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学史
东方文学第十四章;
东方现代文学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 普列姆昌德
第三节纪伯伦
第一节 概述
一、现代文学特征
首先,反对侵略反对压迫为各国文学的共同主题。东方各国虽不曾像西方那样形成具有共同特征的文艺思潮,但大致相同的命运与共同的理想,使许多作家的作品表现出大致相近的思想倾向。他们描写社会现实,同情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号召人民行动起来,为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斗争。
其次,一些国家形成了有共同思想的文学社团,开展有组织的文学活动。日本以《文艺战线》为中心结成了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联盟;朝鲜以“焰群社”为代表的新倾向派作家也相当活跃。印度成立了全印进步作家协会。
再次,以现实主义为主的表现手法。大多数作家力求创作的真实,许多有影响的作品都是以作家的亲身经历为素材而创作的。但有些作品也不乏西方现代派影响的痕迹,以日本川端康成为代表的一些东方作家,利用西方现代派的创作技巧创作了不少作品,标志着东方文学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二、现代文学概况日本文学
现代日本文学的开始,是以无产阶级文学为先导的。受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和俄苏文学的影响,留学法国归来的小牧近江和金子洋文于1921年创刊《播种人》杂志。在此刊物上发表文章的主要是有岛
武郎、江口涣、平林初之辅等。
《播种人》停刊后,又创办了宣传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文艺战线》。以《文艺战线》的同仁为主,又成立了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统一战线组织“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联盟” 以及“全日本无产者艺术联盟”。小林多喜二、德永直、中野重治、宫本百合子、佐多稻子、村山知义等一批无产阶级作家,以自己不朽的创作,将日本无产阶级文学推向高峰。
新感觉派:
1924年,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片冈铁兵等14名年轻作家创办了《文艺时代》杂志。当时著名评论家千叶鬼雄在读了《文艺时代》创刊号后,发表题为《新感觉派的诞生》的专论,对该派作家感觉之“新”进行了肯定。于是,新感觉派由此得名。新感觉派的文学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接受了西方表现主义、达达主义、立体派、未来派等先锋艺术风格的影响,企图以新感觉、新认识、新表现来革新文学。该派中的横光利一、川端康成 等还为文学史留下不少风格独具的作品。
现代朝鲜文学是指20世纪20年代到1945年赶走日本侵略者这一时期的文学。无产阶级左翼文学逐渐成为朝鲜现代文学的主流。20年代初朝鲜文坛出现了新倾向派作家。他们明确反对追求唯美情调的资产阶级文学,坚持在文学作品中反映人民的命运和祖国的前途。代表作家有崔曙海、李相和、赵明熙等。1925年以新倾向派作家为基础,成立了“朝鲜无产阶级艺术同盟”(简称“卡普”)。“
卡普”时期出现了很多有影响的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李箕永的创作。李箕永是朝鲜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之一。在长达60年的创作中,他始终坚持将文学与现实斗争、与人民大众紧密结合在一起,发挥了文学的战斗作用。他善于塑造正面人物,语言上具有朴实无华的乡土气息和民族色彩。长篇小说《故乡》是他的代表作,作品成功地塑造了革命知识分子金喜俊的形象,真实地反映了20年代朝鲜农村的阶级对立和农民的觉醒30年代,以“卡普”为核心的朝鲜进步作家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迫害。但很快抗日文学又在抗战斗争中发展起来。为适应斗争的需要,抗日文学形
式多种多样,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故事等。这些创作在战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印度文学
现代印度文学以现实主义小说为其繁荣的主要标志,除著名的作家普列姆昌德以外,还有穆克吉·安纳德、克里山·钱达尔及乌尔都语诗人伊克巴尔。
穆克吉·安纳德代表作是《不可接触的贱民》,它从社会底层贱民们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印度社会生活的另一个侧面。克里山·钱达尔的长篇小说《失败》,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基础,通过两对青年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印度农村新旧思想的矛盾。伊克巴尔有“东方诗人”和“生活诗人”之称,他以自己的诗歌表现了当时印度人民普遍的爱国主义的激情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的斗争精神。
阿拉伯文学
阿拉伯地区的现代文学发展也很快。20-30年代产生了以纪伯伦为代表的“叙美派”文学和以塔哈·侯赛因为代表的“埃及现代派”文学。
“叙美派”:又称“旅美派”,这是旅居美洲的阿拉伯作家所组成的文学流派。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是此派重要作家,代表作是散文诗集《先知》。
