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孤独的真相 跟自己在一起 ——《蒋勋》读后感

关于孤独的真相 跟自己在一起

——《孤独六讲》读后感

作者:王婷婷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这是宋代女词人朱淑真《减字木兰花·春怨》当中的词句。词人连用五个“独”字,把她的这种深深的孤独感,这种无人见,无人知,无人慰藉的愁苦表达得非常充分。

尤其当我们看到这么多个“独”字,一起讲出来,会不自觉地和词人一同感到落寞和难过。寒夜孤灯,伫立伤神,难以入眠。这样的画面特别容易令人联想到生活当中某个孤独时刻的自己。

从古至今,在我们的文化中,似乎大多数人都是惧怕孤独的。人们更容易把它与寂寞、荒凉挂钩,也常常渴望从孤独的境遇当中摆脱。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你的生活很热闹,即便你终日拥有很多的陪伴,但你的体验,你的个人感受,始终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孤独似乎是难以避免的,它即是生命的本质。

那么,孤独真的有那么可怕吗?蒋勋老师在《孤独六讲》中向我们阐释了,孤独不但不是洪水猛兽,相反,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孤独的真相,学会更自如地处理自己与孤独之间的关系,它会给我们的生命带来更多的自由、自在与美。

1

情欲孤独 在孤独中感受自我的存在

在希腊神话中,我们的身体是被劈开的一半。是残缺的,是不够完整的。因为找不到另一半的自己,没有另一半的身体与自己真正的感同身受,孤独感就会如影随形。

这令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个故事:一个被劈去一半的圆,试图寻找它失落的另一半。由于它是不完整的,滚动得非常慢,它才有机会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也结交了自己的朋友。可当它找到了另一半的自己,变成了一个完整的圆以后,它开始滚动得特别快。因此,它错过了花开的时节,也无法再停下来跟朋友聊聊天。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所谓的完整背后深藏的落寞与失去。从某种意义上讲,抵达圆满即是抵达遗憾。它失去了孤独之美,失去了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体验感。生活中,我们没有一个人是完整的圆。而恰恰是这种不够完美,使我们每个人有着不同的个性,成为了不同的个体,也拥有了不同的体验。

比如,有人失掉的那一半恰好是残暴和懒惰,那他就可以好好地体验保留下来的温和与勤勉。有些人可能天生性格里就有执拗的部分。有的人则是身体上有缺陷。每个人之所以不同,正是因为我们丢失的部分不同,所保留下来的部分也有差异。这才使我们有别于他人,让我们成为了真实的自己。

否则,我们将会在完整中缺失,在权威的群体文化中被隐没,那么,我们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又是什么?所以,这样看来,我们身上的某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或许会给我们带来异常的孤独,但至少,它标记着生命的存在。

所以,有缺憾的孤独并不可怕,千篇一律的完整才更需令人警惕。因此,我们要正视和接纳自己与众不同的那一部分,不要害怕特立独行。同时,也要试着去尊重别人的不一样。特立独行也许意味着孤独,但其实,敢于特立独行的人才真正摆脱了孤独,至少他更好地感受到了自身的存在,至少他在跟自己在一起。

比如,书中提到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庄子;轻时傲世,不为物用的嵇康;只遵从自己的内心,而不愿使自己的行为沦为为现世表演的阮籍等等,这些人物的生命状态无疑是令人向往的。人格独立,思想独立,生命有立体感。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们在生活中,并不是学会了如何与现世相处,而是学会了如何保持生命当中不向现世妥协的那一部分。在权威的群体文化里,高度地保持了自己的孤独感。因此,他们才有机会在自己独有的精神世界里将他们的生命提升到艺术与美学的高度。

2

语言孤独 找到自己的语言价值

“我的对话只是自己的独白。”提到孤独,在人人避之的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和自己对话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自信。只有真正不畏惧孤独的人,才敢有这样的想法。我的表达,并不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回应。我讲话的目的,不是要与人沟通,而是在和自己的内心进行交流。这时的语言,不是用来装点和粉饰,不是用来表演,只是用来表达纯粹的思想。

一个人如果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至少就不会陷入人云亦云的迷局之中。而我们的社会也更需要敢于跳脱大众的语言。需要更多的阮籍、嵇康,需要更多有思想的声音。否则,我们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只有让语言承载不同的思想,它才会产生应有的价值。

但如今在自媒体盛行的时代,很多人为了获取别人的关注,而生产大量的语言垃圾。很多的表达沦为博眼球,沦为华丽而没有意义的表演。其实,输出这些内容的人与听到这些内容的人,两者之间并不见得产生任何有效的沟通。最终,热闹一场,寂寞依旧。

所以,我们要努力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尽量避免给自己挖语言陷阱。找到自己语言的价值。这个价值并不在于得到他人的认可。而是单纯地与自己的内心有一次朴素的碰撞。

3

伦理孤独 剪断自己精神上的脐带

我们几乎不可能摆脱伦理的束缚。比如,生活中,我们就是某某的女儿,某某的妻子,某某的母亲。伦理这张网织得非常紧密,往往是和我们走得最近的人,最有机会用这张网把我们死死地套牢。当然,我们有时候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束缚他人。

孤独在强大的伦理关系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得不到喘息的空间。站在这张巨大的网罗之前,我们太容易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我的真实身份是什么?我的真实身份是“我自己”。

在我生下我女儿不久,我曾经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我觉得我和她本是一体,现在她从我的身体里分离出去,这让我感觉自己不再完整。很长一段时间,我感到非常困惑。也是在那段时间,有一次,我去拜访一个姐姐。在她女儿的书桌前,我看到了纪伯伦的那首诗:你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我终于想通了,我和我的孩子根本就是两个独立的生命。我觉得剪断脐带的那一刻,不仅仅是这个孩子要脱离母体。对于母亲来说,也需要从精神上进行一次切断。两年前,我第一次看武志红的《巨婴国》,我感到非常惊讶。他在书中也在阐释,很多家庭产生的矛盾,都是源于大多数人没有剪断精神的脐带,没有独立的人格。结果,生活过得一团糟。

所以,今天既然我们已经明白了生命的本质,孤独的本质。那么,我们在与自己的子女相处,在与这张伦理之网当中的任何一个人相处的过程中,是不是能够充分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感受?能不能不以家长的身份,不以亲友的角色,不以爱之名,去暴力地抹杀掉任何人孤独的权力?

虽然,你的孩子可能需要大人的引导,你的亲友可能需要你的帮助。但你可以给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我们要给自己和他人都留有余地,给孤独感以足够的空间。因为,任何人都具有独立支配生命和独立思考的权力。而我们在面对自己的时候,也是一样。我就是我,而不是谁的谁。只有在精神上真正独立的人,才有力量更自如地向前行。

作者简介:

王婷婷 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阿城作协女子读书会会员。从事教育培训行业。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作品散见于《今晚报》《精神文明报》《北方人》《北京日报》《思维与智慧》等报刊。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关于孤独的真相 跟自己在一起 ——《蒋勋》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