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安娜》读书分享

2020年7月12日,阿城作协女子读书会第四十二期读书分享在钉钉线上举行,此次分享的书目是《你好,安娜》。这是鲁迅文学奖得主蒋韵献给母亲的力作。此部作品由张学红推荐。

作者及书目简介

蒋韵,女,1954年生于山西太原。主要作品有《栎树的囚徒》《我的内陆》《行走的年代》等。曾获“赵树理文学奖”“老舍文学奖”以及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等,有作品被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在海外发表或出版。

《你好,安娜》描写了几位女孩儿因为一黑色的羊皮笔记本而引发出相互之间的嫌隙并逐渐撕裂成一出悲剧。一个黑羊皮笔记本的归还,带回了迟到四十年的真相与原谅。此书走进人性的深处,揭示特殊历史时期对青春、生命和情感的摧残,也是一部对人性的思索、对灵魂叩问的小说。

分享环节

时代背景

《你好,安娜》作者蒋韵出生于50年代,文革时期(1966——1976),她刚好处于青春时期,蒋韵对青少年时代记忆尤为深刻。文革在她的眼中是破碎不堪、人性扭曲的时代。

关于人物

素心、安娜、三美是青春年少时期的好友(闺蜜) 。素心,虽然相貌平平,但她很有才华,从文艺青年成长为知名作家;安娜,美丽,聪慧,有才情,是让男孩心动的美丽少女,因为救助一头落水的小猪患上了心脏病;三美,清秀,有艺术天赋,她是小说中各个人物之间联系的纽带,是故事延续发展的一条明线。男主人公彭承畴,帅气、有才华,能大段背诵普希金的诗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是很不一般的才华),虽然对他着墨不多,但他是整篇小说情节波澜起伏不可缺少的暗线人物。 丽莎(安娜的姐姐),有梦想,但被母亲给破灭,之后和母亲对抗,在母亲年老患阿尔茨海默症后又归回童年的那个家,悉心照顾老年痴呆的母亲。作品是既珍爱又心疼每一个人物。虽然他们性格不同,命运不同,但是他们都是经过悲剧年代摧残的不幸者!他们是经历过那个特殊年代的人物缩影。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曲折、令人心酸的剧目。

关于人性与神性

有书友说:人性的自私是导致一系列悲剧的根本原因。素心对彭承畴的爱是自私的,她贪欲的滋长,她嫉恨安娜和彭的相爱,所以她故意说笔记本“丢失”,导致安娜害怕笔记本的丢失会给彭带去“被批斗”的悲剧,更害怕彭对自己的托付失望,所以安娜选择了自杀。素心一直活在愧对安娜和彭的阴影里,她为了救赎自己,为了祭奠昔日的好友,把笔名用作“安娜”。虽然在文学之路上有所成就,感情生活一直不去碰触,一直活在自我惩罚和救赎的矛盾世界里,在罪与罚中交替前行。《追风筝的人》里有这样一段话“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可以自行爬上来。”

还有人说:这是一部人性与神性互相映衬的作品。人物安娜是美的、天使的化身。素心之所以笔名用“安娜”,是用心去书写与安娜有关的一切美好,写她们曾经所处的特殊年代给自己留下的阴影。素心逃离曾经的生长地,在异乡悟透了“玛娜”的隐喻,在自我的忏悔与救赎中,作者让神性的大爱救赎人性的恶(真的是人恶?)。时隔四十年后,素心、三美、彭三人的偶遇,黑羊皮笔记本的来龙去脉让故事有了温暖的结局。

关于政治

有人这样理解这部小说:这是一部伤痕文学。这部作品是被政治错误设置的时代(文化大革命),这个特殊的时代影响了两代人的命运。还有书友在分享时,忆过往,几度哽咽,仿佛回到悲苦的童年(文革时期)——父母被批斗、戴高帽、游街等,因为当时家中的成分(地主)不好,家人的痛苦经历和故事中的某些人物命运极为相似。小说中安娜父亲的死是因为被下放,之后死去——政治设置;安娜的母亲害怕被裹挟,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才那样小心翼翼做了一些不得已的事,她的选择是无奈的——是政治社会的影响;丽莎(安娜姐姐)的叛逆及与母亲的抗争,她去插队,受炸伤,及组织间的政治斗争悲剧,也是时代的设置结果。有读者认为安娜的死也不是素心的过错,包括日记本里的内容和加害写日记的人,这些都是可怕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小说中的每一人物,都是文革时期的受害者。一本黑色羊皮笔记本(文化的象征)改变了小说中每个人物的命运,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制度与人们生活、生产和生命的密切关系。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很多人为了尊严和风骨而自杀;有人为了苟活而出卖亲情和友情;有人为了心中的那道光,忍受人格被践踏、身体被蹂躏,度过了生命中最黑暗的岁月。文革时期就是一场国家的灾难,它摧毁了两代人的青春和生命!

关于母亲

小说中着墨不多的母亲形象,就像大海里的一朵朵浪花,想反抗又无能为力,想呵护孩子又扭转不了时代的浪潮。从年轻时的含辛茹苦、谨小慎微,到迟暮年华的衰老无助,记忆丧失。小说中安娜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位代表性的形象,尤其是晚年的疾病和作者蒋韵的母亲晚年极为相似。 作者在小说的后记中说自己写《你好,安娜》是为了记忆、为了对抗遗忘。因为蒋韵的母亲晚年患了阿尔茨海默症,蒋韵目睹了疾病如何把母亲的记忆夺走,如何把一个聪慧的、能干的、有着超强记忆力的眼科医生,变成了一个不厌其烦地读广告牌的老人。那种单调的重复简直能让人发疯,直到母亲变成了失去记忆、失去语言、失去了功能的一具生命的躯壳。作者慢慢体会到了在母亲进入暮年后,她在日益临近的黑暗渐渐到来的时刻,那种束手待毙的绝望和恐惧。所以作者蒋韵想替母亲记忆生活中的一切。这就是作者说要把这部小说献给母亲的缘由。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你好,安娜》读书分享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