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鲤
每个人都会知道这样一个道理:事情不是孤立的,人物不是标签的。但涉及到具体的人和事时便极易扁平化。
郑成功就是其中最佳的一个例子。
郑成功是几百年来最值得重视的一个人物,因为在他身上存在着多种形式的政治符号。对明朝来说,他是延平郡王、海外孤忠,值得敬重;对清朝来说,他是南明遗室、明祚忠臣,需要树立;对日本来说,他出生日本、母田川氏,应当宣传;对民国来说,他反清复明、一心反攻,真要弘扬;对大陆来说,他对抗荷兰、收复台湾,必须颂扬。
这样一个人物,在三四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不可不说是一个奇迹。人们提取着自己想要看到的那一面,为之建构,竟还原出好几副不同面孔的郑成功。
然而郑成功抗击清廷、收复台湾,又绝非这几副面孔说的那样简单。
郑成功是海盗出身。不可否认他抵抗清兵确有一腔报国志诚,但与其说他是英雄,毋宁说是枭雄。
当扯开郑成功单一形象去翻查细节时,会发现他也曾试图和清廷谈判准备投降过。只是当谈到到最后一刻时,在剃发问题上僵持不下,最终未能达成协议。
郑成功心里有明祚,在有明祚的同时,还有郑家的海上商业活动。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投降了清廷,下场很惨,不仅被软禁,一生的经营事业也全部丢失。这个时候郑成功接过了重担,他知道海上事业才是自己的底牌,和清廷谈判,那么必须保存自己的实力,而趁着顺治驾崩、清廷哀嚎,自己的兵力又亟需补充时,郑成功终于决定攻打台湾。
张煌言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写了《上延平王书》:「……倘寻徐福之行踪,思卢敖之故迹,纵偷安一时,必贻讥千古。」言辞激烈,指责郑成功放弃大陆河山而不顾,只图在台湾自保。也许张煌言此刻想到了二十年前的史可法也是如此,那时史可法面对北方河山陷入敌手,不管不顾,只安排四镇在淮河沿岸驻防,不图进取、只求偏安。如今节节败退,便连大陆河山也要拱手送人。
郑成功却别有一番心思。从他对部下的话来看,他觉得大陆已经快要失守,永历朝廷已经岌岌可危,等清廷国丧缓过神来,自己必然不保。而台湾远在海外,虽目前被海上霸主荷兰人占领,但荷兰在这里的兵力并不多,而且一旦收复了台湾、把控住金厦,那么进则缓图大陆、退可往来海上,可做自家郑氏集团百年来的基地。
出于这样的原因,郑成功坚持明朔、抗击清兵、收复台湾,而这三个举动,也在后来的三四百年里被历代政权所重构,最终形成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政治符号,便连关羽和岳飞,都不曾像他这样始终如一地被尊崇过。
最后再分享两则细节。
延平郡王郑家,在台湾的最高领导权并非来自「延平郡王」,名义上说有宁靖王朱术桂和鲁王世子朱桓在台湾,延平郡王的封爵并算不上第一,那么是什么让郑家得以取得最高领导权的合法性呢?是永历皇帝封郑成功的「征讨大将军」,郑成功有生之年从未使用过「延平郡王」的称号对外发布过号令,而康熙二十二年收复台湾时,郑氏最后缴纳的才是征讨大将军印。这说明郑氏集团是按照军事体制建立的,从未有过让它转变成政治体制的想法,而一旦转变成政治体制,郑家是要当曹操呢、还是要当郭子仪呢,这就两难了,因此郑家就这么四十年如一日地维持着自己的军事力量,名义上尊着明朔,不断维护自己的集团利益。
另一件事发生在康熙三年,也是在一个岛上。那年张煌言见复明无望,下令解散军队。七月,有叛徒带着清兵来到张煌言独自隐居的岛上,抓到了他。九月初七,张煌言在杭州被斩杀。
当正统史学家都写着「康熙二十二年郑克塽降明朔亡」时,有一人写道:
「自丙戌至甲辰,盖十九年矣。煌言死而明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