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虚无,找到那条分叉小径
王倩雯
孤独六讲,分别指的是: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
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个观点:孤独和寂寞其实是两码事,寂寞会发慌,而孤独则是饱满的,是庄子所说的“独与天地往来”。
我们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会与书中的人物去对话,这个时候我们会有一种强烈的孤独感,那为什么在读过很久之后,依旧会怀念它?原因就是,在这种孤独里面,有一种很饱满的东西存在。
作者在书中也提到,在儒家文化以及传统的亲子教养当中,其实是没有孤独感的立足之地的。举一个非常常见的小例子,尤其是我们小的时候,如果我们在自己的房间里,待上超过几个小时、紧关房门,这个时候父母一定是要问你“怎么了”,他们一定会认为你要么是心情不好,要么是在偷偷地干坏事,但他们却不会认为你只是在做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事情,哪怕只是在发呆,此刻也是非常享受的。
如果你喜欢蒋勋、或者经常看他作品的小伙伴,一定会知道,蒋勋在各种讲座和作品当中,最喜欢提到的一部分就是有关《红楼梦》的典故,因为他自己也出过《蒋勋细说红楼梦》的系列。那么除了《红楼梦》,他比较喜欢提到的就是竹林七贤当中的阮籍,说到阮籍就不得不说到他的四件事:登高长啸、穷途而哭、在邻居妻子面前睡着了,以及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最后一点你或许会想到另一本特别有名的书,加缪的《局外人》。
其实无论在西方的文化,还是我们东方的传统文化当中,亲人过世不哭即不孝,这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式思维。但受原生家庭、成长轨迹、职业特质等种种因素的影响,我们每个个体的表达方式都不尽相同,我们说阮籍,所有人都认为他麻木不仁,但是他却在母亲下葬之后,因为吐血而晕厥过去。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在群体文化当中,婚礼和葬礼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离真实的情感越来越远,甚至与真实的情感无关,荒谬的现实是,它慢慢地变成了一种表演,而且是表演给别人看的。
局外人的最后一章写到:“青年的囚车在黎明时出发,他看见天上的星辰,他说他从未感觉到生命是如此饱满,他忽然变成了整部小说歌颂的英雄。”
我们其实会发现,文学当中常常会出现一个无意义的角色,但是他依然活着,就像卡夫卡笔下的主人公变成了一只甲虫;又如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说道:“每个人其实都是昆虫。”那么在这个语境下,生命还有意义吗?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观点是:有没有可能生命的意义,就在找寻意义的过程当中,你以为你找到了,却反而失去了意义;而当你开始寻找时,那个状态才是意义。
有关“生命意义”这个命题,我刚好最近在看一本叫做《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的哲学书籍,算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哲学入门读物。作者林欣浩在生命意义的问题上,从哲学的角度给出了辩证且可以追根溯源的观点:我们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和设定,局囿在一个故事模式当中,一定有开端、有高潮、有结尾。但现实生活并不如此,当现实和我们的印象发生冲突的时候,荒谬感就产生了,随之而来的还有对“活着的意义”的质疑和一种深不见底的虚无感。那么,面对这个荒谬的世界,我们该如何摆脱虚无感和孤独感呢?
这里我不得不再次把加缪老师搬出来,我要说的是《西西弗神话》,这本哲学随笔集的副标题就叫做“论荒诞”,而同名文章《西西弗神话》虽是四篇文章中篇幅最短的,但却是最提纲挈领的一篇。说西西弗被众神惩罚,必须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但是石头一到山顶,就马上又自己滚下来,西西弗不得不一遍遍地重复这苦役,无休无止。加缪用这个例子来说明生活的荒谬,世俗的我们每天在重复着机械的工作,却不知工作、生活乃至生命的意义何在。在林欣浩的眼中,我们对抗虚无和孤独实操性最强的一个办法就是:先定义一个人生意义,即便此刻你并不认为这是真正的答案,即便只是一个安慰自己的借口。用西西弗的比喻来说,我们只能在推石头的时候哄自己说这么做是有意义的,并且乐在其中。而这个哄骗自己的借口,就是人生意义。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孤独六讲》探讨的明明是孤独,我却花了大篇幅来谈“人生意义”。是因为“人生意义”是多数人自有独立思考能力以来最先疑惑的问题,也是在物质欲望得到满足后,岔道口必经的小径,虽幽秘,却也是一生中必走的一遭。
哲学家会说“人生问题的解答在于对这个问题的消除”、市场里的小吃摊老板会说“这一天起早贪黑也挣不了几个钱图个啥”、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会说 “人间不值得”,这些全都有关人生意义,哲学家的答案是当他不再有各种怀疑的时候,小吃摊老板的答案是想要念个好大学的女儿,少年的答案是青春赋予他的一切优先权。
而孤独,便是虚无的衍生体,它是找不到意义的、庸常的人生,是看不见灯塔的航行;同时,孤独也是一种沉淀,沉淀后的思维是一种清明。
与其对他人掏出说教式的建议,令人不喜,不如说是对自我的一种勉励。希望自己在内心丰盈时对虚无的孤独保持警惕,在难免孤独时潜心沉淀,以表象为激励,却始终走在探索本质的小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