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岛幼八《何有此生》读后感:何有此生,幸而至此

作者:黄鑫怡

中岛幼八说:”在我身上,流的是日本人的血,长的是中国人的肉。”

今天,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全国哀悼肃穆。81年前,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规模屠杀,在寒冷的冬夜,刺骨严寒指责日军的暴行,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只有无尽的痛苦,看完中岛幼八纪录片《何有此生》后,才知道,那场战争,对于日本老百姓来说,也是不见天日的可怕回忆。

以中岛幼八为代表的日本普通老百姓,在1943年随”长岭八丈岛开拓团”来到中国东北,美名”开拓疆土”,实则侵略,他们与中国东北老百姓同吃同住。两年后,日本战败,军国主义把日本百姓抛弃,他们穷困潦倒,颠沛流离,是中国老百姓蒸的堆成了山一样的馒头,救活了他们。襁褓中的中岛幼八被托付给了他的养母,取名”来福”,在中国东北度过了意义非凡的16年。
从此,便有一条无形丝带,将中岛幼八和中国系在了一起。不仅如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四千多名日本孤儿遗留在中国,收养他们的中国养父母超过一万人,令人惊讶的是,数受战争侵害的东北最多。

明知是敌人,为何给他们提供食宿?明知是敌人的孩子,为何还将他们当做亲生孩子抚养成人?用中岛幼八养母的一句话来说:”见死不救,就是犯罪。”我被他们的善良淳朴深深折服,甚至心疼,仿佛他们比今天的我们更加理性,发动战争是日本政府的错,不是百姓的错,他们待处于水深火热的日本流民是极好的待客之道。而我们打着爱国的幌子,带着”一腔热血”去砸日本车,反而损害了中国人的利益。

中岛幼八在《何有此生》中说:”在我幼小的时候,有过一段可以说是极不寻常的历史,看上去似乎是一种不幸,但现在回忆起来,在每个节骨眼上,都充满了幸运的因素,这些因素不外乎是各种类型的人所起到的作用,由此给我的人生带来了神奇的色彩,我把这些人,用一个普普通通的词来表达——恩人。”

他的遭遇是时代历史带来的不幸,但是遇到善良淳朴的中国人,也是他的幸运。要知道,二战以前,苏联对于这些战俘,坚决贯彻了“再利用”的原则,通通拉去西伯利亚做苦力,而澳大利亚更是把低级战犯全部处决。日本侵略中国造成这么大的伤害,中国人也依然把战俘送还日本,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帮助下,一部分日本遗孤也回到故土。

中岛幼八和一些日本遗孤回到了祖国,却越发想念在中国与养父母的日子,”小时候,是来福想努力做回中岛幼八,现在,心里却越来越想念做来福的日子。”最令人感动的是,他受小学老师启发,回国后致力于中日友好,离开中国60年,依然操持一口流利的东北普通话,保留中国的饮食习惯,与养父母通信往来。战后70年他写下自传《何有此生》,在东京办中国残留孤儿足迹展,他在中国的每一件衣服,都保存下来,大费周折从中国运各种苞米粮食到日本,只为诉说他这一生,中国的恩人给他造成的影响。

他在养父母坟前放下《何有此生》中译本和日译本,只希望他们能明白他对他们的思念与感谢。

还有许多的日本遗孤,在中国养父母公墓前泣不成声,对他们来说,日本是祖国,而中国是故乡。何有此生,为什么会有自己的一生呢?幸而至此,幸运的还是来到了这里,来到了中国。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中岛幼八《何有此生》读后感:何有此生,幸而至此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