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每一次上台,都当做最后一舞

为了打磨价值观,我经常会想一想,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更重要的,什么又是最重要的,慢慢地也就会有一些感受和体会。希望很重要,爱很重要,长期关系很重要,信念很重要,逻辑很重要。不过有一样东西,可能是最最重要的,那就是身体。没有了好的身体,虽然我们有选择自己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但是我们的身体已经不自由了。
五一假期,看了一部非常有深度的电影,叫做《遗愿清单》,讲的是两个得了绝症的老人,在医院里相遇了,他们的生命都还只剩几个月的时间。为了不虚度这最后一段时光,也因为对现有的生活产生了厌倦,他们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开始了环球旅行。在环球旅行过程中,体验了各种刺激的事情,比如跳伞,看雪山等等。但是,最后的最后,两位老人最终都发现,最最重要的是家庭,回到了家庭,轻吻了自己的家人,最后离开了这个世界。就像电影中说的,他们的眼睛是闭上了,但是心是敞开的。
这部电影,就是一个不断拷问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更加重要的旅程。既然生命终有终点,我们当然要尽可能多做我们认为是重要的事情。电影里,家庭最后是最重要的。你也会有属于你自己的判断。不过我的观念是,能够与他人,与世界建立更加深刻连接的事情,往往是更有价值,更重要的事情。仅供参考。
最近在看乔丹纪录片《the last dance》,最后之舞。其中第一集中,乔丹到巴黎打表演赛,讲到了乔丹只要上场,就会把这场比赛当做他的最后一场比赛,竭尽所能打好。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中有一些微微颤抖。联想到世事无常,联想到科比在今年初意外去世,联想到今年的新冠疫情,真的很多事情都是不好预料的。我们能够掌控的,只有当下这一刻,当下这一秒。如何度过这一刻,如果度过这一天,都取决于我们的态度,我们的选择。我们是要把这一场球当做最后一舞呢,还是敷衍了事呢?我们是要把这一次和亲朋好友的相聚当成重要的相聚,还是只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呢?这些都取决我们的态度。
对于我来说,可能我愿意去选择最后一舞的心态,我很可能做的其实很烂,但是我会竭尽所能去做,要做,就要努力做好。
但是,竭尽所能的同时,要避免用力过猛,变得不管不顾,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这样也不好。虽然看上去很热血。
我们做事情之前,其实还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就是选择要做什么事情,这是非常非常难的,取决于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判断。所谓的价值观,就是判断好坏主次的思维体系。在我看来,选择要做的事情,要与前面做事情的活在当下相反,需要选择长期有价值的事情,选择有积累效应的事情,选择有长期意义的事情,然后长期持续去做,不断积累,在不断的精进中获得更加深刻的快乐。
所以说,最后一舞,说的不是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就得过且过,而是把自己认定要做的事情,认认真真地去做好,并且享受这个过程。
做事情,失败不要紧,关键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竭尽全力。同时竭尽全力其实也不是最重要的,最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情是我们认定要做的,是我们长期要要做的,如果给这个长期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最后的最后,我们不仅要完成最后一舞,同时也要知道,为什么要上台。如果还要进行下一次表演,我们是否能够总结经验教训,反复练习,会再次竭尽所能,充满热情地跳好这最后一舞。

正吉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把每一次上台,都当做最后一舞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