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世界阅读日最后一小时的睡前小谈

时光已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也许看这篇推送的时候,你正在用你的手机或者是平板。世界阅读日的核心在于关注阅读,而所承载文字的媒介如何变化却也不是那么重要了。最近经常会去中山亭一带地区寻味吃东西,时不时会路过止间书店以及省少儿图书馆,回忆一下子就涌了上来,如洪流一般。

小时候妈妈会每周周末带我来一次省少儿图书馆,所以那时候我有过一段还算是珍贵的回忆。像是大部分家长一样,我妈在外人面前一直在夸我,夸得最多的就是我读书不用操心。但是我想也许在小时候,母亲坚持周末带我去图书馆的事情,还是让我会在潜意识里对图书和阅读有一种偏好。尤其是在把借来的书又分享给朋友看完之后弄丢了,赔钱还书的过程更是让我对阅读的价值(无论外在和内在)都有了深刻地领会。

这样一个大日子,作为一个有深度哈~同时又极具娱乐性和社会洞见的公众号,河西学渣本应该写一些大干货的。但是实在是时间不够用了,早上就出门,奔波了一天之后,也没啥时间了。只能够在今天结束前这一个多小时,赶忙码字聊一些粗浅感想。人生漫漫,细水长流,有些精彩的事情不急着一天说完的,以后也请诸位持续关注。

那么今天世界阅读日,我聊几个我对阅读趋势的一个理解吧。

第一个是关于教育。终生学习、学习型员工之类的概念已经并不时髦了,但是关于持续学习的价值讨论一直都是热门的。我想和这个时代的焦虑有关系,当“同龄人套现上亿,你被同龄人抛弃”之类的热门文章席卷我们的社交媒体圈时,你发现焦虑是当代社会人都有的一个标记。而反智主义从来就没有缺席过,从自媒体风行起就通过各种博人眼球的段子讲述那些不读书但是懂得江湖道义的人如何潇洒人间。试想我在读大学之后还见过不少受过类似鸡汤内容影响而形迹诡异的同学,更何况那些本身学习差的人呢?他们更加是乐意去接受读书无用论之类的观点。

所以去年最火的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真的是推荐所有人必看的。教育的意义在主角的生平自述中,已经得到了最好的解释。

一起来读吧 |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第二个是国别意识的书籍。不管是纪实类还是虚构类的,我觉得目前比较吸睛同时也确实销量不错的是关于国别意识的书籍,它们大多可以以“XX国的社会动荡史”“X国XX现象”之类的词组作为标题,对于很多对时下热门话题感兴趣的同时想要深度了解的读者来说,这样的书的确是最合适的。我也买了许多类似的书籍,虽然很多都没有看过,但是当看到标题的时候就忍不住点击加入购物车的按钮。

国别意识如今越来越强烈,在我看来确实会有一些political的原因。但另一方面,我认为是很多人开始有苏醒或者说觉醒,开始愿意更加开放包容地去看待这个世界了,不再拘泥于原本的狭隘观点和粗鄙偏见。

所以这里推荐一本我在读的《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来自于理想国出品的书籍。这也契合了这两年美国一些热门话题,我觉得有必要去深度了解一下,挖掘一些新的信息,说不定对于你自己也有新知。

第三个是散文随笔类书籍。其实这个领域我是一直在关注的,包括这两天我刚刚拆开了一本村上龙的《所有男人都是消耗品》,讲述了他对两性关系的一些看法。我发现快阅读时代里,读随笔真的是一件很驾轻就熟的事情,你不需要任何的训练就能够很快地掌握并且了解作者的创作主旨。但是浮躁的时代里,很多优秀的散文作品我觉得也很难被人静下心来欣赏,这是一个可惜的事实。

我还是愿意再推荐一下李娟的散文作品,在我看来对于阿勒泰那片土地情感,在文字里隽永且深刻。

今天是世界阅读日,是鼓励和提倡大家多阅读。但是不是说今天之外就不要阅读啦。

大家一起读书吧,我也考虑之后恢复以前做的活动,大家半个月一起看一本书。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写在世界阅读日最后一小时的睡前小谈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