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真是很少读这类国学大师的书,瞥一眼自己的小书架,大多都是畅销书籍,国外文学。这本读来,真是有读语文课本的感觉。
《受戒》是汪曾祺的短篇小说集,散文似的小说,美感很足。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书中故事大都充斥着作者从小生活,长大的故乡风俗。这么一篇一篇的累积起来,好似清明上河图一样,关于故乡的风土人情就铺展开来,读者一点一滴的感受,到最后觉得,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两个小小的感叹,——
第一个是,大师的破折号用的真好啊。比如此处:
附近的姑娘媳妇都挤过来看,——听。
如果是我可能就只有逗号,但是这个破折号就使得看和听之间有了一个恰好的停顿,整个句子的节奏感就更好了。
还比如:
和尚要做法事,做法事要收钱,——要不,当和尚干什么?
破折号后面跟一反问句,产生了一种交流感,好像说单口相声的,自己逗,自己捧。好像作者正跟读者闲扯,但又聊得特别投入认真,一边讲一边评头论足的。
第二个是,大师的拟声词用的真好啊。比如:
钟声是柔和的、悠远的。“东——嗡······嗡······嗡······”。
侉奶奶靠给人家纳鞋底过日子。扎一锥子,纳一针,“哧啦——哧啦”。
杨老板雇了人来,咯嗤咯嗤,把八颗榆树都放倒了。新锯倒的榆树,发出很浓的香味。
一条长有半尺的大鲤鱼“叭”的一声蹦到岸上来了。
高跷队前面有两个“开路”的,一个手执两个棒槌,不停地”郭郭,郭郭“地敲着。一个手执小铜锣,敲着“光光,光光”。
将声音汉化,用的真溜啊。
整本书有几十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个主人公,或是街头米店的掌柜,或是豆腐店家的女儿,或是客船上卖唱的瞎子,或是当地唯一小学校里的看门人。总之就是那些你转一个巷尾就能迎头碰见的。而每个人身上都有关于人生的一整套的故事,有些故事甚至有些许的传奇。这些人或善良或凶狠,或侠义或封建,或痴情或绝情,所有这些都隐于市井的熙攘中,隐于岁月的流转。
书名《受戒》是书其中的一篇。大概也是最“纯纯”的一篇,最“可可爱爱”的一篇。推荐给各位。
图片
欢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HeartSaying原创出品,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