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格奥尔格·梅勒与德安博《游心之路:<庄子>和现代西方哲学》读后感

作者:孔鲤

作者很喜欢海德格尔,或者说不是作者喜欢海德格尔,而是作者很认同海德格尔对《庄子》的解读。

西方人研究中国哲学(尽管是否存在中国哲学还需要商榷)习惯性用他们比较熟悉的规范话语,因此在本书中使用了大量的新概念,而这些新概念的整体,作者则发明了真实假装理论来嵌套。

但作者却又一次犯了西方人常犯的错误,忽略了《庄子》等文本的诞生过程,这一点是极重要的。如果把《庄子》作为一个永恒的整体文本来看,那么它确实可以被建构一种哲学理论,并加以进一步探讨;但如果《庄子》的成书本身就是多元的、多时空的,那么对它进行的任何一种整体架构,都逃脱不了《庄子》最初成书时的概念。而很显然,《庄子》属于后者。

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书属于西方版《庄子》注我。当然它最具有价值的部分来自分析《庄子》里哲学幽默的章节,通过对浑沌的分析,构建出了幽默的本质,这一章读来是颇有趣味的。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汉斯-格奥尔格·梅勒与德安博《游心之路:<庄子>和现代西方哲学》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