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1937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
小说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场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
作品刻画了那个时代的许多南方人的形象,占中心位置的斯嘉丽、瑞德、艾希礼、梅兰妮等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习俗礼仪、言行举止、精神观念、政治态度,通过对斯嘉丽·奥哈拉与白瑞德的爱情纠缠为主线,成功地再现了林肯时期的南北战争以及美国南方地区的社会生活。
故事梗概:
1861年4月,美国南北战争前夕。在佐治亚州靠黑奴种植棉花致富的种植园主社会圈子里, 人们都在谈论战争,只有郝思嘉不关心这些。她关心的是自己的美貌和能吸引多少男人的目光。当 她听说意中人卫希礼即将和媚兰结婚,她感觉备受打击。
她自认为是当地第一美女,而且舞姿绰约, 没有人能比得上她。她觉得从卫希礼的眼光中看得出他是爱自己的。便决心在第二天卫希礼家的宴 会上大展身手,把所有青年男子都逗得如醉如痴,使卫希礼眼红得向自己求爱。郝思嘉在宴会上成为众人注目的中心。她四处搜寻卫希礼,却发现一个面孔像海盗的男人一 直在注视着她。
这人至少有35岁,个儿高,体格强壮,他是军火投机商白瑞德。在卫希礼的书房, 她找了个机会向卫希礼吐露心曲,却不料碰了钉子。这使她恼羞成怒,自尊心与虚荣心大受损害, 就狠狠打了卫希礼一个耳光。这幕好戏被声名狼藉的浪子白瑞德看在眼里。郝思嘉一气之下,就任性挑逗卫希礼未婚妻的弟弟查理。
查理被她的风姿吸引,当即向她求婚。 郝思嘉马上答应下来,但她并不爱查理,甚至新婚之夜,她让查理在圆手椅上过了一夜。婚后一周, 查理人伍,不过两月,即在军中病故,郝思嘉成了寡妇。她心中闷闷不乐,人们以为她在悼念亡夫,其实她想的是也去从军的卫希礼。
南方的局势越来越困难了,但是郝思嘉却很快乐,她又成为地方上第一美人了。白瑞德经常来 看她,并送礼物给她。她想征服白瑞德,但各种方法使尽,白瑞德不为所动。卫希礼请假回家一次。这期间,媚兰有了身孕。郝思嘉知道后大为恼怒,仿佛这是卫希礼对自 己的不忠。
不久,卫希礼在战斗中被俘。1864年5月,亚特兰大城被北军包围,即将陷落。媚兰正值分娩,忙乱中郝思嘉替她接了生, 打算一起逃难到老家去。这时北军一路封锁,她只好求助于白瑞德。白瑞德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一 辆马车护送她们,但未到目的地,他却决定从军。
郝思嘉非常愤怒,但又无可奈何。回到家乡,郝 思嘉发现老家遭到北军洗劫,田园荒芜,房屋被烧。母亲在惊骇中去世,父亲精神失常。她虽然正值19岁芳龄,但觉得自己已十分老练,于是决心重整家园。她丢下小姐架子,每天出外搜寻食物、 干粗活、挤奶、劈柴、种地。
一次,一名北军逃兵来庄园抢劫,被她开枪打死。她更觉得什么都不 怕了。逐渐地,陶乐庄园有了转机。但北军第二次路过,又洗劫了庄园,郝思嘉一家又陷人困境之中。1865年春,战争以北军胜利结束,士兵纷纷返回家中。卫希礼给媚兰来信,他已被释放,即 将回家。
郝思嘉百感交集。媚兰此时卧病在床,她心想,只要媚兰一死,自己就可以同卫希礼结婚了。南方现在掌权的是北军、共和党和自由人民。重建时的种种残酷,比战争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地主、军官、官吏都被剥夺选举权,到处宣扬着黑人和白人平等,白种女人被黑人强奸的事也时有 所闻,陶乐庄园的工头如今已混成了一个官。
他为了霸占陶乐庄园,故意提高地产税,逼郝思嘉脱手。 郝思嘉为这300元四处奔波。她对卫希礼旧情未了,要他同自己私奔,但卫希礼又一次拒绝了她。郝点嘉决心无论如何也要保住庄园,她打扮得花枝招展去找白瑞德。白瑞德此时被北军押在狱 中,听说他手中有笔巨款,北军想勒索出来。
