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于1870年2月7日,逝于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著有《自卑与超越》、《人性的研究》、《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自卑与生活》等,他在进一步接受了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和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之后,对弗洛伊德学说进行了改造,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书本简介: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的代表作。书中作者他告诉我们,理解一个人,就要从他的过去入手,而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则是与他对于过去经验的认识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阿德勒与弗洛伊德是并驾齐驱、等量齐观的。在《自卑与超越》中,关于记忆和梦的探讨,作者也参考了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针对教育、家庭、婚姻、犯罪等社会性问题,作者也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观点。
内容概述:
阿德勒自幼羸弱,患有佝偻症,行动笨拙,喉部也有毛病。
因自身缺陷有过不愉快的经历,童年的不幸激发了他探索心灵之路。
然而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心理或者生理上有缺陷的人,有句话说,世界上幸福的人都相似,不幸的人千姿百态。
鲁迅先生认为:“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
人得解决问题,他永远不能安稳地停留在顺应自然的被动状态。
什么是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在意识到他要面对一个他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表现出的无所适从。
“当一个人遇到他无法解决的问题并深信自己不能够解决时,就会表现出自卑情结。”——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自卑情结”的人,不一定都表现得安静、顺从、内敛,与世无争。
自卑情结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愤怒和眼泪以及道歉一样,都可能是自卑情结的表现。
一个看似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也许他的心里正潜藏着不为人知的自卑情结。
“一个自卑的人,必定也是一个自恋的人。”
会产生自卑,大概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了。
自卑本身而言是没有好坏之分,于心态乐观积极的人,自卑让其认识自身的短板从而激发其潜力,挖掘局限的潜能,从而完善自身,扬长避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长处;
而于消极彷徨的人,自卑自然会使其加深自我不足的事实承认,意识形态不利于个人和家庭社会的发展。
爱情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自卑情结呢?
一是与童年经历有关,
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两性之间的链接。
①被朋友,家人,同事,老师等所忽视所冷落的时。
②当我们急需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时,不断地想要从别人那里获得存在感。
当你内心充盈的时候其实你就是自信的,就是独一无二的。
关键之处就在于个体如何对待自卑情结,寻求超越的方法,合理化自己的自卑情结。
人们很少去跟自己好好的谈一谈,也从来没有学会与自己和平相处,要记住自己自信的时刻,多回顾自己闪闪发光的模样。
人显示出一种几乎无限的可塑性;人几乎可以吃任何东西,他实际上可以生活在任何气候条件下,并适应这种气候;同样,人也可以忍受任何精神条件,并在这种条件下继续生活下去。
我们要接受我们的不完美,更要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乾坤朗朗,每一株小草都有它非凡的庄严。
我们是单个的个人,对自己的行动要负责,要找到我们人生的意义。
家庭里母亲要在最开始的阶段成为孩子关心/信赖/合作的人,并将这种关系扩展至父亲(所以父母的平等合作也很重要)、兄弟姐妹(所以父母不能偏爱某个小孩)。
现代人生活在这样一种错觉之下:他似乎很明白自己的追求,但事实上他追求的,不过是别人期望他去追求的东西罢了。
对于学校,阿德勒描述了他认为的理想的办学目标:
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为人类的发展争取共同利益的伙伴。
学校里也需要培养合作精神而不是竞争精神,教师作为核心角色可以弥补和矫正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如果缺少合作精神,人长大后会对其他人缺少兴趣、难以和他人沟通,严重的还会患上精神问题、甚至是犯罪。
大多数人都把爱的问题看成主要是被爱的问题,而不是看成主动去爱和爱的能力的问题。于是,爱的问题就是如何能被爱,如何变得可爱。
不恰当的评价与负面标签可能会对孩子的发展设限。
青春期这一时期不应是父母逐渐退席的时候。
早期养育的不当留下的性格缺陷,有待于在青春期逐步发现并进行修补。
他对自己价值的理解就在于占有的多少,而他如果想成为最好的,就不得不成为占有最多的。这种恶性循环产生消极、嫉妒、贪心;最终导致人内心的虚弱和自卑。他对于自己的估价是基于他有什么,而不是他是什么。
当感到迷茫自卑时应该重新解读自己的过去,经历是不可以改变的,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经历的看法。
从广义上讲,出生只是生的开始。个人的整个一生不是别的而是自己不断诞生的过程。
如何克服自卑?
