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鲤
长吁一口气,从02月14日18时07分起,到03月22日23时31分,36天时间,我读完了三本书,足足2784页纸,但每个人都知道,这只不过是那个83岁老人一生中的几个或重要或不重要的片段。
当我写下「老人」二字时,不禁在心中打了个问号:他真的是一个老人吗?
1975年12月31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女儿朱莉·尼克松·艾森豪威尔和女婿戴维·艾森豪威尔来到中国和这位老人交谈。在交谈中,朱莉、戴维注意到,他们面前的老人尽管已被疾病折磨得精疲力尽,「斗争」的话题却使他又「像青年人那样兴奋起来」,「他的头脑甚至比中国的年轻一辈更充满活力,更渴望斗争」。眼前的事实使这对年轻的夫妇不由得感叹:「不论历史如何下结论,他的一生肯定将成为人类意志力量的突出证明。」
他是老年人,他也是年轻人。
右派说他左倾,左派说他右倾。
有人说他太冷,有人说他太热。
他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人。
可以发现的是,金冲及先生其实直到最后都没有给这位老人下评语,他不断引用他人的评述,却没有自己做论断。该怎么说呢?1976年09月09日0时10分,农业中国的最后一位巨人溘然长逝。
巨人,巨人是注定会播撒改变剧本的种子的,也因此只有巨人才能真正理解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