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鲤
杨奎松是那种能让人赞叹又尊敬的右派。在政治历史讨论范畴里,遇到的左派不少,见过的右派更多,但大家争论的问题,十之八九是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翻来覆去说了多少年也没见个真章的。
杨奎松显然比他们高出好几层,每次读杨奎松的书都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在手头上没有足够的史料之前,千万不要和他去争论,基本上你读过的,他都读过,你没读过的,他也都读过。
杨奎松主治近现代史,目光基本上放在国共之争与49年以后的建国史上,几本代表作《中国国民党史》、《失去的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都很冷静(我并不打算使用「客观」这个词,当有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后,我们彼此都算不得「客观」),「冷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当他能搬个板凳坐下来慢条斯理地罗列史料跟你详细分析时,你就已经不得不佩服他了。
回到这本书,杨奎松的另一本代表作,《「中间地带」的革命》。
在再版序里,杨奎松认为这是他心中唯一能够系统反映中共发展的书,一来是他的史料详尽,二来是他的立场不偏,因此他选择了一个国际视角来观察,他从苏俄—列宁与苏联—斯大林(当然二者并不完全对应)的角度来切入进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夺取胜利的二十八年里,国外因素影响了哪些。
试举一例,在涉及到建党时,杨奎松提供了我过去没有读到过的史料:1920年到1922年中间,中国至少出现过七个受共产主义影响的组织或政党,但由于只有陈独秀的这个政党的经费是依赖于共产国际的,所以其它组织或政党则不是被吸收就是自然消亡了。——当我们从后世的视角看,自然会清楚地发现1921年07月23日在上海开的那次会议有多重要,但考虑到当时的这种情形,与会人员会连开幕日期都不记得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左派会认为杨奎松右,右派又往往会认为他有些左。因为杨奎松对马恩列毛和中共党史的熟悉程度,绝对在许多自诩左派的人之上,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尽管杨奎松书写的内容事涉国共两党,但他所谈论的对象绝不是单纯的政治比较,单纯地把国民党和共产党放在一个天平上去比较,当史料一份份摆到台面上的时候,每个读者都能感受出来,国民党做的很多事是不能看的。所以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来,杨奎松冷静的史笔并未打算偏袒谁。
——从这一点看,比起另一位一会儿引用史料、一会儿私加推测的已故学者来说,杨奎松着实会让人更加尊敬。
——不过杨奎松在这本书里却有意地在批判。不是说不可以批判,从右派的视角来说,批判的内容很符合右派的认知,比如对「人民民主专政」的批判。这是左右派在基础认知上的差异,我们可以抛开不论嘛,求同存异。
杨奎松在这本书里认为,很多事如果没有发生,或者发生得太早或太晚,那就可能是另一种结局了。这也是这本书的核心之一。——对于这一点,我持保留意见。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历史的偶然性会对个人的命运造成极大的影响;但对一个长时间的历史进程来说,趋势则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