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英《洪承畴与明清易代研究》读后感

作者:孔鲤

剃掉头发四周寸余,剩下中间一圈,分三股结成长辫垂于脑后,这是后金及清初的标准男子发型。在汉人眼里是一种耻辱——金钱鼠尾。从孔夫子所云夷狄有仁不可弃,到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的亡国与亡天下之别,均高举重文化甚于种族及政体的大旗。因此明清之际,难以逾越的是构成社会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清初的残杀暴虐,靠武力推行剃发易服,改变的不仅仅是汉人的外貌和衣冠,更使人感到有丧失传统文化的危险。

在这样的时代,有一则故事广为流传,并产生了数十个版本。

几乎在所有的明遗民写的清初史料里,都会安排一个人出任清廷的招抚江南大学士,然后与抗清人士碰面的戏剧场面。故事总是以那个人劝降为开头。而那个人,就是洪承畴。

目前可以查到的最早的记载是在顺治二年九月,当徽州人金声、江天一抗清失败后,被送往南京,当洪承畴劝他们归降时,他们却说早在崇祯年间洪经略(即洪承畴)便壮烈殉国,死后崇祯赐祭九坛,举朝哀痛,随后痛骂洪承畴:「汝何为者,冒洪经略之名而诬陷之耳?」洪承畴闻言羞愧,自行离去。

这个情节在陆陆续续的史料中几乎被滥用了个遍。孙兆奎、黄道周、顾咸正、夏完淳等等几乎每个会见到洪承畴的人都有后人编排过这样的情节。我们自然知晓它们不可能全是真的,但它确然反映了某种时代心理。

什么心理呢?我们来看看洪承畴家乡(福建泉州)对他的评价。

在泉州,有两条巷子,一是洪衙埕巷,一是通天巷。前者是洪承畴当年的豪华巨宅所在的巷子,据说周围人听说洪承畴叛变后,纷纷搬离此处,同时在其府宅对面修了一座通天宫,祭祀的是唐代张巡、许元(文天祥《正气歌》里有「为张睢阳齿」一句),张巡和许远怒目满面,伸出右手直指洪府,寓在指责洪承畴罪恶滔天之意。

虽然这两条地名的由来和上面那些野史一样,都不见得是真的。但这些都反映了一件事,一件可以说是大众心理的事:人人都觉得洪承畴应该死,可他偏偏活着;人人都觉得洪承畴不该降,可他偏偏降了。

对洪承畴来说,他也始终怀揣着羞愧之心。顺治二年,当清兵攻下南京城、明弘光政权瓦解后,洪承畴在南京问明士子何光显「马士英如何不忠」,马士英是弘光朝的大奸臣,人人唾骂,然而何光显说:「马士英虽然不忠,未事二姓。」洪承畴听了这话后很久没开口,然后下令仗责何光显后把他放了。

以上种种,都说明洪承畴作为明代高级官员,作为明帝国的栋梁之才,哪怕个人有着许许多多求生欲望或理由,他的投降也遭人痛恨。有人说每个人都有活下去的权利,是的,因此大家并未曾过于苛责和洪承畴一起投降的祖大寿,因为祖大寿投降后并不曾有作恶记载,洪承畴则不一样了。

洪承畴投降的影响是难以估计的。

有很多种记载说洪承畴为何降清,每一种说法的背后都代表着对洪承畴的不同评价,这个问题涉及到历史人物的心理动机,我们不便多言。但洪承畴降清不是因为看出后金终将取得天下(那个时代没有一个人看得出),而是因为求生心切,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而洪承畴降清后,总是想办法找当时已归属后金的朝鲜国麻烦,《李朝孝宗实录》里就记载了这样一句话:「明人仕清国者,如洪承畴、亨铨等,皆怀害我国(朝鲜)之心。洪专以大凌河之败归罪于我,冯则累上书请令朝鲜一体剃头。」

洪承畴为什么要怨恨朝鲜呢?因为在松锦战争中,朝鲜助清参战,尤其是朝鲜炮手的得力帮助,才使得洪承畴一败涂地,由此可见洪承畴降清后也并未完全认同清朝,乾隆后来说他降清是「畏死悻生」,大抵如此。

但尽管洪承畴没有完全认同清朝,而不妨碍他做下了许多对不起汉族的事情。作为明帝国最高级的官员之一,他掌握的机密是过去所有投降的官员里都不曾有过的,洪承畴刚投降没多久便将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多国和明廷之间密谋的水师攻后金计划和盘托出,导致唯一一个从海上攻东北的机会功亏一篑,直接影响到了东南亚格局,使得朝鲜不得不在密谋暴露的时候选择彻底倒向后金,也从而影响了日本最终坚持不出兵助明(南明乞师日本有近二十次)。可以说洪承畴刚一投降,就扭转了当时最后一个有利于明廷收复东北的局面。

再往后看,洪承畴出镇江南,阻击明隆武政权五路出击、诱降郑芝龙,坐守长沙,使得明军始终难以突破西南防线,这些举动也许是因为他无法面对自己的投降,而要整个神州大地为他的懦弱陪葬。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杨海英《洪承畴与明清易代研究》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