白瑞德一见郝思嘉便看穿了她为钱而来。他逼她承认, 只要拿到钱,就愿做他的情妇。但她承认后,又表示无钱给她。郝思嘉气极了,出来后她碰到亲妹妹的未婚夫甘扶阑。知道他有钱后,她马上将他勾引到手。 结婚后,她用他的钱付了税。婚后白瑞德来看她,狠狠嘲弄了她一顿,并承认自己有50万美元, 这使郝思嘉十分后悔。
她强忍怒火,又向白瑞德借钱买下一家锯木厂。由于她精明强干,木厂生意 兴隆。由于白人与黑人的固有矛盾,一些白人组织了三K党,甘扶阑和卫希礼都参加了三K党活动。 一天,一个黑人抢劫郝思嘉,撕破了她的衣服。当晚,三K党集会,要为她报仇。北军派兵镇压, 多亏白瑞德带他们转移才脱身,但甘扶阑却被打死。
郝思嘉又做了寡妇,白瑞德来向她求婚。婚后,两人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盖了一幢亚特兰大 最豪华的房子。但郝思嘉人躺在白瑞德身边,心却仍在卫希礼身上。不久,她生下一个女儿。一晚, 她同卫希礼相遇后,回到家中便与白瑞德分睡。媚兰在家中为卫希礼举行生日会,请郝思嘉去找卫希礼,在锯木厂两人緬怀往事,不禁拥抱接 吻,正好被人看见,一时流言四起。

郝思嘉窘得躲在家中不出。白瑞德却硬拖她去参加生日会,说 如果今晚不露面,一辈子也见不得人了。次日,两人大吵一架,白瑞德带着女儿不辞而别,三个月没给她来过信。此时,她又一次怀孕,便返回了陶乐庄园。返回亚特兰大后,她发现白瑞德已在家 中,待人也和气了。
白瑞德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很快成为知名人物。一天,他们的女儿在一次骑马 中身亡,两人都很悲伤。媚兰病危,郝思嘉去看望她。从媚兰口中得知,白瑞德一直爱着她,她这才恍然大悟,责怪自己瞎了眼,对于世界上的一切都看不清,完全被卫希礼挡住了视线。郝思嘉又发现,卫希礼爱媚兰,也是出于自尊心。
她直到现在才发现卫希礼是个无所作为的懦夫,远非她想象中的那样一个完人。她一直钟情的仅仅是自己心造的幻影。倒是白瑞德,是个能在乱世中生存与发展的强者,而且他和她可说是珠联璧合,白瑞德又是真正了解她并爱着她的,虽然他故意装出那么一副与她作对的样子。
郝思嘉去找白瑞德表示悔恨,但白瑞德却很冷淡,他对自己真心真意地去爱郝思嘉深感不值。郝思嘉听着白瑞德坦露出过去如何爱她的话,她觉得句句是真,发誓说以后会一心一意爱他,但白瑞德始终不相信。他表示不愿意自己的心作第三次冒险了,他同意给她自由。不久,他便离她而去。
郝思嘉此时才28岁,不过刚刚走完了一个少女通往成熟的道路。仍然年轻美丽,但她觉得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已走了很久。
白瑞德曾说过,他们才是同类。她终于明白,她丢掉的灵魂不是卫希礼,而是白瑞德。她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白瑞德找回来。
人物情节感悟: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下一些错误,这是无可避免的。斯佳丽令人既爱又恨。她面对生活顽强不屈的精神值得称赞,但我们不能因为她的优点就忽略她的缺点,更不能因为她“不容易”就将她的种种无耻行为合理化。
在前期,斯佳丽最大的特点莫过于“吸引男人”,她喜欢与男人调情的感觉,从不压抑自己对异性的渴望。即使她不喜欢的男人,她也容不得他同别的女人谈恋爱,要谈只能与她谈。掌控男人是她最大的乐趣,她的身边必须得围着许许多多的男人。在那个女人必须保持矜持并且顺从男人的时代,这也算展现出了她的与众不同。
南北战争爆发后,她的刚毅再次刷新了读者对她的喜爱。谁会想到一个养尊处优的少女,在关键时刻竟会表现的如此勇敢睿智。她不但保护了自己,更完成了阿希礼对她的嘱托。在最危难的时刻,尽管她心里总是骂骂咧咧,但却始终没有放弃那个令她十分讨厌的情敌———玫兰妮。这体现了她十足的责任感,她的担当哪怕是男人也未必及的上。
不过,她虽然十分坚强,但内心还是渴望有一个依靠。在战火中见到瑞特时,她感受到了十足的安全感,她相信瑞特会料理好一切。在请求瑞特送她会塔拉时,如释重负的斯佳丽竟也任性的撒起了娇。她之所以渴望回到塔拉庄园,也是因为那儿有她的父母,她需要卸下身上的重担,依偎在父母身边。
