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目录
- 点评
- 傅敏编后记
- 正文
点评
这本书我常常看到湿了眼睛。
傅雷在很多方面对于傅聪的管教过于严苛抑制孩子的生命力而不自知,将孩子看作自己的生命延续(并且方式过于极端 例子在下面),如傅聪成人成才娶妻生子 声名在外事业有成后,傅雷却依旧苦口婆心衣食住行事无巨细说教不停,生活大事小事无不插手。把傅聪往自己早就规划好的路上引,将他的生活按压在一个预先设计好的模型中,有一种只恨自己不能住进儿子的身体去替他生活,这是一种病态的占有欲,这样的教育方式是病态的。这种所谓的爱其实是一种负担束缚。
但我仍然羡慕傅聪有这样一位父亲。他生活拮据,却一直想办法给傅雷寄各种礼物。乐谱,唱片,中国传统的版画,书画,用于装饰他的房间。中国很少有这样有品位有生活情趣的男人。
他在书信里写跟傅聪谈昆曲,谈话剧,谈不同版本的乐曲演奏。在文艺方面,他的水平高得与时代不符。现在五六十年以后,世界变了一个样。大部分人如蝼蚁,很少有人能成为傅雷那样徜徉艺术圣殿的学者。
中国有多少家长可以教子女进行艺术鉴赏?现在中国人富了,扎堆报名培训班。不好意思,三代才能出一个贵族。你们填鸭式的素质教育,效果几何?傅雷,培养出的儿子傅聪,是世界级的钢琴家。
傅雷是我眼中最优秀的那一类上海人。他是一个男人,但是比女人还精致。生活自律,极其爱干净。家里水壶都要摆成同一个方向。他在信里教傅聪怎样社交,怎样保持大国的尊严。
我们在国外遇到的,比如歧视一类的,傅雷是真正有尊严的中国人。他教儿子多了解西方文化,同时也要有懂自己国家的文化,与外国人交流,是平等大气的。
在欧洲我看到好多见到老外就直不起腰的国人。这些人并不懂我们的文化也不懂西方的文化,一味崇拜别人贬低自己。都是因为没文化,即使有学历也没有真正的文化。
傅雷也督促傅聪练琴,他说自己一生永远保持每天学习,几个小时我忘了,但是他说即使是恋爱约会也不曾耽误他学习。他要傅雷减少不必要的社交,多练琴。很多父母自己笨鸟懒得飞,下了蛋,逼自己的笨娃飞。傅雷,以身作则。
感情的问题他也看的很通透。傅聪的妻子是英国人,他如疼爱儿子一样疼爱洋媳妇。物资匮乏,礼物总是不会少。都是一些书籍字画。还教儿子说,如果他的妻子太过于依赖他,一定要用帮助她的态度,谦和坚定的告诉她,人格独立对她也是好事情。
傅雷先生是大翻译家。你们看过《约翰克里斯多夫》吗?他的勤奋,天分,和赤诚之心汇聚在这本书里。
儿子在英国常常有演出,他要求儿子减少商演,给自己留时间休息。艺术家不能为钱所累。
这样的爹太聪明,太爱子女,爱到让傅聪觉得累。信里老父亲可怜巴巴的说,没有人可以同我聊天,我上次问你的看法你怎么不回答我?他也常常要求傅雷多写国外的情况,要给国内的年轻人看。傅聪到了波兰跟着大师学肖邦,傅雷为他高兴之余心里时时想着国内没有这些机会的孩子们。
傅雷一边是被批斗,一边又为新中国的建设喜气洋洋。有点想哭。那个时代有太多爱国却遭受了不公的好人。
他给他的儿子抄写各种作品,从傅聪妈妈的信里得知,傅雷长期伏案,身体很差。被批斗,那种痛苦现代人难以想象,他关起门来忘记自己的处境艰难,想到在波兰的儿子,能为他做什么他都愿意。
我看了傅雷家书,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有很多老父亲说不出的话,他们的心酸委屈,我透过傅雷的书信真切的体会到了。父爱如山,两代人注定要有很多分歧。
这些信件不是写给你们看的,他们当时不知道会出版,家书抵万金的年代,没有电话,只写都是他掏心窝子给孩子写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