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
里拉:手指拨弦而发声,最早由乌龟壳 制成,音色柔和,是为歌唱 伴奏的乐器,颂扬 阿波罗
阿夫洛斯管(竖笛):由两根管子组成,一长一短,各有 数孔,声音有穿透 力,洪亮坚硬,具有狂放野性的力量, 是狂欢和悲剧中使用的乐器。敬奉酒 神
古罗马音乐
(1)经常举行华丽、排场的隆重庆 典音乐、军队仪仗爵乐以及大型的音乐比赛。职业音乐家巡回演出,“明星”被 奉为偶像,待遇丰厚,有的还被皇室供 养。
(2) 罗马人崇尚武力、权威、纪律, 其文化缺乏希腊似的充满艺术情调的 高雅品格。在罗马,精通音乐是教养或 显贵身份的一种标志。罗马皇帝很多 都接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擅长歌唱 和乐器演奏。许多皇帝赞助演员和音 乐家,修建大的竞技场和爵乐厅,甚至 亲自加入表演。
2、中世纪
背景
音乐被列入“七艺”,即语言 艺术的“三艺”:语法、修辞、逻辑;数 学艺术的“四艺”:算术、几何、天 文、音乐。
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一批最早的欧洲大学 相继建立,学术空气活跃,各种体裁的 文学诗歌蓬勃发展。具有新的精神象 征的哥特式大教堂在西欧各地拔地而 起
1、基督教音乐
产生:宣扬世界末日将要来临,上帝将派 “救世主”临凡拯救众生。基督教迎合 了当时人们注重获得永生的愿望,其 影响如同星星之火迅速蔓延。
- 音乐特点:虔诚、肃静的禁 欲主义倾向
- 格里高利圣咏
- 使用于罗马教会礼拜仪式,以 著名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成为罗马天主教圣 咏礼仪的统一规范和最高权威。
- 独唱者咏唱,唱诗班重复歌唱
- 日课是修道院规定每一僧人每日必做的“功课”,包括祈祷、诵经、唱赞美诗
据《圣经》记载,耶稣在被害前 与众门徒分食象征自己身体和血的面 饼和葡萄酒。后来天主教基督教徒为 纪念耶稣受难而举行弥撒仪式。弥撒 一般在星期天和特殊的宗教节日举行。
以诵读福音书为核 心,在分发面饼和酒 的圣餐经中达到弥撒的高潮
哈利路亚 来自最古老犹太语, 意为“主啊,赞美 您“
2、复调
- 奥尔加农是欧洲最早的“复调音乐”形式
- 卡农曲:是一种复调音 乐形式,以连续模仿为基础
3、民歌
作者:由一群不规矩的学生和逃避枯燥的修道院生活的云游僧侣构成游吟诗人,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
内容:浪迹江湖,经常在教堂或宫廷演唱英 雄业绩歌,有时靠卖艺维持生活
风格:受宗教文学追求幻境表现手法的影 响,常常把宗教般的圣洁与凡俗的男女之爱混合,诗人在苦恋 中实现自身典雅品性的完善
题材
- 以宫廷之恋为题材的 歌曲
- 恋人幽会, 清晨依依惜别的感情
- 表现一个骑士与牧羊女在乡间不 期而遇的浪漫故事
- 中世纪教堂乐器——管风琴
- 中世纪最典型的拨弦乐器—— 竖琴
- 中世纪贵族阶层的诗人音乐家 称为游吟诗人,发源是法国南部
3、文艺复兴
背景
政治:欧洲中世纪的封建主 义制度和理想开始衰退,骑士制度、 神圣罗马帝国和教皇统治的普遍的权威走向衰落
经济: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中 心从封建贵族的城堡和采邑转向城 市。城市中手工业生产获得发展,商业 贸易日趋发达。中世纪后期的经济逐渐过渡到充满活力的世界性的资本主 义经济制度
文化:哥特式大教堂建筑艺 术逐渐衰退,经院哲学受到蔑视。
反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恢复 哲学的世俗性与科学性。提倡追求个 性的自由和人性的全面发展
音乐
文艺复兴时期的合唱音乐仅用 人声演唱而不用乐器伴奏,所以文艺 复兴时期又被称为无伴奏合唱音乐时期
复调音乐是一种作品中含有两条 以上(含)独立旋律,通过技术性处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
意大利牧歌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 种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是以高水准的诗歌为词谱写的复调歌,语言精练,文词淡雅,表达出诗人细微的心绪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作曲家在宗教音乐领域创作的主要体裁是弥撒曲和经文歌,最具有代表性的世俗声乐体裁是意大利的牧歌、法国的尚松和德国的利德
“巴罗克风格”一词来形容文艺复兴时期之后的新的造型艺 术
在乐器演奏方面,高超的技巧开始普遍受到赞赏。特别是在弦乐器和键盘乐器上令人惊叹的炫技和夸大的装饰,这种风格明显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平衡风格形成对比。
巴罗克时期是复调音乐发展 的全盛时期,也是向主调音乐转型的时期
歌。歌剧诞生——巴赫去世称为巴罗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