根的。一个作家也好,一个普通人也好,他性格的养成,他的审美意识,他的思维方式的形成等等,都与其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联。
一个人生命的构成,不仅仅包括他所见过的人,谈过的话,走过的路,吃过的食物,读过的书,还包括那些我们所看不到的,有时常常被我们忽视的一部分。那就是一个人所生长的地域环境,人文环境等对他日复一日的滋养。而恰恰是这一不被人看重的部分,才是一个人的根。
沈从文笔下的文学创作,取材的侧重在写他的家乡。他司空见惯的湘西风物,影响并支撑着他一生的浪漫。可以说湘西是沈从文的根,从未间断地滋养和润泽着他的才气。作家只有植根于最适宜自己的土壤,他笔下的文字才能更充分地从根部汲取养分,才能生长得更绚烂自然,且更具生命力。
这使我联想到,萧红之所以可以写出《呼兰河传》这样的佳作,迟子建可以写出《额尔古纳河右岸》《白雪乌鸦》这样优秀的作品,这一定是因为她们所根植的这方水土供给了她们足够的养分。我们不难从她们的字里行间,嗅到一种非常独特而鲜明的文字气质。我们也很容易辨别,她们的文字当中所流淌的诗意与浪漫,明显与江南式的诗意不同。她们的艺术气质早已与独特的地域气质血脉相连。
所以,阅读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让我意识到,或许我们每一个人身上,还可以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度发掘的东西。我们也应该为我们的文字寻根,找到最适宜自己生长的那片土壤,且安心地守着这片沃土,充分地吸收营养。只有文字植根,才能自然而然地摒除一切浮躁与虚无。我们的文字才能生长得更茁壮,更有感染力。这是我读这本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