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蔡国忠 男 浙江桐乡人 1973年出生,90年入伍 ,爱蓝天,爱家乡、爱文学。
走马观花读完一本书,要想写出读后感,就好像吃了顿快餐,想要吸收多少营养一样,是勉为其难的。更何况是一个腹中空空的人突然面对《人类简史》这样一本内容丰富的精神大餐,更是不可能一下子把精华吸收。好在出版商很贴心,在书的中间夹了一份详细的阅读导图,这份导图既是作者写作的提纲,也为读者阅读提供了基本的脉络,当然,这也只能是个粗略的线条,好比我们隔着毛玻璃看人,只是有个大概的轮廓,至于到底长的怎么样,人品如何,必须要深入接触才行。
全书以宏大的视野,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思考,对智人从起源,到未来的走向做了全方位的阐述,按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的融合统一,科学革命的顺序,分四个部分讲述人类发展的历程。四个部分具有先后的延续性,又相对独立。
书中的素材源于历史,但展现给读者又不仅是历史,更多的是哲学思考,在这些思考的背后,作者提出了许多颠覆我们既有认知的观点,这些观点,常常和我们从教科书上得来的知识有冲突,跟我们从课堂里受到的教育想违背,跟我们从正规渠道获得的信息有出入,不管是否经得起专业学者严密的推敲,起码这样的思考是独辟蹊径的,给我这样的普通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举三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早产。我们常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那是瓜熟蒂落的事情,但作者却认为所有的人类其实都是早产儿,因为除了人类,其他动物都是生下来没多久就能行走,只有人类从呱呱坠地到行走,需要年把的时间,那是因为人类由四肢着地进化到直立行走之后,为了规避生产的危险,不得不在胎儿各种器官还没发育完善的时候提前生产。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但却也提不出反对的意见,因为我想不出人类到底是什么原因生下来会这么软弱无力,而猴子在进化到人类之前,却是生下来就能独立行走的。
第二个例子是农业革命。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是如水,空气一样,看似不重要,但不可或缺,我们也一直认为,因为有了农业,才解决了人类的温饱问题,使人能够体面的活着,而不至于食不果腹衣不遮体。
但作者却认为,农业革命是史上最大的骗局,诚然,农业革命让人类驯化了植物,但反过来说,人类也从来没有如此依赖过这些驯化了的植物,人类为了这些驯化了的植物,不得不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起早贪黑的劳作直到终老,而在农业革命之前的采集生活,无论是食物的多样性,人类的活动范围和人类的安逸程度,都远超出农业革命之后的时期,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因为农业革命造就了一批高高在上的精英,使人类社会的公平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所以作者认为与其说是人类驯化了植物,不如说是植物驯化了人类。作者直截了当的指出,农业革命的本质是让更多的人糟糕的活下去。
这个观点看似有点偏激,似乎在否认人类认知发展带来的进步。我们会说农业革命让人口激增,寿命延长,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如果能量化人类幸福的指数的话,我想我们确实没有把握说现代人类的幸福指数就比采集时代的智人高,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今天在大城市里目力所及到处是忙碌而焦虑的身影,而在目力之外的办公室里被心理疾病困扰的人数不胜数,不用说在农业革命之前,就是放在三十年、五十年,我们也是很少听到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
由农业革命,我们会延伸联想科技这把双刃剑带来的负面作用,电脑,打印机,手机,这些信息化的产品,研发的初衷都是为了方便人类更好的工作生活,但现实是我们现在的工作量并不比在电脑、打印机发明之前来的轻松,当你拿着形影不离的手机出门的时候,你不觉得你就是被手机牵着到处遛弯的小动物吗?所以,放在更长远的视野来看,包括农业革命在内的科技进步,都难说不是一场骗局。
第三个例子是虚构。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到虚构这个词,作者对宗教在人类历史上为何能起这么大作用这一问题,给出了解释:虚构这件事的重点不只在于让人类能够拥有想象,更重要的是可以一起想象,编织出种种共同的虚构故事。这样的虚构故事赋予智人前所未有的能力,让我们得以集结大批人力、灵活合作。除了宗教,其他诸如国家、种族、法律,制度均是虚构而来。靠着这种虚构的东西与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紧密结合,塑造了我们的欲望并将我们连接在一起进行大范围的合作,从而使智人能够战胜其他的生物走到食物链的顶端。
我很佩服作者的勇气,能直截了当的指出事物的本质而不加修饰。因为,从小到大我所受的教育,形成的观念,都是约定俗成,天经地义甚至认为是绝对正确。就好像我们知道草地是绿色的,乒乓球是圆的,但今天作者告诉我,这一切其实都是人为虚构的,如果我们进行大范围的教化,草地也可以说是红色的,乒乓球也可以说成方的。这多少让人有点猝不及防,但也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比如封建社会曾经被认为绝对正确的三纲五常,现在看来不也是腐朽而荒谬吗;比如五十年代,人工智能之父图灵因为同性恋而死,但现在同性恋婚姻却在有些国家受到法律的保护;再比如大部分宗教都为来世汇就了一张美好的蓝图,但就是这样美好,人类在选择信仰的时候还是众口难调,你选你的,我选我的。这就让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许多在过去被人所推崇的理念,多年以后也许被人不屑;许多在一个地方被禁止的事情,换一个地点或许被允许;许多被人们所传颂的故事,另外一群人却压根儿不信。
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我们其实只是在不同的时空中,虚构着不同的故事而已。所谓的对与错,定论都为时过早。
这只是我读完本书之后,对三个印象深刻的例子的重复解读,类似的案例还有许多,作者对金钱,对历史,对宗教,对帝国,对科技等等都还有许多精彩的论述,这些论述的精彩在于让读者常常有种揭开魔术背后秘密的好奇,又有种考后试卷下发时对答案的激动——一种恍然大悟的感慨,不由得会发出一句: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最后我还想推荐本书的最后两节,尤其引人入胜,作者探讨了对快乐的认识和对人类发展的预测,这两节意义非凡,因为作者发现,在过去所有虚构的故事中,人类都是以死亡后有美好的来世作为引诱,而现在的我们似乎正在利用科技的手段,摆脱一直困扰人类却又人人平等的死亡问题,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人类演化到今天到底是为了什么的问题,人类最终级的走向会不会是灭亡人类自己呢?
全书贯穿着作者悲天悯人的人文态度,这最后两节算是又一次大爆发,也是这种态度,不断引发读者深入的反思。也许,正如钱钟书所说,我们只是时间消费的筹码,活了一世不过是为那一世的岁月充当殉葬品而已。
读书会动笔,蔡先生是榜样。读书需要思考,蔡先生更值得大家学习。读后感更是需要精深阅读,才能获得思考的原料,更能获得读书后获取营养的途经。谢谢蔡先生!
爱读书的人是深邃的。蔡先生读作品,深刻、深远、深厚,无论从哪种角度审视作品,主观、客观、旁观都是条理分明,鞭辟入里。
读好书,好读书;善读书,勤思考。这是蔡老师的一大特色!是我学习的榜样。
思路谨慎,文笔流畅,也是蔡老师的一大特色!
为你点赞
走马观花读完一本书,在成人世界里已是百里挑一;要想写出读后感,那更是千里挑一。腹中空空的人突然又见蔡老师发文,除了仰视还是仰视!悲情地发现“羡慕”是一场骗局,只会让人更糟糕地活下去。
读完每本书,会思考,这就是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