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幽默感》李新

有时聚会上还会出现耍帅秀优越的人,你需要在他太过分、伤害到别人的时候,杀杀他的威风。同时也要在别人不方便、不愿意说某个话题的时候,帮别人化解一下尴尬,甚至可以牺牲自己,把火力引到自己身上。

生活中常常需要你临场应变,化解尴尬。比如两个同事说话的时候把话说僵了,你怎么打个圆场;或者是你一不留神,把私人的微信发到了群里,怎么挽回一下尴尬呢?

化解尴尬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具备的技能,这正好是幽默所擅长的。在脱口秀的舞台上,演员每一秒都需要对临场情况进行快速应变。我们在训练演员快速应变之前,会首先训练两种心态,这也是我希望你去调整的。

第一种心态:出现尴尬、失误、意外,不要花时间震惊和纠结,要迅速接受失误。在生活当中发生意外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懊恼、愤怒、生气、不接受,然后花很长的时间去消化这些情绪。但如果在别人还在震惊的时候,你就已经接受了意外,那你的反应时间就比别人要短。

在即兴喜剧的舞台上,我们通常把意外或者失误理解为在常规的剧情当中引入一个新元素的机会。也就是说,如果演员能够在原来的叙事逻辑中合理化这个新元素,故事就会朝着更新鲜的方向发展。

这个世界上的智慧有两种:第一种是我们通过读书、思考学习到的;第二种是完全依靠直觉和本能,用我们自己身体的能量去激发创造出来的。

如果因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把自己陷入了尴尬境地,首先就是不能否认!不能否认,不能否认,不能否认!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旦你否认,说“我没有啊!”“不是啊!”,你就很难解套了。你需要做的就是立马接受这个举动,并且把这个举动解释为另有用意。

当我们遭遇他人的攻击,处于尴尬境地的时候,我们的本能是直接给予否定:“你说的不对!”而此时的否认无异于将双方都推到无路可退的境地,一个人的尴尬会变成两个人的窘迫,不但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还会加深问题的严重程度。反过来,如果这时候我们选择先接受,再化解,那么事情还有回转的余地。

崔永元在采访易中天的时候,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崔永元:“我特别尊重被采访者。您有什么问题不可以问,有什么问题不方便说,现在就告诉我。”易中天:“八卦问题别问,个人问题不说,家庭问题不问。这个我已经不堪其苦。”崔永元:“这些问题都不能问是吧?”易中天:“是的。”崔永元:“谢谢大家收看今天的节目。”

崔永元面对易中天对于采访的抗拒,并没有直接表达不同意见,也没有开始说服,而是先假装接受了对方的要求,然后告诉大家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暗示了易中天要求的不合理。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先接纳再解决的例子。很多时候,对方的语气来者不善,与其正面交锋,搞得不欢而散,不如避开锋芒,以退为进。

面对女朋友的质问,正面解释明显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直接把加班和挣钱养家联系在一起,也不足以平息女朋友的怨气。所以,男生选择了在加班与更好地照顾女朋友的需求之间创建联系,把总是加班的原因归结为自己想要给女生朋友更好的生活。这种解释,既是化解之法,也是一种变相的情话,可以有效地降低女朋友的不满程度,巧妙解决棘手的情况。这种将责任归结于对方,把别人的球踢回去的技巧,能够有效地转移尴尬问题发生的场景,从而避免或者化解尴尬的情况。

以上面讲过的郭德纲的段子为例,在观众所说的“老郭你胖了”这句话里,主要的矛盾是“胖”,而导致“胖”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真的胖了,也可能是服装的问题。郭德纲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说自己变胖的原因是观众家里的电视有问题,这样球就被成功地踢回了观众的脚下。

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发现一个男生在偷偷玩手机,于是就点名让他站起来,问他:“你为什么在课堂上玩手机?”男生回答:“因为我的平板没电了。”其实所有人都清楚老师询问的重点是为什么要在课堂上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玩手机并不是重点。但这个同学却选择了将老师所说的话的重点进行偏移,从老师和其他同学意想不到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虽然答非所问,却可以形成笑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平息老师的怒火,减轻或消除自己即将得到的惩罚。

