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笔人的故事 | 《山茶文具店》读后感

《山茶文具店》是一本治愈系的小说。主人公雨宫鸠子接外祖母的班,经营着一家文具店。这家店除了售卖各类文具之外,还提供一项特别的服务——代笔。自鸠子记事起,她就是第十一代代笔人了。她曾一度十分抗拒这个身份,并且十分叛逆,与外祖母的隔阂很深。直到外祖母去世,当她开始真正成为一个代笔人,当她真正去做这项工作的时候,她才有了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和对外祖母情感的新的理解。

刚开始看的时候, 我心想这样的故事大概治愈却平淡,不知能写出什么花样来。但当我开始阅读鸠子如何为一位老妇人代写一封吊唁信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花开在这里了。

代笔,顾名思义,代替人写信。有些人由于种种原因,不方便或无法自己写信,因此委托代笔人帮其完成信件的编写和邮寄。当鸠子收到代笔请求的时候,她会首先了解对方想要写一封怎样的信,然后决定是否接受委托。通常,鸠子会为客人泡上一杯茶,倾听来客的故事,礼貌小心的询问,真诚友好的回应,尝试去理解他们为何想要委托,源于何事,基于何情,期待怎样的结果。直接点说,就是要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然而我理解这件事情的难度在于,不论是委托者的表达,或是鸠子的倾听和消化,总会存在偏差,难免有不到位的地方。而鸠子要做的事情,不单单是在一张空白信纸上替委托人写下一封信,其实是要在某一件事上,成为委托人的替身,或是发言人,替其说明情况,表明心意,传达意愿。这,可就难了啊。

同时还要符合委托人的身份,不违和于委托人的个人风格,使委托人的所思所想尽可能准确地被信件接收方接收到。鸠子总是努力的代入,用心地思量,仿佛她就是委托人本人,贴心地替委托人寻找最恰当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她会细心挑选信纸的样式和材质,挑选信封,挑选用笔,挑选墨水的色彩和粗细,挑选使用哪种字体。正式誊写前会试验书写效果,确认格式和措辞,细致至极,令我意外也惊喜。所有的这一切,最后形成了一封信,被投递在门口的邮筒里,静静地等待邮差。这样的一封信,又何止是一封信呢?

而代笔人,又何止是代笔?那是踏入了一段真实的人生故事,捧起了一份人生情感,以文字和信的方式,使其在人与人之间流动。而代笔人在其间,也得到了滋养。

鸠子年少的时候,与外祖母不和,与万事作对,简直是个问题少女。但通过做代笔人,她感受到人类情感在她身上的流动。一封意外的信,也让她发现了对于外祖母的多年误解,最终释怀,因为代笔,她治愈了自己,也因为代笔,她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想想在这个年代,还有几个人会写信呢?

我自己写过信,也收过信,回想起来,都是最珍贵的记忆。记录着,写信的人和收信的人,留下字迹时的心情,一字一句阅读时的感受,当时的故事,和后来的我们。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代笔人的故事 | 《山茶文具店》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