“埃及现代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先在埃及形成,以后扩
大到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等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埃及作家塔哈·侯赛因是其卓越代表。
塔哈·侯赛因他3岁失明,但勤奋学习,先后获两个博士学位,历任开罗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亚历山大大学校长、教育部艺术顾问、教育大臣。他的自传体小说《日子》被誉为阿拉伯地区现代文学的典范。
第二节 普列姆昌德
一、生平与创作
普列姆昌德(1880-1936)是印度现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印度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有印度“小说之王”的美誉。
普列姆昌德一生用印地语和乌尔都语共创作了15部中、长篇小说(包括未完稿),300篇左右的短篇小说,近700篇论文或文章,还创作了其他作品如电影文学脚本和儿童文学作品等初期创作(1903-1907)
主要创作了中篇小说 《圣地的奥秘》、《伯勒玛》、《吉希娜》和《生气的王公夫人》。 其中《伯勒玛》表现了反封建的思想,批判旧的婚姻制度,提倡男女自由恋爱,赞成寡妇改嫁。
中期创作(1908-1918)
这期间他除了一部中篇小说《恩赐》外,其余以短篇小说为主,约有近70部。
短篇小说集《新国的痛楚》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短篇小说佳作《沙伦塔夫人》是一篇以印度中世纪历史为题材
的作品,刻画了沙伦塔这个宁死不屈的巾帼英雄,她是印度独立自由的象征。作家通过沙伦塔不愿臣服于宗主国,而要在独立的小王国中自由自在的活着的行为,号召现代的印度人民更应勇敢地站立起来,为摆脱附属国的地位,同英国殖民主义者做殊死的斗争。
后期创作(1918-1936)
他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8部,中篇小说2部,短篇小说200余篇。长篇小说有《服务院》、《博爱新村》、《战场》、《新生》、《贪污》、《圣洁的土地》、《戈丹》等。
中篇小说有《妮摩拉》、《誓言》。著名短篇代表作有《如意树》、《割草的女人》、《可番布》等。
《服务院》是一部反映印度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是作家对以往短篇小说所涉及妇女问题的进一步深化与探索。
《博爱新村》是作者第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普列姆昌德以广大农民代言人的身份,控诉了封建土地制度对农民的种种迫害,为受压迫被剥削的农民发出反抗的呐喊,这是作者前期反封建思想的延续。小说现实主义地描写了农村社会问题的残酷,又以建立“博爱新村”的方式进行调和,这明显说明作者的理想主义或改良主义思想是很明确的。
长篇小说《战场》表现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印度传统农业文明之间的冲突。
《妮摩拉》是一部以妇女问题为题材的作品,《如意树》描写一
对青年男女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割草的女人》描写女主人公以自己崇高的品德和自尊,使一个企图侮辱她的青年变得正直、善良的故事。《可番布》写种姓制度的摧残使主人公父子麻木不仁,失去人性,连买亲人裹尸布的钱都花完了。这些篇幅长短不一的小说有力揭露了印度社会的种种黑暗现实,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情感。它们不仅仅让人们感受到印度人民的苦难生活,而且感受到作家刻画人道主义的伟大灵魂。
二、 《戈丹》
小说中的“戈丹”是“献牛”的意思。1《戈丹》的思想内容
小说通过何利个人的苦难史,反映了当时印度农村广大农民的苦难史。在英国殖民主义统治下的印度农村,不仅政治上无独立自由可言,广大农民还深受封建主义的种种压迫。地主老爷、村中头人、高利贷者、资本家、警察局、法院、传统礼法、宗教桎梏,无一不是针对广大贫困农民的统治机器,他们不仅榨干了农民的汗水,还变相地夺去了他们的生命。小说揭露和批判了印度封建农村这些形形色色的压迫者和剥削者的丑恶嘴脸,以反映他们吃人的本质。
《戈丹》反映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探索精神,以及对社会的深刻理解。普列姆昌德已经认识到何利这个封建农村的农民之所以有这样的悲惨命运,是社会制度造成的,要解脱广大农民的苦难生活,只依靠富人伸出仁慈之手,办几个“服务院”与“仁爱道院”是不行的。
虽然他还没有找到改造社会、解决社会矛盾的正确途径,但《戈丹》中
对社会弊病的探索已不同于以前创作中的改良主义主张,他已经看到了变革社会的曙光。
2何利的形象
何利是印度封建农村中受苦农民的典型。他的遭遇代表了印度普通农民的悲惨命运。他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宁肯自己受损失,也不让别人吃亏。对什么事他都肯忍让。他终生受着地主和高利贷者的压迫和剥削,甚至变相卖女儿,至死也不明白自己受苦的原因。由于宗教思想的束缚,他还相信宿命论,认为“命中注定享福的才能享福”。他胆小怕事又很软弱,害怕地主和官府,无力反抗社会压迫,凡事逆来顺受。他一生梦想买一头奶牛,终未如愿,也毫无怨言。他的遭遇是印度广大农民贫苦生活的缩影。他的破产死亡是印度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结果,作者借此无情鞭挞了农村统治者、地主、官吏、高利贷者、婆罗门祭司等无恶不作的罪恶行径。
3《戈丹》的艺术特色
第一,线索清晰,主次分明,纵横开阖,得心应手。小说以何利一生的悲惨遭遇为纵向主线,以相关的人和事为横向辅线,形成一个涉笔广泛、铺陈有序的平面场景,描写内容既深且广。
