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出自《资治通鉴•周纪》)
【释义】
该句是讲用人与察人的,意思是:平时看他所亲近的人是谁,富贵时看他所交往的人是谁,显赫时看他所推荐的人是谁,穷困时看他所不做的,贫贱时看他所不取的。仅此五条,就足以看清楚一个人。
【故事起源】
公元前403年,魏文侯魏斯问李克如何选择宰相,魏文侯对李克说:“先生曾经说过:‘家里贫困就选个贤惠的妻子,国家动乱就选个贤能的宰相。’今天宰相的人选不是魏成就是翟璜。先生认为他们二位如何?”
【故事解读】
李克是翟璜推荐给魏文侯,在魏武侯的时候做到“中山相”。当魏文侯问李克谁可做宰相时,李克先说“卑不谋尊,疏不谋戚”,在追问下然后才有了上面的话。这段话不仅是选大臣,看人也是一样,日常生活看他和谁亲近,富贵了看他和谁交往,发达了看他推荐的人,穷困了看他不做那些事(底线),贫贱了看他的气节(不拿哪些东西)。最后魏文侯选了魏成做宰相。
实际上,以上五条完全可以判断一个人的人性,从日常生活到贫富到做事态度完全涵盖了。我们平时要要注重“知行合一”,无论环境和自身的权力、财富如何变化,接人待物、为人处世都要有底线、有人格、有气节,不能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了自己的初心,无论何时都不能跨越做人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