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今天的主角是《海边的卡夫卡》。
先分享一段话,涉及一点点村上春树写这本书的缘由,“所以想写少年,是因为他们还是‘可变’的存在,他们的灵魂仍处于绵软状态而未固定于一个方向,他们身上类似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那样的因素未牢固确立。然而他们的身体正以迅猛的速度趋向成熟,他们的精神在无边的荒野中探索自由、困惑和犹豫。我想把如此摇摆、蜕变的灵魂细致入微地描绘在小说这一容器中,借此展示一个人的精神究竟在怎么样的故事性中聚敛成形、由怎样的波涛将其冲往怎样的地带。”
“我们既接受热切的祝福,又接受凶狠的诅咒。”
前天我在微博中写到,“虽然我还有两个月就要二十岁了,但我还是觉得自己拥有一个少年人的灵魂。”
少年是什么样的?
在我眼中,大概就是充满不确定性和充满热腾腾的朝气和希望的吧,横冲直撞面对未知,却又极易被新事物搞得一筹莫展,但却总是有冲不玩的激情,磨不灭的勇气,以及摧不折的年轻的躯体。
今天去做了一件两年前我就想做的事情——献血。
十八岁的那天,我就跟闺蜜说,咱俩去献血吧,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去成。
今天和佳佳一起去的时候,阳光明媚,从献血车的位置抬眼向前看的时候,光晕映在稀稀疏疏的枝叶间无规律地摆动,路边的灌木密密地交织在一起,像极了我献完400毫升血后晕晕乎乎的感觉。
现在想,这大概就是少年人该有的样子吧,完全不考虑后果,就凭着自己年少时播种在心里的那颗“献血”的种子。
好啦好啦,下面回归正文喽。
这是一本很神奇的书,读到最后我大概才读懂。
村上春树说,“如果我的读者在看我的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那就是说拥有了和我同样的世界。”
村上那些怪诞的、荒谬的、执着的、不安的、冲动的、内省的阐释形成了两条最终相交的直线,在第49章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一条线的主人公名字叫做田村卡夫卡,他是一个十五岁离家出走的少年,为了躲避父亲所谓的预言,“杀害了父亲,奸污了母亲和姐姐”,最后也没想到,他在努力打破预言的过程中实现了这些预言,像是某些宿命的牵引,同时又是一个少年努力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的毫不屈服的抵抗命运的斗争。
无论如何,“从沙尘暴中逃出的你已不再是跨入沙尘暴时的你”。
而另一条线的主人公名叫中田,他可以与猫对话,并且亲切地他们称之为“猫君”,数十年如一日的生活着,没有不满,没有愠怒,也不觉得孤独,不忧虑将来,不感到不便,只是悠然自得地细细品味轮番而来的朝朝暮暮。
却又具有某些神奇的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魔法”,他可以昭示未来发生的事情,就像空中掉下小鱼……
其实我觉得我并没有读懂它。
但是我敬佩那个十五岁的少年坚强勇敢地迈入成人世界的那种无畏和魄力,面对成人世界的波涛汹涌,虽然有时候一筹莫展,但是也单枪匹马,虽背负命运的诅咒。却能够从容不迫地在希望和绝望之间碰撞,一步步摆脱宿命的诅咒,走向属于自己的崭新的世界。
最近结尾那句话,“一觉醒来时,你将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
向二十岁的少年无畏致敬。
共勉。
欢迎关注
我们不能失去信仰
栋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