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鲤
又见有人批评《建国大业》是「走马观花」的PPT,忍不住出来说几句。相比于后来的《建党伟业》、《建军大业》,这三部曲里的头一部在我心里头是能上八分的。
这不只是情怀的问题。
《建军大业》本质上是一部成熟的商业片,从商业电影的角度它还可以,但它的可以来自整个大故事情节的曲折,论及整个本子,其实非常糙,许多台词传达的信息量都在表面,压根没有海面下的冰山。《建党伟业》稍好一些,却也十分松散。
《建国大业》则不一样,试举两例。
第一例是杜月笙去找蒋经国,原因是蒋经国扣押了他儿子公司的物品,这时杜月笙开口说的不是「在下杜月笙」或「青帮杜月笙」,而是「恒社杜月笙」。
恒社是什么?恒社里包含了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上海社会局、新闻界、电影界等各方面名流,换句话说,恒社是一个合法组织。杜月笙用这个身份就意味着,他不是靠着黑帮势力来找茬的,而是用白道规矩来逼问的。也因此蒋经国立刻接了一句「商界前辈」。双方一来一去,信息量就传达出来了,高手过招就是如此。
第二例是刘烨饰演的无名老兵在阅兵时见到的毛。众所周知,这时红军早没有了,但老兵依然说:「我是红二十八团的老兵。向毛委员,敬礼!」
这两个词很值得玩味。第一个是「红二十八团」,既可以指井冈山时期的红二十八团,那是井冈山山上的第一支队伍,也可以指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十师二十八团,这是赫赫有名的塔山守备英雄团。这里编剧讨了个巧,虽然更有可能指代的是后者,但依旧会让人将神思拉回到红军时期。
接下来老兵一句「毛委员」更是妙招,当年毛出任红军第一军团政治委员,因此在中央苏区时期,人们都称呼他为「毛委员」。老兵这个称呼一下子把一段往事牵扯了出来,当事人的思绪会立刻回到过去,对比当年的情状,看看如今的万山红遍,唐国强给的反应也非常到位,几分钟前还是雄心勃发,现在立刻一脸凝重敬礼。
《建国大业》里类似的细节非常多,绝非普通的一句「PPT电影」就能概括,主线清晰(开会、建国),串起多少人物,也许是有门槛的,但绝没被骂得那么差。相比于后两部,也相比于绝大多数主旋律电影,它好得多。至于张国立的蒋介石、陈道明的阎锦文、姜文的毛人凤、王冰的张澜等都有板有眼,十分出彩。
很多人看了这部电影被感动,也绝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情怀对电影有所建构,否则为何观众看其它主旋律、看粗制滥造的青春剧不会被感动?真正能打动人的情怀一定是有冰山在海面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