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有感 -重议“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

重议“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

——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有感

刘宏英

感谢学红老师的推荐,我们于六月拜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只读开头,便觉秋声四起,寒凉袭人;再读则如冬日暖阳,温情而不热烈,给人以无限的慰藉和希望,那实在是一种灵魂的温度。“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这位年届九旬的老人的文字洗尽铅华、浑然天成,在看似信手拈来的朴实随意中,每每“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在哀而不伤的娓娓道来中,尽显生命的沧桑与圆融。

读完这篇小说,我反反复复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自诩清高的知识分子(笼统称为文人吧),应该怎样处理好物质欲望与自我价值之间的关系?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应该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于世才算无憾?“人生识字糊涂始”,这个问题也在一直困惑着每一个认真思考人生的人,连庄子也会发出无奈的感慨:“吾守形而忘身,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我因为留意外物的形体而忘记了自身的安危,我观赏浑浊的流水,却迷惑于清澈的潭水,简单地说就是一味追求物质的欲望而迷失本性。

作为骨子里浸润着儒释道思想的文人,更是难以处理好物质欲望与精神追求这二者的关系,从而走上一种极端,使自己处于一种极其尴尬的地位。舍鱼而取熊掌,如陶渊明、郑板桥等不通俗务而潦倒一生,虽然保住了精神上的高贵自由,但其在经济困窘时不得不求告于当年所不齿之官衙;舍熊掌而取鱼,如李斯,范程文等大丈夫相时而动,见风驶舵,对待同门同胞手段卓绝,毫不手软,一生有作为而博千载骂名。 无论哪个时代,人与社会都是一对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矛盾,人们无论怎样选择,都会令人感到痛苦困惑。绝大多数的中国文人处于政治、生活的边缘地带,属于一个较为特殊的阶层。这些文人在内心选择与社会现实的碰撞中,其灵魂深处的痛苦与彷徨可想而知。如果身处乱世,这种痛苦与彷徨尤其尖锐而触目惊心:从屈原的《天问》到蔡文姬的《悲愤诗》,从张衡的《四愁诗》到鲁迅的《彷徨》……这些文学作品无不反映出这种碰撞挣扎时的搥心噬骨之痛,即使身为读者也会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生之悲哀。那么文人有没有区别于以上种种的另一种活法呢?答案是有的。范仲淹就很好地诠释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杨绛先生则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大彻大悟,超然物外而游刃有余:爱我所爱,为我所为——义无反顾地做自己当做之事,既能坚守自己的风骨,又能保持内心的平静。杨绛先生本来可以像很多人一样选择居住在国外,过着只问风花雪月的生活。但是因为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民族,喜欢祖国的语言文字,她和爱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贫穷落后的祖国,甚至连他们的爱女也放弃了贵族云集的英国国籍。即使在动乱年代之后,杨绛先生也不曾留下怨恨伤感的文字。我想这不是在忌讳回避什么,而是根本无视这些痛苦和屈辱,自觉担负起一个文人对社会的道义与责任。杨绛先生是这样地描述自己的“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段话在现实中的具体解释就是:

一.观于浊水——欣赏尘世的美好,以入世的态度做事。 水至清则无鱼。污泥之于莲花不是诅咒,而是一种祝福与成全,正是这浊世中的万丈红尘哺育了芸芸众生。现实虽然有时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个俗世乐园是用来包容、欣赏和享乐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杨绛先生无论生于何种世道,都会把自己活成一朵圣洁的莲花:不问世事,与旧式的公婆家庭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包容丈夫的种种笨拙与不通,耐心细致地呵护教养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心灵手巧地打理家务,修理各种家用物件,专心厨艺,研究中国式“立顿红茶”;闲暇之时与爱人热衷于散步中“探险”,脑补饭馆中食客的悲欢离合……她把生活有滋有味地演绎成一种艺术,把三个人的家变成了人间最温馨最美好的乐土。这个看似柔弱而又云淡风轻的女人,彻底颠覆了我脑海中那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才女”形象。她是“最才的女”,也是“最贤的妻”,因而成就了才华卓绝的钱钟书先生和智慧敦厚的北大教授钱瑗女士。

二.迷于清渊——持守内心的纯净,以出世的态度做人。 杨绛先生不只是沉迷于世俗情趣的小女人,还是一位孜孜不倦于事业的学者。即使在特殊的年代挨批斗,扫厕所,被剃阴阳头,这位倔强自尊的女人也是以最淡雅最美好的姿态傲立于世。她写小字报为他的丈夫与造反派辩争,无视名利,忽略痛苦,拒绝为官,远离交际,只管安安心心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我在网上搜索了杨绛先生的贡献,这里不再一一罗列。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年届九十高龄的老人,默默独自一人承受着亲人不在的晚景悲凉的情况下,于2001年建立了“好读书奖学金”。不炫耀才学,不偏激桀骜,亦不悲观自弃,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和文字泽被后世……杨绛先生把自己活成了一道浊世清流。 纵观杨绛先生的一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很多,尤其是对现实的包容与欣赏,表现出圆融慈和与智慧并存的大家风范。她的生活中经历了被打倒批斗,下放改造,居无定所,老来亲人离散等种种屈辱与辛酸,但她依然能够以“四时皆风景”的态度对待人生,即使如秋叶般平静安详离开世界之后,也仍然能够以灵魂的温暖影响着读她文字的人。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时光拂去的是浊世的风尘,而那朵绝美的旷世之莲却定格在历史的长卷中,温暖着、芬芳着我们的生命、生活与灵魂。愿我们每一个人在捧起书卷时,“守形”而不“忘身”,在智慧与圆融中成就最丰盈美好的自己。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有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