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音乐史》

1、到达乡村时唤起的愉快 感受
2、溪边景色
3、乡民欢乐的集 会
4、雷电一暴风雨
5、牧歌一暴风雨后愉快和感激的心情

《第七交响曲》除 用变奏和对位手法写成的第二乐章感 情较为深沉外,其余各乐章都有生气勃勃的舞蹈般的节奏,被称为“舞蹈 的礼赞”
《第八交响曲》结构浓缩精 练,明朗生动
《第九(合唱)交响曲》是贝多芬创作的顶峰。他在交响曲的末乐章将人声引入庞大的管弦乐 音响之中,体现了他的晚期风格,也是 他一生思想和创作的总结。

以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作歌词,表达了作曲家对人类和平友爱欢乐境界的追求。

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所有的钢琴协奏曲作品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一部,故常被人称为”皇帝”协奏曲。亲自写作了固定的华彩段,限制演奏者任意即兴炫技,为后世独奏协奏曲树立了典范。

《D大调庄严弥撒》:大型声乐、管风琴与乐队的作品,贝多芬自认 为这部“庄严”弥撒是他最伟大的作品

  • 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柴可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奏鸣曲
第八奏鸣 曲《悲怆》
第十四奏鸣曲《月光》
第十七奏鸣曲《暴风雨》
第二十一奏 鸣曲《黎明》
第二十三奏鸣曲《热 情》
第十七奏鸣曲《杜鹃》
第二十 六奏鸣曲《告别》

音乐中的革命性因素,自由冲动的戏剧效果造就了贝多芬音乐强烈的感染力和鸿篇巨制的气魄。古典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同时,他又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路先锋。

贝多芬将人文主义思想融入其创 作中的各个领域,并以此为基点,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了巅峰,开创了浪漫 主义音乐的先河。

以 《热情》、《悲怆》和《月光》为代表的 32首钢琴奏鸣曲,用一种前所未有的 音乐结构和调性处理使世人震惊,被 誉为音乐中的“新约全书”,成为划时 代的音乐

把交响音乐发展 到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步,将慢乐章发 展成具有史涛般磅礴气势的篇章,把 典雅的小步舞曲乐章换成了具有强烈 动力的谐谑曲乐章,使它达到为人类 精神纵情高歌的境界,他还将终曲扩 展为壮观的高潮,使音乐在凯旋中结束

在维也纳,这位孤 独的长者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他在行 将就木时,最终选择弦乐四重奏作为 唯一的创作方式来表达情感,用利刃 一样的笔墨写下了16首弦乐四重奏的 最后5首,这些作品包含了他最高的 艺术理念、最精致的音乐结构和最丰 富的人类情感,体现了刚劲的气质、 哲理的深思、质朴的世俗,犹如一位哲 人,在深渊的边缘,为世人献上的一曲 曲讴歌人类灵魂的“圣歌”。

5、浪漫主义

背景
  • “人”的肯定的发展源于古希 腊,潜藏于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彰 扬,巴罗克和古典时期逐渐深化,浪漫主义时期浮现。
  • 这个“人”需要自我肯定、 自我崇拜、自我想象以至自我宣泄
舒伯特
  • 德奥艺术歌曲之王
  • 创导了浪漫主义抒情钢琴小品如“音乐的瞬间”
  • 《魔王》根据德国诗人歌德的叙事诗谱曲
  • 诗歌描述了一位父亲怀抱病儿策马驰过黑森林时,受到魔王对病儿的威逼诱惑, 致病儿惊恐而死的故事
  • 歌曲用通谱结构写作,连续快速的钢琴三连音型成功模仿了马蹄的疾驰声,为歌曲渲染了神秘紧张的气氛
门德尔松
  • 在莱比锡创办德国的第一所 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任第一任院长
  • 《仲夏夜之梦》序曲是门德尔松在 阅读莎士比亚同名喜剧后,有感而发的作品
  • 门德尔松巧妙地利用古典奏鸣曲式的结构,涵盖了这部精彩的神仙与人间的喜剧
  • 门德尔松17岁时创作出著名 的管弦乐序曲《仲夏夜之梦》被认为 是第一部真正的音乐会序曲
舒曼
  • 《新音乐杂志》中发表 了大量音乐评论文章,向当时各种虚伪、肤浅、庸俗的音乐现象发起攻击
  • 提醒人们重视以巴赫、贝多芬为代 表的伟大的德国音乐传统,并积极推 荐和维护肖邦、勃拉姆斯等浪漫主义 作曲新秀
肖邦
  • 浪漫主义音乐潮流的中心人物,也是较早将东欧民间音乐语汇融入西方艺术音乐的作曲家

