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苦难的尽头有一扇门。听我说完:那被你称为死亡的我还记得。头顶上,喧闹,松树的枝杈晃动不定。
然后空无。微弱的阳光在千燥的地面上摇曳。当知觉埋在黑暗的泥士里,幸存也令人恐怖。
书名:《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作者:露易丝 •格丽克
豆辦:8.1
你在任何一个书店的诗歌区,都能看到这本书,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这样写:她精准的诗意语言所营造的冷峻之美,让个体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爱,生命,死亡等永恒命题在她的笔下有了更新意的表达,她受惑于省略、秘而不宣、暗示、雄辦与从容的沉默,写作的动力是在诗里行间找到新的表达方式。
或许你会惊诧与她的相似性,诗人作家等文字创作者迷人的地方之一就是她可以用语言精准表达他们钝性的消失,高敏感使得我们在他们的作品里瞥见曾经或现在的自己。
就像尼采形容被欺骗的感受:
“我感到难过,不是因为你欺骗我,而是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句子的时候便明白我无法原谅的根源在于我几乎是失去了你。
“寂静世界之上,一只鸟的鸣叫唤醒了黑枝条间的荒凉。 ”/我怎么能知道你爱我,除非我看到你为我悲伤?”/所谓痛苦,就表示我没有被人爱过。这表示我还爱着。〞
你可知道宽恕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这世界已经有罪,这世界必须被宽恕。
在意识的沉寂中,我问自己:为什么我拒绝我的生活?而我回答大地辜负了我
确实,春天己经回到我身边,这一次不是作为爱人.而是作为死亡的信使,但它仍然是春天,仍然要温柔地说起。
我要告诉你些事情:每天人都在死亡。而这只是个开头。每天,在殡仪馆,都产生新的寡妇新的孤儿。他们坐着,双手交迭,试图对新的生活拿定主意。随后他们置身墓地,他们中某些人还是第一次。他们因哭声而感到心悸,有时因没有哭声而心悸,
“死寂的土地”的再生搅动了记忆和欲望。对于生死的探寻几乎没有止境,生来世上,死之必然,感受,思考,矛盾,追求,打碎,重建,再碎永不停歇。
露易丝•格丽克的疼痛之诗是劈开世界内核与灵魂之刃,感受这份冷峻之美,去明白我们灵魂深处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