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喜欢的,读需要的

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此说,我深以为然。古人所言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均是医治愚昧愚蠢的好方法,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异曲同工,都可以弥补眼界上的狭窄和见识上的浅陋。仅从这一个意义上来说,读书的意义也就非凡了。

关于读书,我的第一个观点是:先广泛阅读,确定工作或研究方向后,再系统阅读。

虽然我读的书很有限,但我也算是个好书之人。我的阅读,有些随心所欲,因为我一向认为,读书是一件非常个人的事情,不需要他人的指手画脚,尤其不需要别人开书单之类的,顺着某一本或某一种书一直读下去就可以了。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只读我喜欢的书,比如武侠小说。这样的阅读,好处是兴趣能被激发并且持久,缺点是极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读着读着,可能就把自己的视野甚至心胸都读狭窄了。少年时代的阅读,还是要杂一些好,也就是说什么都读一点儿,慢慢地从“面”里去找“点”,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那么,我们到底该读什么书呢?依我一孔之见:读需要读的,读喜欢读的。前者为专业故,后者为兴趣故。这二者都需要系统进行,零零星星地读,得到的东西往往也支离破碎。

我大学读的是中文系,所以在那个时期读了一些中外小说及古代文化经典,多少纠正了小时候因读言情读武侠读短篇小说而带来的不切实际又老气横秋的弊端。

参加工作的头十年,我系统地读了一些教育理论著作,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系列。这些书籍让我深刻地理解了我的职业特点,坚定了我的从教决心和信心,同时又教给了我很多可以灵活运用于实践的理论及方法。

近十多年,我有意识地系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比如叶嘉莹解读诗词的系列书籍,解读《人间词话》《论语》《庄子》的系列书籍。这些书我先素读,再横向读,纵向读,也记了不少笔记,也算是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它们让我的课堂和人生都更有了些容量和内涵。

我所说的“素读”,和传统的观点不同。素读原本是日本人对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方式的定义,即指不追求投入理解,只是将其反复诵读,烂熟于心,从而达到夯实文化根基的目的,它强调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反复朗读。传统的素读,当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好处,尤其是在反复朗读、熟读成诵这一点上。我所说的“素读”,是指不借助任何资料,不带任何成见,逐字逐句地阅读原典,以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初步理解。我这里强调的是个人的原始的阅读体验。

所谓横向读,就是对比阅读,即把历代各家同一类型的书放在一起对比阅读,结合时代特点,分析它们相同的地方,思考他们不同的见解。所谓纵向读,则是指重复阅读,即在自己初读及借鉴了别人阅读经验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思考,以期得到更多的属于自己的见解,甚至是全新的发现。

比如读《论语》,我先是背诵翻译,再是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其内涵,再是读各家的注疏,最后是和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读的过程中,我摘录我认为别有见地的见解,也记下我自己的思考,最后再形成文字。我的《兴之所至读<论语>》系列,也写了有两万余字了。

从去年五月到现在,我写了五十来万字,杂七杂八,不一而足。写字时,常常会有无法准确形容心中感觉,找不到最贴切的词句的时候。所以,从六月中旬起,我开始读《现代汉语词典》,一天多则读四五页,少则读半页。读到自己不熟悉的词,则做记号,甚至记笔记。原本以为,读字典是一件很枯燥很功利很没意思的事,但当自己认真去读了,才发现,字典可以说包罗万象,有太多自己所不知道的甚而好玩的东西。读字典,除了能学到许多知识性的东西,还有一个我始料未及的好处,那就是它甚至比读其他书还能让人宁静。

以上,是一个稍稍读了几本书,但却不见得有什么成绩的人的读书方法,这可能是初读书的朋友感兴趣的。我们常说,方法决定一切。但我不得不以我的一些失败的经验来告诉大家:好的方法,顶多只能保证不浪费时间,一定不能代替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并且,方法总是因人而异的,任何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因着各人性格、习惯的不同,再加之以环境的影响,都只能给人以某一方面的启示。适合自己的,才是真正有效的方法,而这个,是需要自己在漫长而大量的阅读过程中去摸索总结的。其他人的经验或教训,只有在自己陷于迷惘或误入歧途时,才能起一点点拨的作用。

所以,关于读书,我的最后一个观点是,立刻开始,持续进行。

题外话:这是一篇应邀之作,贴出来,是希冀能给您一点点的启发。若能,我幸!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喜欢的,读需要的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