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尼古拉的第三 首都书评
昨晚在隆福寺看戏。
自从干这行当,看戏的事就多起来。下了班也奔突于帝都的剧场。
在北京看戏其实不易。城市大,戏又多在晚上,动辄两个小时,看完就深夜了。
有一次看《北京法源寺》,散场后狂奔到地铁,末班车己开走,只好开了辆共享单车回家。好在那是夏天。
我没研究过剧场、戏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但他们之间确实是有关系的。保利剧院的观众与隆福剧场的观众,穿着打扮,说话走路都不太一样。隆福确实是老剧场了,开场前广播不忘提醒大家关闭寻呼机。
今天看的戏叫《手心手背》,讲的是家务事。越剧碧玉簪,也唱过手心手背,大意是儿子是手心肉,儿媳是手背肉。然而,我外婆在世时就己指出:手背哪有肉。
家务事从来说不清,说不清才有戏。
这个戏不是经典的婆媳斗,而是丈母娘与女儿女婿。我老家有句话,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戏里的丈母娘演的太棒了,让人忘了她是演员,似乎嘟嘟囔囔就要走进、消失在观众的生活里。
我是喜欢看这类戏的,有故事,轻松,解心焦。这是演给观众看的戏。有些戏是演给演员自己看的,还有的是演给某种观念看的。
有些人喜欢那样的戏,也只看那样的戏。他们大概有审美洁癖的。审美洁癖和所有洁癖一样,没啥,和吃拉面不搁香菜,一种习惯而己。但如果因此要说自己特干净,别人都脏,就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