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鲤
一个是北京大学的高材生,一个是北京大学的借读生。一个是地主家的少爷,一个是富农家的农民。一个是一腔激情就要报效祖国的小资产阶级,一个是摸过土地总是稳稳当当的农民阶级。
这两个人的对比非常有意思。
前者在前半生中几乎没有经历过一次大的逆境,于是一路顺风顺水,是世人眼中的精英,精英眼中的香饽饽,精英很厉害,他们有足够多的知识,有的也有很强悍的能力,在运用得当的时候可以一飞冲天。但有一件事他们办不成,那就是他们不能失败。
后者在前半生中则屡屡被人所轻视。十八岁才进入小学,跟着一群孩子读书,后来阴差阳错去了北京,却又被许多学生和老师白眼,认为这不过是一个乡巴佬,精英看不起他,总觉得他没读过什么书。但有一件事他一定干得比别人强,那就是他可以承受逆境。
前者做成功过很多事,后者也做成功过很多事,但二者是不同的。前者做成功之后,大家都会捧着他,直到他做了改变一生的决定;后者做成功之后,大家都会想办法把他的果实拿来,等把果实消耗掉之后,大家都寄希望于他再出来做事。
1935年,在分别了十多年后,前者和后者又一次见面。他们起先看似达成了共识,很快就起了隔阂。前者想要南下,后者想要北上。就是这一选择,造就了他二人未来截然不同的人生。
想要南下的精英失败了。精英的失败是痛苦的,因为精英从不能接受失败,于是在可想见的时日里,他越来越费拉,完全失去了曾经的辉煌,没有了曾经的意气。北上的农民就不一样了,屡败屡战,总是会从失利中寻求希望。
精英最后出逃了,由于精英的巨大声望,他的出逃震惊全国,使得大家在政治上非常被动,但农民说了一句话,迅速转危为安,甚至掌握住了主动权:「如果他留着,那和他的斗争可能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现在他的叛逃非但没有损害组织,反而成为纯洁与教育组织的好事。我们的经验一条就是,他跑了并不坏。」
精英跑了之后,过往人生中的顺利全部消失。他做过特务,结果半点「贡献」没有给过敌人。他以第三势力的身份办过报纸,可是1949年才出现的第三势力谁会在意?最后他以全部家产投入香港市场做黄金生意,结果香港金价暴跌,他亏了个血本无归。
时间来到1960年。一个叫埃德加·斯诺的美国人再次回到中国,他采访了当年的农民。在农民被问起人生中经历过的最黑暗的时刻这个问题时,他说,那是在长征途中,在草地与张国焘的斗争。
张国焘就是那个精英。而那一刻他在做什么呢?他正在香港贫民区的小屋子里,写着自己的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