夜曲
第一,情感氛围丰富,有清澈、 明净,带有梦幻般的气氛
第二,有的内容深刻,具有戏剧 性
有的则打破了夜曲体裁的一般格局,将乐曲的再现部分发展为一种严峻激越、充满戏剧性力量的内心独 白

圆舞曲风格异常华丽,具有一定沙龙情趣。与作曲家丰富的 情感生活息息相关, 使作品蒙上了一层哀愁和忧郁的色彩。

德国作曲家瓦格纳根据德国民间史诗《尼伯龙根之歌》创作的四 联歌剧,由相对独立的四部歌剧《莱 茵的黄金》《女武神》《诸神的黄昏》组成。自贝多芬后,没有一个作曲家像瓦格纳那样具有宏伟的气魄和巨大的改革精神

勃拉姆斯作为莱比锡乐派的一员,曾与以李斯特和瓦格纳为代表的魏玛乐派展开过激烈的学术之争。

《摇篮曲》音乐风格受巴赫和贝多芬的影响,庄重、 内敛,但又不失浪漫主义诗情与幻想的特点。约翰·施特劳斯作品中充满青春律动 和蓬勃朝气的旺盛生命力。

在圆舞曲方面,创作了以《蓝色多瑙河》为代表使圆舞曲体裁发展到炉火纯青、美仑美奂的境界。

歌剧《卡门》以丰富的人物造 型、浓郁的异国风土情调和出色的音 乐写作风靡全世界。

《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第六“悲怆”交响 曲》是柴科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作品, 旨在描写人生的恐怖、绝望、失败、 灭亡等,充满了悲观的情绪,而否定了 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乐观情绪。
欧洲进入自 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 巴黎公社武装起义, 惨遭镇压
  • 反对沙皇专 制的革命
  • 爆发第一次世界大 战
  • 俄国爆发无产阶级社 会主义的“十月革命”
哲学思潮

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理论和学说的传播
①叔本华悲观厌世的唯意志论
②尼采的“超人”哲学
③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④柏格森的唯直觉论
⑤斯宾塞的社会生理学
⑥泰纳的实证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产生和 发展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说和在其指 导下的革命实践在这个时期产生和发展

文艺流派
  • 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 学
  • 以马拉美为代表的象征主义 诗歌

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主义绘 画:印象主义是把人们对外界的印象描绘下来,描绘的对象主要是大 自然、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以及它们周 围的色彩、光线和气氛

  • 表现主义是把人们内心 的体验表现出来
  • 抓住的是人内心的、灵魂深处的感觉和情 绪

表现主义音乐往往缺少浪漫主义 的抒情,缺少古典主义的逻辑力量, 缺少印象主义的精美音响,显得怪 诞、不协和、不悦耳

关系

许多交响乐作品虽然全都取材 于同名文学作品,但在作曲家的笔 下,文学名作原有的思想性、哲理性被 削弱、降低或肤浅化了
有的作品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 作曲家自我扩张的人生观和处世哲 学。

作家因为同情贫苦农民和城市贫 民的悲惨遭遇,把描写社会底层小人 物命运视为已任,力求真实地反映他 们的贫苦生活和悲欢离合,以此暴露 社会的黑暗面

艺术家将内心的孤独、悲痛等 复杂情绪用极端的方式表达,创作中的人物往往呈现畸形、病态等形象

歌剧《莎乐美》显露出世纪末文艺的某些颓废倾 向,寻求感官的刺激,表现变态的情 欲,渲染残暴的凶杀
a.题材反映社会底层贫苦人的生 活遭遇
b.剧情带有血腥凶杀的内容
c.戏剧发展紧张迅速
d.舞台人物性格突出
e.生活环境描写富有色彩
f.竭力渲染情感
g.音乐与民间歌舞密切关连,旋 律易记动听

马勒的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选用了中国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为题材,在首演时有超过1000人参 加而被称为“千人交响曲”

电子音乐科技的发展,展现了以新手段代 替普通乐器和人声创作音乐的前景

用录音技术将自然 界或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作为素材 录制下来,进行剪辑和复合处理后, 形成音乐

计算机音乐,通过输入指令进行 编程来完成作曲全过程,无限扩展了 音乐创作的潜能,计算机不仅能生成 音响,还能精确地组织和变化各参数,并简化音乐制作过程

1 2 3 4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音乐:《音乐史》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