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学史部分
东方文学第十二章 东方中古文学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紫式部
第三节 《一千零一夜》
第一节概述
一、中古文学特征
·首先,中古东方文学创作空前繁荣,呈现出多民族文学共同兴旺的大好局面。朝鲜、日本、越南、伊朗、阿拉伯等一系列新兴民族和国家都出现了较高水平的文学成就。而埃及、巴比伦、希伯来的古代文学出现中断现象。
·其次,各民族文学相互交流,互相影响,促成了东方中古文学的大发展。 一是历史悠久、文学发达的国家,其文学作品流传、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文学。二是各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创造的文学财富,成为各国人民共有而且共享的遗产。
·再次,民间文学尤其发达,成为中古东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民歌、民谣,还是民间故事、民间戏剧,在古代东方各国始终有较深广的群众基础,以至于影响了文人 的创作。
二、中古文学概况日本文学
奈良时期(710-793),代表作品有《古事记》、《日本书纪》、《怀风藻》、《万叶集》等。
《古事记》是日本第一部文学作品。《日本书纪》被认为是模仿中国《汉书》等写成的日本编年体史书。
《怀风藻》是日本现存的最早的汉诗集。
《万叶集》:是日本的第一部和歌总集。《万叶集》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相当于《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万叶集》中的著名诗人包括柿本人麻吕、大伴旅人和大伴家持父子,最重要的是山上忆良,他的代表作《贫穷问答歌》开创了反映下层民众生活的新领域。
平安时期(794-1192),出现了具有民族性的作品,如物语、散文等形式的作品。
物语文学:即虚构的文学作品。
日本的物语文学主要分为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