克服自卑其实就是要求我们学会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学会合作。
人的一生一定要具备三种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身体素质的能力。
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
只有发展出良好的合作精神,人才会变成好的工作伙伴、其他人的好朋友、真正的伴侣,同时为他人和全人类做出了贡献,达成了优秀的人生意义。

对母亲来说,在这种分离过程开始之前爱她的孩子,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在爱孩子的同时,又让孩子脱离自己,并希望孩子脱离自己,却是件大多数的母亲做不到的事。
当我们面对自卑时,该如何超越呢?
人是社会的人,既然是社会的人,那就必须放到社会中去解决这些问题。
给这种自卑赋予现实意义,并且把这种意义,建立在对他人有价值,对社会发展进步有益处中。
梦,给了我们自由。我们借助梦的共同语言,获得了无意识的神秘——认清了在清醒状况下弄不清的东西。
在付诸行动中加强与他人合作配合,为了这个意义共同努力奋斗。
这样,你才能超越自身的自卑情结,使得你的人生才有价值和意义。
婴儿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母亲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在六岁左右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书中还有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奉献。
阿德勒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与他人的团队合作之中获得满足。人只有融入集体之中,融入社会之中,才能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
每一种非凡的能力都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发自内心的兴趣得到的,而不是来自于遗传
作者强调了目的论。
人在四五岁时通过探索形成的优越目标、及其对应的生活方式,在家庭中父母、兄弟姐妹的影响,在学校中老师、同学影响,都会极大地影响人的合作能力。
爱情的本质是两个人齐心协力地进行合作。
作者也认为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经历才是最核心的:
因为人想要达成某种优越目标、生活方式,才会去以某种方式看待自己的记忆。作者还认为目的论能引发生理变化,如因为想逃避生活的困难而患上偏头痛。
尊重意味着能按其本来面目看待某人,能够意识到他的独特性。尊重意味着关心另一个人,使之按照其本性成长和发展
制约人生的三大问题:
第一,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就必须适应地球环境,在地球的适应中生存。
第二,我们与他人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中,我们必须学会与他人相处。
第三,人类有两种性别,男女关系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延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因此对他们来说,关键是:我会被人爱吗?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采取了各种途径。
人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人,具有社会性,通过社会联结人脉,资源,大自然也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因此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而两者的关系则可细化到合作,我与世界,我与社会,我与他的联系。
对大多数人来说,个性不过是一个门面,在个性后面隐藏着失败,一种无法获得个人身分感的失败经验。
一个人如果可以将其人生意义定义为为他人和社会谋取利益,那他做任何事情都会先考虑他人。
对他人对社会就不会冷漠,会更加感兴趣。这样,对职业、社会和婚姻中遇到的问题都会很好地处理好。并能够克服自卑,超越自我。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植根于他的性格中,那么,他就能充满能量,且只有当这个人的性格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时,他才能改变。
最后概括一下作者就给人们的启发:
1、没有人活在一座孤岛上,必须与别人合作,才能成就自己和他人;
2、经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赋予经历怎样的意义;
3、记忆是自传,人们只记住对自己人格有意义的回忆;
4、婚姻是平等的合作关系。
生命不可能以重复他的同类的生活方式来度过,他必须主动去生活。
木心先生的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是:
“没有自我的人的自我感觉都特别良好。”
因此,除了直面自己的自卑感,亦不要让自己持有过分的优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