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决定遇见,而你决定留下——《瓦尔登湖》完结篇

“我不希望走船舱通道,

我想要走到世界的桅杆之前,

世界的甲板之上,

因为在那里我能最清楚地看见群山的月光。”

——《瓦尔登湖》

从20年暑假读到20年寒假的《瓦尔登湖》终于读到了完结篇。

“早晨只是时间的流逝,而不是真正的破晓。导致我们闭上双眼的阳光,对我们来说就是黑暗。只有在我们醒着时,天才是真正的破晓。日出未必意味着光明。太阳也无非是一颗晨星而已。”

这是全书的结尾。

上网上搜索这本书的时候,很多人说自己读不懂《瓦尔登湖》,我觉得我也有同感。书中很多微妙璀璨的论述,我是无法产生共鸣的。

所以也就更加相信白岩松老师说的那句话,“人在不同的年龄是要读不同的书的。”

二十八岁的梭罗没有想到,自己搬到瓦尔登湖湖畔独自生活的这段貌似寻常经历,会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极为著名的事件。

浮躁、烦闷、忧虑的时候是读不懂作者笔下的《瓦尔登湖》的,这是我在读这本书中最深刻的感受。

当我经历过一些成长,聆听过一些故事,我才能够安静平和地阅读梭罗笔下最靠近大自然的文字。

NO.1
我们的独一无二性

“所谓的委曲求全其实是积重难返的绝望。”

“没有哪种思考或做事的方式,无论它是多么的古老,值得我们盲目地去跟从。今天每个人宣称或默认为万事不一的真理,到明天也许就会被证明是谬误,只是黑色的烟雾,而非有些人曾经以为的雨云,将会普降甘霖滋润他们的田地。”

近段时间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别人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吗?”以前的我,总是习惯性地全盘接受来自外界的经验教训,甚至不假思索否定自己心中想法的可行性。

而今天越想越觉得自己错了,应该相信自己的。

就像高中的时候,老师总是会邀请很多很多的学长学姐来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但是他们也总会告诉我们,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当这种质疑持续不断地冲击着我的认知时,我重读开篇的《生计》,醍醐灌顶。

这个世界最奇妙之处大概就在于每个人的独一无二性,即使我们的人生经历有再多的相似性和重合性,我们仍旧是独属于自己的个体。

我们的人生,从来就没有人能够来代替我们经历。

“生活就是实验,它的大部分我尚未测试过;虽然比我们年长的人测试过了,但是那对我来说没有用。”

所以大胆去试错吧,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别人的人生只是我们漫长生命的参考罢了。

NO.2
与孤寂对话

以前说过,我不喜欢一个人。

但是很多人,很多书都告诉我,要学会独处。

《活着》告诉我,无论生活有多么艰难,你都必须学会一个人面对,因为任何人都有可能离你远去。

《百年孤独》告诉我,“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甚至我中学时期最喜欢的女性作家毕淑敏的一本书名就是,每一次卓越都来自倔强的孤独。

“我有些最愉快的时光,是在春秋两季漫长的大雨中度过的,那些风雨从午前下到午后,将我禁锢在屋里,幸好我很喜欢听那永不止息的呼啸声和滴答声;每当这种时候,我就从早晨静静地坐到黄昏,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很多事情。”

大部分清醒地独处时间对我们个人来说是健康的,因为我们的能够抽出时间思考和学习,我们可以从一个更加理性的精神状态中认识到自己并不孤独。

所以对我们来说,有时候产生孤独感是一种好事,借助这份神奇的感受,向内探索,寻求与自己的灵魂对话,与时间对话,甚至与历史对话。

就像蒋勋先生对孤独的定义一样,跟自己在一起。

NO.3
追求精神的独立自由

中学阶段,父亲就告诉过我,希望我将来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不依附于别人的女孩子。

实现人格独立、财务自由、精神独立,是我一直希望自己在未来能够达到的生活状态。

而当下,我正在努力向实现精神的独立和自由而进行着阅读。

而这些想法全部都被梭罗用更佳准确的语言精妙的展示在了我的眼前。

“如果人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进,努力去过上他实现设想的生活,他将会取得普通人想象不到的成功。”

“他将会把某些东西甩到身后,将会跨越无形的界限;它的周围和内心将会出现新的、普遍的、更自由的法则,或者旧法则将会变得更加宽松,将会得到新的解释,赋予他更大的自由,他将会过上一种更为高尚的生活。”

“他越是让生活变得简单,宇宙的法则就越显得没那么复杂,到时孤独将不再是孤独,贫穷将不再是贫穷,而软弱也不再是软弱。”

所以,祝福我们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法则和意义。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感谢《瓦尔登湖》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理想境界。

以上所述,均为个人拙见,希望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你都可以从以上文字中得到一些东西。

我们一起迎接成长的馈赠。

【图文原创】
欢迎关注
我们不能失去信仰
表达个体态度
聆听世界声音

栋翷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时间决定遇见,而你决定留下——《瓦尔登湖》完结篇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