但千辛万苦回到塔拉才发现,母亲死了,父亲老了,还有两个病入膏肓的妹妹需要照顾。那个曾经的避风港已经被战争摧残的不成样子,斯佳丽也不得不继续挑起重担砥砺前行。为了保住塔拉庄园,她放下了曾经的高贵,很快便适应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在她的顽强努力下,塔拉庄园也渐渐恢复了一丝生机。
经历这次磨难,我们看到了斯佳丽展现出的魅力,但也正是这次磨难使她变得唯利是图,为了钱她可以抛弃一切道德和良知,在她心里只有钱才能带来安全感。于是,她干出了许多刷新我三观的事,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
为了支付塔拉的税金,她通过欺骗的手段抢了妹妹的未婚夫———弗兰克,而这第二任丈夫对她来说不过是个“工具人”。哪怕得知他死亡的消息时,斯佳丽首先关心的也是她的木材厂会不会受到牵连。弗兰克是为斯佳丽而死,生前对她也是百般顺从,她却像一个没有感情的禽兽一般,将人利用完了便无情抛弃,哪怕有过一丝愧疚,也是担心自己会下地狱。
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她坑蒙拐骗无所不通,只要能获得利益,她是不惜用尽一切卑劣手段的。面对利益和良知的冲突时,她也曾有过一丝犹豫。当看到监工虐待苦役犯时,她也曾愤怒过,但在利益面前,她还是选择了屈服,哪怕那些犯人被当做畜生一样虐待,她也丝毫不在乎了。他们每天饿的面黄肌瘦、挨鞭子抽,和她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能赚钱,她是不会介意多死几个犯人的。
最令我恶心的一件事,还是当她得知瑞特将被执行绞刑时,居然丝毫不为他感到悲伤,甚至还想着欺骗瑞特的感情并和他结婚,以便在瑞特死后获得他的遗产。如果没有瑞特冒着生命危险给她偷来一匹马,或许她早已死在了战火中。然而,瑞特对她的好,她通通抛在了脑后,还心安理得的计划着骗取他的遗产,这种做法实在太无情、太无耻了。
我认为,良知是一个人最基础的东西,失去了良知,哪怕你再勇敢、再坚强、再睿智,又有什么用呢?我们遭受的磨难,并不是我们抛弃良知的借口。雨果说过:“在进入天堂之前,必须要先从地狱里出来。”我们遭受的苦难便是“地狱”,只有像冉·阿让那样经历过苦难却依旧坚持善良的人,才有资格进入天堂。
在生活中,斯佳丽是个精致利己主义者,在爱情中,她也很少为对方考虑。她对阿希礼的爱是占有,是对爱而不得的强烈渴。正是这样一种渴望,使她幻想出了一个完美的阿希礼。她一心想要得到这个完美的男人,却从未真正了解过他。这盲目的爱蒙蔽了她的眼睛,遮的她看不清真正的爱。她辜负了玫兰妮的友情,更践踏了瑞特那一份深沉的爱意。
喜欢,可以只作欣赏,不一定要执着的占有。瑞特就从不执着于占有斯佳丽,他不会在意她和谁暧昧不清,也不会在意她和谁结婚。斯佳丽有许多缺点,在他眼里却都成了与众不同,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具体的人”,瑞特爱的就是那个“具体”的斯佳丽,不管斯佳丽是好是坏,是美是丑,三观正不正,瑞特都会义无反顾的爱她。
尽管在语言上瑞特总对斯佳丽极尽挖苦,却也总能在她最烦恼的时候开导她,利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来帮助她成长,他教会了斯佳丽很多东西。他坚实的臂膀总能给斯佳丽带去十足的安全感,仿佛只要瑞特在她身边,她就不必再操心任何东西。这世上最理想的爱也莫过于此了吧!能为爱人提供庇护,却又不仅仅是一味的庇护,而是要帮助她成长,让她变得优秀而强大,让她离开了你一样能大放异彩。
这绵绵不绝的爱意,令斯佳丽有恃无恐。她仿佛从未想过自己会真正失去瑞特,当她明白自己深爱的人是瑞特时,她欣喜若狂,却不知道对方早已攒足了失望,无论她的爱再怎么热烈,瑞特也提不起任何兴趣了,就像他说的:“即使永恒的爱情也会慢慢消磨殆尽”。
