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政治对李杜诗歌创作的正面推动作用
本章知识结构
唐前期的政治与李杜的理想
二、进入朝廷–大诗人的高层政治体验
三、后期–侘傺去国更不可没有政治的拨动
四、从给予创作的推动作用看诗歌高潮期的时代政治特征
本章重点
1.李杜的政治理想
2.政治对李杜诗歌的影响
3.盛世诗歌时期的政治特征
本章则大体沿李白、杜甫的创作历程,揭示在一些关键时刻,政治对两大诗人创作的正面推动作用,并连带讨论中国诗歌高潮期,一般需要政治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和背景。这对理解李、杜诗歌各期风貌变化以及盛唐为何在诗歌上取得空前成就是有意义的。
第一节 唐前期的政治与李杜的理想
一、李杜的政治理想
(一)李白
李白的理想带有更多的传奇色彩与自由倾向。他向往像姜尚、管仲、诸葛亮等人那样,由布衣跃升为帝王之师。
《旧唐书·刘泊传》 “骥逢造父,一日千里。英主取 贤,不拘阶陛。
唐朝肇始,魏征、李劾、刘泊等人由草野登上高位。而武后和玄宗,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都曾不拘一格用人。因此李白亦希望直接得到重用。
唐前期用兵四夷,边疆广阔的用武之地以及种种富于传奇性的军事政治斗争,在其时具有极大的魅力。李白喜游侠,歌从军,起过“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
(《赠何七判官昌浩》)的念头,他的宏大理想,与唐前期辉煌的军事业绩的鼓舞有关。
一、李杜的政治理想
(二)杜甫
对于杜甫有更深刻意义的,还是唐前期政治中扎实稳健的一面。因此杜甫自比“窃比稷与契”,希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杜甫进《雕赋》《三大礼赋》等赋。献赋的目的是“排金门、上玉堂”,挤入“贾马之徒”的行列。
杜甫称赞太宗:“端拱纳谏诤,和风日冲融。赞美玄宗:“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赞美魏征:“磊落贞观事,致君质朴词。
第二节 进入朝廷–大诗人的高层政治体验
从屈原起,中国大诗人多数都有过朝廷生活的体验。屈原、曹植、谢灵运如此,李白、杜甫如此,韩愈、白居易、苏轼亦如此。这表明诗歌与政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政治对李杜的具体影响
李杜都曾于四十岁后一度进入朝廷。虽时间不长但接受了高层的政治体验,对其一生的政治生活和创作,都具有重大影响。
其一,进入宫廷的兴奋喜悦,离开宫廷的悲愤失望。这种政治上大喜大悲的精神洗礼,对于诗人的创作心理有帮助作用。
其二,实际体验了当时最高、最中心的政治场景,从而具备足以俯瞰全局的胸襟和气概,培育了自信心
其三,在入朝的实际生活体验基础上、感情上建立了一种与朝廷、朝政难以割断的联系。
其四,看到朝廷“典章文物之懿,甲兵卒乘之雄,华夷会同之盛”,无疑也为诗歌创作奠定了基础。
三、李杜进入朝廷的政治体验
(一)李白
李白应诏入京前夕作诗云:“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白入京后,在有感”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的时候,曾对过去作过一番回顾:”少年落魄楚汉间,风尘萧瑟多苦颜。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嗟莫错还闭关。”(《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
李白入京,在玄宗面前“论当世务,草答蕃书,辩若
悬河,笔不停缀。 又上《宣唐宏猷》一篇,帝嘉之”
( 王琦《李太白年谱》)。著名的《宫中行乐词》《清平调》更是在醉酒的情况下,于御前挥笔而成。
李阳冰《草堂集序》:“皇祖……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
李白受征召而未得授官,虽居宫廷而无曹司的管束:“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玄宗对于李白的天真放任颇为宽容。
李白去朝:“龙虎谢鞭策,鸾不司晨。”“光武有天下,严陵为故人。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余亦谢明主,今称偃蹇臣”。在权臣打压与政治失望时,李白请辞。
(二)杜甫
杜甫之拜左拾遗,虽不及李白被召之轰动,但在由布衣成为近侍的体验中,却包含着经历重大考验实现自己报国之志的精神洗礼。
“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二)行在唐王朝复兴的大本营凤翔,有一种重新立的救亡气氛,于杜甫非常有益。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元帅归龙种,司空握豹韬。前军苏武节,左将吕虔刀。兵气回飞鸟,威声没巨鳌。”写唐军威势,颂扬了广平王李俶以及郭子仪、李嗣业等人。
胡夏客评《送樊二十三侍御》诗云:“此及《送从弟亚》及《韦评事》三诗感慨悲壮,使人懦气亦奋。宜其躬遇中兴,此声音通乎时命者也。”(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卷五引)
迟暮宫臣忝,艰难衮职陪”(《秋日荆南述怀》).今朝汉社稷,新数中兴年”(《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三),杜甫之赴行在,意味着亲自参
加了唐王朝的重建工作。
杜甫以’琯党” 问题被贬,在杜甫心灵中留下深刻的、
永久性的印记,构成迁延难解的结。之后作品可看出对杜甫心境的影响何等巨大。
春宿左省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至德二载(757)九月,唐军收复长安;十月,肃宗自凤翔还京,杜甫于是从鄌州到京,仍任左拾遗。此诗作于乾元元年(758)。
