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 内无武器,请勿疑虑

原创 占边

《四十自传》是胡适在不惑之年写下的自传。

胡适认为自传可以「为史家做材料,为文学开生路」,因此他对自传有着不可遏止的热情,不仅亲自写,还到处动员朋友写,在他的倡导下,民国自传风气逐渐形成并达到高峰。就连胡适的夫人——江冬秀,一个没什么文化的农村妇女,竟也写起了自传,足见胡适的影响之大。

但,有趣的是,作为一代开风气之先者的胡适本人,却迟迟没写完自传。他本来想将四十年的生活分作「留学以前-留学的七年-归国以后」这三个阶段,一气写成,但最终却只写了第一阶段的六章。

胡适如此执着于自传文学,却未能撰写一本自传,实在颇为可惜。所幸晚年时,胡适遇上门生唐德刚,在他协助下完成了《胡适口述自传》,也算是了了一个心愿。

唐德刚为胡适口述自传录音时合影

《四十自述》中, 「留学以前」部分是采用小说体裁叙述的,真实又充满趣味,令人爱不释手,到了后半部分,胡适又改用严谨的历史叙述,读来并不太有趣。「留学的七年」则一笔带过,很遗憾没有看到网上流传已久的打牌日记。「归国以后」这一阶段,花了大量笔墨着重在写新文化运动,对于家庭和婚姻经历的叙述甚少。

1.

家庭教育

胡适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宦之家,父亲在他四岁时离世,母亲虽不知书识字,却把所有希望都放在了对他的教育上。

胡适三岁多就上了私塾,胡母为了让他能够学到更多知识,付给先生的学金都比别人多。别人学金两块银元一年,胡母便先送六块钱给先生,后又增加到十二元。

正是因为这些增加的学金,先生常常对胡适特别关照,总是劳神地将书上的古文每字每句译作白话,专门讲解给他听。要知道,念古文而不讲解,就等于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全无用处。在先生的讲解下,天资聪慧的胡适不到八岁就能自己念书了。

胡适幼年丧父,胡母除了扮演慈母的角色外,在生活中对他也是严格管束。胡母从来不在人前数落胡适,总是关起门来教育儿子。每天天刚亮时,胡母就会叫醒胡适,细数他昨天做的错事,说的错话,让他认错,再教诲他用功读书,待到天明,才催他去上早学。

胡母是胡适成长过程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她是中国传统的贤妻良母,仁慈温和,容忍坚强。胡适在为人处世方面受其母影响极深,回忆起母亲时,他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2.

求学经历

胡适幼年时生活在徽州老家,母亲信佛,为了胡适常常不辞辛苦求神拜佛,一开始胡适也是很虔诚地跟着母亲跪拜。

但当十二岁读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后,胡适彻底由有神论者变成了一个无神论者。

《资治通鉴》第一百三十六卷写了范缜与朝众竞辩「神灭论」的故事。神灭论的核心观点是「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说白了,就是人死如灯灭,什么都没有了,不会有什么灵魂转世。

范缜的神灭论,竟感悟了十二岁的胡适,赶跑了他脑子里无数鬼神,也影响了他一生的思想和信仰。

胡适在幼年及青少年时期所读的书籍涉及了方方面面,从经、史、子、集到各类传奇善书,他都深感兴趣,在九年的家乡教育中,胡适说自己只学得了两件事,读书和写字,这也为他以后的人生发展与学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三岁时,胡适离开母亲,去往上海求学。在上海求学的六年时间里,胡适换了四个学校:梅溪学堂、澄衷学堂、中国公学、中国新公学。开始了他这一生的第二个段落。上海求学期间,胡适学习十分用功,常常大半夜伏在被窝里做题,由于睡眠不足,有一阶段两耳几乎全聋,调养后才渐渐恢复。

3.

如何不堕落

1909年,中国新公学解散,胡适第一次感到生活无所依靠,精神无所寄托,理想主义受到打击,加上家世败落,前途茫茫,在这个忧愁烦闷的时候,胡适遇上了一帮「浪漫」的朋友,跟着他们堕落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胡适跟着这群朋友学会了打牌,喝酒,叫局,逛窑子,每天都昏天黑地地胡混,有时甚至整夜打牌,连日大醉。有一天晚上,胡适喝了酒,打伤巡捕被关进大牢,这才让他猛醒过来,回到家中的胡适心里百分懊悔,觉得对不住慈母,于是关起门复习,参加留美考试,复习了两个月,考取了出洋的名额。

这本《四十自述》,写到十九岁考取官费出洋留学就戛然而止了,后面多是对新文化运动进程的补充,十九岁以后的其他情感及婚姻方面的内容一概避而不谈。

4.

我的朋友胡适之

民国有句名言,叫「我的朋友胡适之」,这曾经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可见胡适的交友之广,人缘之好。上至文人雅士社会精英,下至菜夫厨师,很多人因认识胡适而引以为荣。胡适为人处世灵活富有弹性,就连鲁迅也曾评价过他:「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

说是老好人,胡适在历史上的骂名也很多,颇受争议。蒋介石斥责他是沽名钓誉的人,毛泽东说要到了21世纪再给他恢复名誉,是是非非,要想了解胡适,光看这本《四十自述》是远远不够的,可以结合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及江勇振的《舍我其谁》阅读。


文章存档:《四十自述》读后感
系列文章:
《四十自述》读后感 【用心读名人自传,从中学习人生的得与失】
《四十自述》读后感 【伟大的母亲,伟大的母爱】
《四十自述》读后感 【信佛与否,人都要向善。真善美适用于任何时代!】
《四十自述》读后感 【读过的书,看过的文字,是深入骨髓的灵魂,影响一辈子】
《四十自述》读后感 【年纪尚轻的胡适经历了家庭、学业甚至事业的三重打击】
《四十自述》读后感 【当认识到每一次的错误才能不断的进步】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 内无武器,请勿疑虑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