她失去了瑞特,也就失去了心灵上的依靠,这说明那个顽强的斯佳丽又要回来了。《飘》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斯佳丽和瑞特的爱情,但我相信斯佳丽一定能弥补这个遗憾,她有句经典独白“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在全书的最后一段,她也说过:“我明天会想出办法来重新得到他的”。
这世界本是不完美的,所以向往美好、幻想未来、追求理想便成了我们所具有的天性,而爱情即是其中重要的一员。我们在年轻时总是梦想着有那样一个完美的人在世界的某个地方等着我们,ta满足我们对爱情的所有幻想,然而确实有一个人在等着我们,我们也一定会与ta相遇,但ta一定不是那个完美的人,ta也一定不是我们的梦中情人,因为那本身是梦。
人生生活思考:
爱情是一种执着,而对完美伴侣的追寻则是一种执迷不悟。有的人早早的悟到爱情的本质,而有的人仍在苛刻的对待他人;有的人爱着真实的人,而有的人爱着虚假的梦;有的人拥有幸福美满的爱情,而有的人则在生活中折磨着自己。人人都想当前者,但大多数人却成了后者。人人都能遇见爱情,但不一定能够抓住爱情。
一个人想要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就更多,我们遇到的人不会是完美的人,但绝对是真实的人,我们会拥有的是真实的爱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追寻,只有让追寻的信念融入现实,这生活才会变得美好,那人才会变得完美。
我们年轻时所向往的爱情并不存在,但我们所崇尚的爱存在,并且那爱是永恒的。千百年后我们不再爱了,但有人会爱着,这爱永远不会消逝,而是不断地传递下去,一代又一代人沐浴在她的光泽之下。
现如今有许多人因为各种遭遇而不再相信爱情,这很可惜,因为并不是爱真的不存在了,而是其自身已失去了爱的能力,爱已不再此处停留。
只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收获一份真挚的爱情,而不要等到曲终人散之后才学会如何去爱。
经典语录:
1、生活没有义务满足我们的期望。我们应该接受现实并因情况不是更糟而感恩。
2、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值得你去为之工作,为之战斗,为之牺牲的东西。因为,它是唯一永恒的东西。
3、世上的一切,男人都愿给女人,单单容不得女人太聪明。
4、世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拿我们怎么样,可是,我们自己要是老想恢复失去的东西,老想着过去,就会毁我们自己。
5、自由成了一顿永远吃不完的野餐,一场游荡、盗窃和傲慢无礼的狂欢。
6、且莫抱怨,笑待时机。
7、也许上帝希望我们在遇到那个对的人之前遇到一些错误的人。因此,当我们最终遇到那个人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如何感恩。
8、只要足够的勇气,就无需虚名。
9、只有你身边有个疼爱你的人,哭才有点意思。
10、毕竟我们周围的这个世界是如此的荒凉,人们走在路上没有同伴就只能学会坚强。
11、我真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了解过谁。
12、再深刻的爱情也会有厌倦的时候。
13、偶然是化了妆的必然。
14、我不想得到永生,也不想有来世。我只希望能永远消失在浩浩苍穹之间,就当做这世上从来就没有我这个人。反正在这世上,我只是一个无名氏。
15、一个人不是你所想般爱你,并不代表那人不是全心全意地爱你。
16、所有随风而逝的都属于昨天,所有历经风雨留下来的才是面向未来的。
17、我们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18、爱人的人是易被伤害的,因为他是向对方完全敞开的。
19、不管怎么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20、失去某人,最糟糕的莫过于,他近在身旁,却犹如远在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