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艾青) -诗文及赏析

我爱这土地(艾青)

原文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诗评

抗战期间,山河破碎,国难当头,诗人选取“土地”作为自己歌唱的主题,容易打动国人敏感的神经。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出现一连串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诗人不回避“的”字的大量运用,在“土地”“河流”“风”“黎明”等中心词语前面,特意加上“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等修饰语,以突出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汹涌”“吹刮”“林间”使歌唱的对象极具雕塑感。一般来说,写诗多半忌用或少用“的”字,因为“的”字一多,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而这首诗采用了一系列“的”字组成长句,恰到好处地抒发了诗人缠绵而深沉的爱国之情。土地和人民是艾青诗歌的主题,在抗战的大背景下,这首诗可以说是作者的自白。作者采用“直接”的抒情方式表达对土地的感情,显得更加动人。特别是结尾两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倒装出因果关系的诗意。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我爱这土地(艾青)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