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一个故事谈起
我们家的书架不够用了,又买了一个新的,需要自己组装。我尝试着拿着一个螺丝帽上螺丝,结果发现不太好上,于是怀疑的问我老公是不是不配对,我老公看了看,说一定是配对的,否则就全不配对了。我又认真的试了试,结果一下子拧上了。
我好奇怪,为什么刚才不行,他说行了一下子就行了?因为我不确定它俩是否配对,在我面前还有其他可能性——我怕自己忙活老半天白忙活。为了不让自己做无用功,我就不会全身心研究怎么拧。但如果我确定它俩是匹配的,我就会用上100%的潜能。践行、解决践行的困难反而都是相对简单的事情。
二、我的几点感悟
1.为什么大多人觉得成功很难?
就像我刚才的例子,如果我被提前告知所做的是一件正确的事情而且十年后会拿到一个亿,那我一定会付出全部的努力,激发自己所有的潜能,无论多累多苦多难都会撑下去。但现实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结果都是不确定的,这就是“万事开头难”的真正含义。
2.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才能有初步成效的。
我们上行过程中的努力都只是带给我们人生一个正向的趋势,即让自己有“越来越好”的倾向,但需要时机来“兑现”。而时机的出现,是不确定的,以什么方式出现也无法预计,甚至出现了也不一定能意识到是长期努力的作用。因为习惯和思维往往是进入潜意识才影响了我们的行为,最终影响结果。
比如我写论文这件事吧,很多时候我都搞不清楚灵感是怎么来的,细细琢磨,肯定是我平时上课的思考、做题前后的反思、遇到卡点的纠结慢慢成就了我,所以,没有白走的路!
3.很多人不是不努力,败就败在一个问题上——“努力到什么时候才到头,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
一个令人失望的答案是“永远都不要停”!
很多人说“现在奋斗是为了将来不奋斗”,这也不错,但不能着急,必须要反人性努力到生活拥有极大自由度时才可以。始终保持上行的状态,始终做正确的事情,就能在获得生活的自由度方面越来越轻松。就像你如果长期运动,维持一个相对不错的速度就越容易,但你要中间停下来,再启动就会很难。因为上行遵循马太效应(穷的越穷、富的越富),越上行,机会越多,做事也较为容易。
4.上行远比想象的容易的多。
终身上行或许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辛苦,尽管初期会有不适应,但后期,终身上行就很容易成为一种自愿选择的习惯,不再痛苦,或痛苦值已经降到极低,也不需要靠执行的结果(如金钱、地位)带来幸福感,单单上行这件事本身,就能带来足够的满足。
5.人生需要整体进步。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婚姻质量会影响财富积累,生活的状态会影响决策财富的心态,教育的理念会影响财富的传承和发扬,而财富的多寡又会反作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有的事情都是交织在一起的,不存在孤立的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的问题。头痛了,看似头很重要,但其实脚一样重要,否则头时不时还会再痛。
有些看似快的事情,其实在选择和方向上已经出现了错误,反而更慢;而有些看似无用的思考,反而把事情的本质琢磨透了,一通百通,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人生是一个系统,要整个系统都往上走才行,而不是一只脚迈上去了,就不顾其他部分还在底下,那这个姿势就很容易再把我们拽回原地。
就我自身而言,我那么那么喜欢当老师,甚至我的天赋都在这里,当我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毅然决然决定暂停业务,通过博览群书重塑三观,拓宽人生的宽度,提高自己的认知,目的就在于我想让人生整体进步,我坚信,这一步走的无比正确!
最后,感恩帅哥蔡垒磊的《上行》一书,为我打开了一扇认知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