第三节 后期–侘傺去国更不可没有政治的拨动
一、李杜去朝的经历与心态变化
李杜之在朝,前后都不超过两年。 他们离开朝廷后
仍然倦倦国政,有一个靠什么加以维系的问题。
(一)李白
天宝二年(743年)李白奉诏作《宫中行乐词》《清平调》。然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八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
《玉壶吟》:“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之后李白主动上疏乞归。“咏歌之际,屡称东山.天子知其不可留,乃赐金归之”(李阳冰《草堂集序》)。
天宝后期,随着社会危机日益深重,李白感到局面无法逆转,终于滋长了隐遁之念。然用世之心并未完全消泯。“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梁园吟》)
此后,李诗中屡见诸如“从兹一别武陵去”“别离解相访,应在武陵多”等语,归隐之念确实增强了。虽然如此,终抵不过其用世之心。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起初北上太行 西奔函
谷,欲效申包胥痛哭秦庭,请救国难。终因找不到效力的途径而隐于庐山,“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756年,李白因出于报国之心,应永王李璘多次邀请走出庐山投入政治活动,而由此引起的牵缠及馀波几乎影响了他整个晚年的生活和思想。
《与贾少公书》:““王命崇重,大总元戎。辟书三至人轻礼重。严期迫切,难以固辟。”入幕后必然有个精神亢扬的阶段。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十一.其十二),高度自负,豪迈乐观,政治热情之饱满,为诗人出长安以来所未见。
永王失败,李白经历了下狱–出狱–参谋宋若思幕府–再下狱,以至流放的过程。前后不到一年两参戎幕,两次下狱。
李白获崔涣和宋若思清雪,立即参加了宋若思幕府流放遇赦后,亦依然极度关心时局:“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李白晚年的诗,保持了他一贯的飞扬豪迈的风貌。晚年神仙隐逸之语明显减少,诗歌的现实性加强忧愤更加深广,显出新的特色和思想深度。
可见伴随政治上的较多卷入,创作上再次获得丰收。
(二)杜甫
肃宗为了争权,打击“琯党”为代表的蜀郡旧臣直接牵连杜甫。“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网罟”
“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对肃宗的刚愎自用和猜忌,杜甫既畏惧又反感,避官和避世的意念一度上升。
他在秦州,生活陷入绝境,但没有返回关中,而是举家跋涉,进入偏僻的蜀地,可见有心要远离政治中心区。
杜甫在结束了由陇入蜀的艰险历程后曾作诗云:“及兹险阻尽,始喜平原阔。”(《鹿头山》)透露出倦于长期的奔波颠沛,颇想在广阔平原上歇息下来的情绪。
促成杜甫政治心理变化的是皇位的更替。宝应元年四月,玄宗、肃宗相继去世,代宗继位,房琯、严武一派成员内召或升迁,使杜甫很受鼓舞,改变了蛰居成都草堂、避官且又避世的生活态度。
梓州时期的创作,体现出明显的心境变化:
其一,草堂前期,努力在幽栖、屏迹、用拙、疏懒中寻找心理平衡。梓州诗变退避为有所追求和期待。
其二,草堂前期,颇厌交游。梓州时期主动展开交游与州县长官、地方豪俊以及过路官员接触频繁。
其三,草堂前期,诗人只是偶而至蜀州、新津、青城等地,览眺风景或拜访裴迪、高适等人。此时诗人在汉中一代不断走动,不仅接触各方人土,而且寻访了
陈子昂)郭震 薛稷等人遗迹,情调多归于激昂。
其四,歌咏时事之作,此期为弃官以来最为突出的防段。河南、河北收复,吐蕃进犯京师,西川松。维、保三州失陷,均在诗中得到突出的体现。
之后,杜甫供职严武幕府,创作《扬旗》《奉和严郑公军城早秋》《立秋雨院中有作》《严郑公阶下新松)《严郑公宅同咏竹》等诗,表现出对前途有所展望和期待。
第四节 从给予创作的推动作用看诗歌高潮期的时代政治特征
李杜一生追求,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在长途中就像一辆运行的机车,需要有动力补充。如何使李杜的用世之心,在关键时刻得到维系和加强,始终不倦地追求,执著而面向现实,仍然需要靠政治的强大摄动力,这在李杜的后期生活中表现得很明显。
李杜一生追求,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在长途中就像一辆运行的机车,需要有动力补充。如何使李杜的用世之心,在关键时刻得到维系和加强,始终不倦地追求,执著而面向现实,仍然需要靠政治的强大摄动力,这在李杜的后期生活中表现得很明显。
胡震亨论杜诗时说:“无天宝一乱,鸣候止写承平;无拾遗一官,怀忠难入篇什,无杜诗矣。故论杜诗者论于杜世与身所遘而知天所以佐成其诗者实巧。(《唐音癸签》卷二十五)。
在中国封建时代,士大夫如果不卷入政治,一般就只有归向山林田园。穷乡僻壤的封闭,对他们的视野与情感构成严重的限制和束缚,难得从时代生活中汲取创作的动力。所以中国古代诗人如果真正回归农村,创作上多数总是归于沉寂。
就整个唐代来看,它在中国历史上,既是诗歌持久繁盛的阶段,又是政治方面最有活力的时期。唐王朝在其统治时期,逐步完成了地主阶级内部士庶界限的消融过程,为唐朝政治带来了活力和动态的内容。
中国诗歌高潮,总是出现在社会政治比较有活力能够吸引人才,并多方面推动士人为较高理想积极追求的时期,而盛唐则是演出了中国历史上这种时期的最为辉煌的场面。
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李杜的政治理想;
政治对李杜诗歌的影响;盛世诗歌时期的政治特征
本章难点:盛世诗歌与政治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