第二,人物性格刻画手法多样,一改人物的类型化为人物的典型化。小说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浮沉与矛盾,进行了多方面的揭示,用环境和气氛的渲染来写出人物的行动,用符合人物性格和身份的对话表现人物的情感。
第三节纪伯伦
一、生平与创作
纪伯伦(1883-1931)
阿拉伯“旅美派”文学的旗手、灵魂和领袖。
纪伯伦从1903年在美国阿拉伯文《侨民报》上发表散文开始创作,以1918年为界分为两个创作时期。 前期创作主要用阿拉伯文,后期创作主要用英文。用阿拉伯文创作的作品主要有短篇文论集《草原姑娘》、《叛逆的灵魂》,中篇小说《折断的翅膀》、散文诗集《泪与美》等,用英文创作的作品主要有《疯人》、《先驱者》、《先知》、《沙与沫》、《人子耶稣》、《流浪者》、《先知园》等。
从体裁上看是前期作品主要是小说,后期作品主要是散文诗。从题材上看,前期主要立足于阿拉伯民族的立场,反映社会现实问题,2批判西方物质文明对
阿拉伯社会的冲击言对阿拉伯民族有书种深刻的反省精神的后期则主要站在“
人类一体做的立场上类跨越了东西方异质文化文明间的差异,思考人类所面临的普遍问题事如人与自然到生与死对大生的完善生命的升华等问
题。他近三十年的创作明显表现出从对祖国人民的关切到对整个人
类的关注这样一个由民族主义走向世界主义的认识趋势。
《折断的翅膀》以男主人公“我”的视角描写我与富家女萨勒玛相爱无果的悲剧。小说比较注重刻画人物心理,叙述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和哲理。小说的象征意义在于萨勒玛的个人悲剧是无误悲剧的缩影,表现出作家强烈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流浪者》是晚年之作,尤显睿智、深刻。这实际上是一本寓言集,它从听众的角度记录了一位流浪老人讲述的52则寓言故事。这些寓言和《新约》福音书里耶稣讲道时所用的
寓言、所做的比喻有类似之处,但却没有宗教意味。无论是对现实社会事态人情的评判,还是对生活入木三分的讽刺,都浓缩了对人生的高度概括,给人以启迪和遐想。
纪伯伦创作的艺术风格:纪伯伦的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清新、隽永、令人深思的艺术风格。
首先,他在创作上善于学习东西方先人的经验,但又注重表现形式上的创新,无论是叙事还是描写都表现出了浓郁的哲理性,拓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与逻辑的推理深度。
其次,作品中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激越的情感,让人
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以满腔热忱抒发的强烈的主观情绪。
第三,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诗都讲究对仗、音调铿锵,并以富于联想的比喻和拟人,新颖的意象和象征,带有音乐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艺术追求。这种艺术特色被阿拉伯文坛称之为“纪伯伦风格”。
二、《先知》
散文诗集《先知》是纪伯伦的代表作,这部呕心沥血之作,其睿智的东方之思被认为是“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
亚墨斯达法:是位超凡脱俗的东方智者,他全知全能,是东方智慧的化身,是能够引领人类脱离苦难的精神导师。他是“上帝的先知,至高的探索者”,是在民众“中间行走”的神灵。他有智慧教导人类清正廉洁,有能力阻遏邪恶对人类的侵蚀,能和人民融为一体。总之,他先知先觉,脑清目明,能力非凡,胆识超群,对民众充满悲天悯人之爱。这是纪伯伦对上帝精神的怀疑,又是他对人类价值的肯定,是他思想矛盾,但又努力追求真理的形象化体现。
《先知》的思想内涵
首先,充满辩证的哲理精神。诗人表达的和谐和合一的思想核心,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反映出积极的人生理想,人们从中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看待和处理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在谈到宗教问题时,诗人认为信心和行为、信仰和事业都是不能分开的,要辩证统一地看待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才能表现人生真谛。诗人清楚地看到了事物的两重性,即恶中有善、善恶相抑,理性和热情时常在心中决战,它们又互相依赖,热情需要理性的指导,理性需要热情升华。诗人冷静、稳定,但又不失激情地平衡了原来矛盾的两个侧面。
其次,体现了东方人道主义者所能达到的最高和最新的思想境界。由于《先知》主要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其中突出了对“爱”的探求。书中通过亚墨斯达法之口表述了对“爱”的实质的认识:“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为爱在爱中满足了。”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和尊重的爱,是一种忘我奉献精神的爱。爱不只是欢乐和享受,也是一种痛苦。这种对爱的认识贯穿《先知》的全篇。爱就是每一个人都需助他人达到他的目的,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希望达到自己善良的目的。爱不仅是一种感情,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属性。这种具有人类之爱特点的“爱” 是无处不在的,也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