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的真相》 -读书笔记

“欺骗如果披上了科学的外衣,该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这本书属于善于观察的人。美化数据、偷换定义、错误图示、虚假数据、刻意的调查表、百分数的“妙用”……太多的假象!

这本书是概率论老师推荐的,老师告诉我们:“大多数情况下,统计数据会与许多因素相关联,重点在于你如何利用,它是你作出决策的参考信息,而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有些统计数据是依照人们的心愿(由人们操纵)形成的,另一些仅源于抽样方法的不当,就像安德鲁·朗的比喻:我们使用统计数据的目的仅仅是像一个喝醉的酒鬼使用电线杆:首先是为了寻找能够支撑我们立场的基石,很少是为了进一步说明客观事实。

如果想要隐藏某个目的,那么他会更愿意以百分数的形式来表示。百分数的目的可能是强调一个嘲讽式的结果。其实,所有的百分数都只有一个目的:隐藏最基本的数据,用百分数比例来表示这些基本数据。

在一个初始百分率小于100的状态下,以点来表示的差异要永远低于以百分数来表示的差异。

平均值通常是模糊了事实上所存在的巨大差异,原因在于它完全掩盖了平均值的离散度。没有离散度的平均值只具有一半的价值。一般地,反映离差(离差,又称“偏差”,是观测值或估计量的平均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的度量单位能够可靠地反映平均水平的性质。

在“是-不是”选择的条件下,哪些可选项以“是”的形式存在,这对于结果来说相当的重要。因为绝大多数人更喜欢说是,而不是说不是。

PS:我的字写好些的话,这篇推文会相当长?

不足是:翻译的太差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统计数据的真相》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