央视记者:“你幸福吗?”路人:“我不姓福,我姓陈。”我们不去深究路人是故意还是无意,但他的回答无疑准确地制造了笑点,充分化解了这种直接询问相对私人化的问题所导致的尴尬。一般提问者收到答非所问的答案时,就知道对方可能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也就不追问了。可是,总有人在收到这种回答时,会因为受挫而恼怒,选择继续追问。这时候,尴尬的氛围非但没有降低,反而进一步加重了。

在一般人的逻辑看来,政府官员、领导坐在前排是一种按照地位和职位进行区分对待的不公平现象,易中天机警地把这个逻辑转变成了一种课堂学习的逻辑,将参加会议与学习建立了联系。这样一来,这种座位安排就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地位差异,反而和更好地学习、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形成了因果关系,成功化解了尴尬。

其实在这场演出的过程中,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清楚地感知到了节目的效果并不理想。但是作为演员,不可能自己拆自己的台,而观众面对辛苦表演的演员,也不好意思直接提出意见或看法,所以冷冷清清的节目就成了屋子里的大象。虽然表演的人以及观看表演的人都清楚地知道“大象”的存在,但谁都不愿意说出来,所以台上的人一直在尴尬地演,而台下的人也只能尴尬地看。直到主持人直接把导致尴尬的“罪魁祸首”摆上台面,并且进行了幽默化的加工之后,现场的尴尬才被打破,气氛才得以缓和。

有时候并不一定非要脑筋急转弯,审时度势、简单明了地点出情境中的真相,一样可以达到化解尴尬的目的。

下了飞机我那同事找人问路,我远远看着怎么手舞足蹈的,寻思可能是外语太好了,连老外说话的神态和手势都学会了,内心又多了一层敬佩。可是等了半天同事回来了,说问不到路,人家看不懂手语。我说你不是会英文吗?他这时才承认之前是吹牛的,就是想跟我出国来看看外面的世界。虽然我有心一脚把他踹到莱茵河底喂鱼,但是想想德国法律,还是压制了怒火,只能自认倒霉。接下来两个文盲加哑巴就在这座陌生的城市上演了《流浪德国》大型徒步纪录片,直到深夜才找到旅馆。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分别的时刻来临,我强行压制住对这个女孩的强烈好感,内心不断拷问自己,如果现在打电话跟老婆离婚,我会遭遇怎样惨绝人寰的酷刑?还好,最后我还是在理性的帮助下把爱藏在心底,和她告别。

平静的日子又过了两年,原以为这个姑娘跟我已经成为永远没有交集的平行线。这天我一进办公室就看到了桌上的结婚请柬,打开一看,我愤怒地冲进隔壁办公室,大吼我那个同事:“你是什么时候和她好上的?!”

当老师表演自己挥舞着请柬冲着同事咆哮的时候,所有听众都笑疯了。没有任何人预料到他的这个同事竟然是新郎!而且老师悲愤的表情实在是太可笑了,而我们只要一想到他竟然被同一个人坑了两回,简直就要笑背过气去了。

同时,这位老师还是制造观众优越感的高手,你可以细数一下他这一路经历了多少打击:不仅被信任的员工欺骗,还不得不深夜在两眼一抹黑的柏林徒步找旅馆;好不容易有一段美好的异乡情,却要痛斩情缘;好不容易才忘怀,结果发现好白菜被猪拱了,而且坏事的居然还是同一头“猪”。

另外,这个短短的故事中也充满了各种丰富的情绪:年轻有为的志得意满、异国旅行的焦虑不安、对同事绝对的信任和感激、发现被骗后的悲愤、深夜在柏林街头乱转的可怜、遇到美丽女孩的惊喜、想爱但因为有家室的胆怯和心乱如满、必须斩断情缘的沮丧、挥手告别的惆怅和伤心、发现秘密恋情的愤怒和尴尬。如果你还记得幽默需要负面情绪,那这里的情绪多得都要溢出来了,观众一直在一列高速运行的情绪过山车上,被强烈吸引。

展现脆弱讲的是要真实呈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让观众开始跟你链接,跟你共情;呈现尴尬,讲的是要有能让观众辨识出来的熟悉的人生情境,让观众因为熟悉感和优越感发笑;敢于言败是要给观众更大的安全感和优越感。

要想幽默地讲故事,你需要先找准故事的素材。那些悲情的事儿、窘迫的事儿、你想想就觉得羞耻的事儿,正是绝佳的喜剧素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幽默感》李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