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说世间纷纷扰扰,不堪其乱。
却不知,安顿好自己的心,做到心净,这番智慧便足以将烦恼置于物外,于喧嚣尘世宁静致远。
《朝圣》一书中,宗萨仁波切说道:圣地强大的力量,是来自于虔敬心,而非满铺的地毯。心的力量,比外物更为重要。
在尘世的生活中,正存在着天地的至理。是为尘俗所困还是于世间和解,不过看自己是否守得心净二字。
心净,则万事净。
心净则国土净
心生万物。
一切都是从心中来的,世间万象都是心的投射。
无德禅师善昭曾被询问,若是没有机会过寺院中禅者的生活,该如何感受佛的洗涤,得到宁静?
禅师答:人呼吸即是梵唱,脉搏跳动即为钟鼓,身体是你的庙宇,两耳即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等机会去庙中生活呢?
心安定的时候,看待世事的眼光也就变得安宁平和。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之师曾予他一副对联: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纪晓岚在官场浊流中翻滚,却并不因此而烦扰。在乱流之中,他守住心净之意,仍旧保持着宠辱不惊、淡定从容的处世,自爱爱人,潇洒自在。
当心净如玉,品德卓然,世界便不再能扭曲人的心灵。反之,心的投射会让周围的环境洁净,让人能够发现世间万物的无常之美、顽强之美。
心净则国土净,心平则天下平。澄净的心灵会让自己的小世界与外部的大世界都扫尽纷争,趋于圆满。
心净则生活净
生活即是禅,禅即是生活。
参拜与清修固然是佛法,其最终目的却是达到心灵的洁净。一切规矩的力量,最终都比不过洁净的心田。
去年,天津的新闻报道了不同宗教的交流趣事。
天津莲宗寺的尼姑们常在节日为隔壁西开教堂的修女送去慰问金和礼物,不同宗教间互相拜访,和睦十分。
白菜,大米,调和油,这些充满尘世气味的词语之下,却是佛教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新闻一出,许多人感到不解。佛教徒怎么愿意与异教交往修好,互相拜访赠礼?
然而莲宗寺人却知道,如果将佛局限在庙宇之中,与异信者相互攻击,才是有违佛家的表现。
他们都是生活在天津一城土地上的人,融洽相处,互相关照,才是澄净心灵该有的风度,不负佛陀的启示。
真正有道的高僧高尼,绝不会强求他人信仰。他们更希望人们寻找到内心的净土,得到安宁,无论是在寺院还是市井。
凡人的生活亦有净土。那一方人人都有的净土正是在灵台之上,人心之中。
如莲宗寺人们那样澄净的心,能让生活中的不快消弭于无形。
驱逐心头的斗争心,也就驱逐了生活中的争斗。心灵无垢,生活也会被扫去痛苦、纷扰、攀比、嫉妒等等尘灰。
心中无尘,生活自然安乐。
心净则心静
佛说: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
人生的河流变化却又永恒,生活可以历经更迭,人的自我却能保持不变,一如初心。
河流变化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跳出河流,获得洁净的心魂,守得心灵的宁静。
汶川地震时的最美女主播宁远,曾是“金话筒奖”的获得者,年纪轻轻,在广播界就已经有一番成就。
在别人看来,她应该继续在话筒前面,对世界大声说出更多话语。
然而,三十岁的关口,她却辞去了工作,回到故乡,传承古老的蓝染布料工艺。
扎布,染布,一刀一裁,一图一画,她决定不再被人选择,而是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
她远离了外人认为正确的事,拒绝了世界的喧嚣,让心变得洁净,就如被她洗净的布匹。
在安静的生活中,心净,带来了心静。她静心沉醉于蓝染技艺的研究拓展,将生活过成了诗篇。
如今,她租下自己的院子,作品也名气见长,甚至拥有了自己的品牌。
心魂洁净,心自然能安定下来。
无论在何处何地,所为何事,都不会使人生之路染上污浊,而是能够平心静气,为自己想要做的一切努力,得到其中朴素的欢喜。
以中国的智慧所言,即是能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世间种种烦恼,百般苦厄,皆由心生。
人生总有起起落落,其中苦乐滋味,往往不取决于遇到多少事,而是心里装着多少事。
将心头纷扰清空,在心中空出一片净土,心净,自然能欣然看淡苦与累,珍重乐与爱。
心有净土,处处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