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1
分类:读书笔记
阅读(104) 评论(0)
该故事中涉及到了孙膑、庞涓、鬼谷子、墨翟、魏惠王五个主要人物。其人物典型特征是:
鬼谷子——一个通晓天地万事万物的完人(我自己总结的);
墨翟——一个农民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最有名的就是他的“兼爱”、“非攻”、“尚贤”。
魏惠王——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重用庞涓,最大的缺点是太重用庞涓。
»1.当初庞涓要离开鬼谷子,下山投魏,施展抱负,既然和孙膑那么友好,为什么不和孙膑一起呢?我想肯定是自知才华不如孙膑,担心孙膑抢了他的风头。面对比自己有才华的同窗,不是想着有机会共富贵,而为一己私利避开同窗自己谋发展,这就是“嫉妒成性”的最大体现。受不了别人比自己好,不能包罗万象、海纳百川,注定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那句“我此去若得官,立即举荐兄长”只不过是搪塞孙膑的托词罢了,可笑的是孙膑信以为真,不得不说很愚蠢。
»2.鬼谷子因为孙膑的忠厚努力才将孙子兵法传授于他,但却并未教会他如何保全兵法,即该怎么应对“小人”,导致兵法险些落入庞涓之手。当然,有可能鬼谷子觉得孙膑努力有佳但变通不足,或者认为孙膑的“忠厚”才是保全兵法的万全之策吧,否则鬼谷子能培养出张仪、苏秦之类优秀的纵横家,怎会不教孙膑“防人之心”的道理呢?
»3.孙膑也算是有心求取功名的,否则收到庞涓的信就不会屁颠儿下山了。但是有才华、有抱负,又不残,干嘛不自己主动跟师父鬼谷子商量呢?还得等着墨翟去魏国给他牵线搭桥,而且鬼谷子早就表明了对庞涓的评价“心术不正”,难道孙膑不知道吗?还傻傻等着他兑现诺言?路是孙膑自己选的,道行不够、没有审时度势的能力还非得与狡诈的庞涓为伍,那就吃点苦头去吧!有些苦,是注定要吃的,若当时没去魏国,而是去了母国齐国,会遇到更糟糕的事情,因为道行不够!就像不会游泳的人换个泳池,照样还得死!
»4.在孙膑受到陷害的过程中,但凡孙膑或魏王之一再机灵点,也不会被庞涓算计,而庞涓就是利用了孙膑“想回国又担心魏王多疑”的弱点,和魏王“信人又疑人”的弱点进行离间,不得不说,庞涓够聪明,只是心术不正,一心想害死比自己强的人,此心毒也!
»5.君王的决策力和判断力是至关重要的。相比这个魏惠王,汉昭帝也曾遇到过小人陷害霍光的境况,而年幼的汉昭帝(据记载当时只有十岁左右)却利用情报,精于分析,冷静思考,明辨是非,保全了功臣兼保护神霍光,也保全了自己的皇位,使陷害者没能得逞。
»6.再谈谈那个“爱管闲事”的墨翟。当初因为他的举荐引得孙膑入虎穴,但最终还是因为他救出了孙膑,天意如此吧!
即便拜了鬼谷子这样的通晓天地的师父,也得通过不懈的努力修行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
»1.对于庞涓,师父鬼谷子早就发现了他嫉贤妒能、心术不正的特征,所以只传授给他五起兵法。而庞涓把“鬼谷子的徒弟”当招牌,厉兵秣马,打了几个胜仗,一时称雄于天下,虽然名噪一时,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当其能力大于欲望,过于自信甚至自负,终将落得“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下场。
»2.对于孙膑,师父鬼谷子发现他人品过硬、忠实厚道、诚信有佳,传授给了他孙子兵法十三篇。但是他善良却缺乏锋芒,道行不够还有点急于求成。鬼谷子已经暗示过庞涓的人品了,却没有一丝怀疑,当收到庞涓的邀请信,鬼谷子阻止过他下山,但是他一心想施展才华,确实有些心急了。下山之前,师父鬼谷子给他改了名字,送他一个锦囊,算是化解了他的一大劫难吧!
其实,孙膑出山之时,并不符合“天时地利人和”,也可以说“天时、地利”但“人不和”——惠王不够英明,庞涓过于小人,孙膑过于单纯。孙膑遭到残害后,又缺乏化曲为直、化险为夷的能力,关键时刻还是师父的锦囊救了他,否则可能过于刚直,折损自己吧!
但孙膑在“围魏救赵”及后续战争中,就懂得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分析清楚再去做,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或许就是前期的经历给他的最大的犒赏吧!所以,年轻时受的苦,只要没把人整死,没变傻变疯变笨,利用好了,就一定是人生的财富!而愚蠢的人一生都在抱怨遭遇的不公!
三、人品是最重要的“通行证”,团结是最尖锐的“护身符”
关于“人品”,它配什么都是加分项,比如“人品+才能=德才兼备”,“人品+美貌=秀外慧中”,“人品+钱财=安富尊荣”等。关于“团结”,1加1的力量永远大于2,一个人的力量再强大,p事也干不成!
正因为孙膑为人忠厚、人品过硬且富有才华,所以当他落难才有齐国派人相救,得以成就一番事业;而也正是因为田忌和孙膑的团结一心,才有了“围魏救赵”及后续战争等流传的史话。
大多时候,不急于表现自己的人恰恰正是富有竞争力、生命力最强的人!
该故事告诉我们,善良的人自会有老天保佑。庞涓狡诈,但是他的仆人却很善良,把庞涓的计谋告诉了孙膑,才救了孙膑,孙子兵法未落入庞涓之手,也算是天意!庞涓算计得了“傻”惠王,算计得了“笨”孙膑,但拗不过“天道”!所以啊,别觉得人不知鬼不觉地做坏事别人看不见,老天看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