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喜欢去冷玉斌老师的公众号,看他“教书读书”,然后从他那里“偷书”。于是,今天在当当网下了我的新年第一单:
世间文章
瓮葬
童年美术馆
在村庄
万物写生:奔向故事的旅程
十九日谈:《古诗十九首》里的生活与英雄
西南联大现代诗抄
最初的爱,最后的故事
八本书,折后286.80元。对于买书,我从不心疼。何况,书这一物质,其实一点也不贵。
我们活着,是很容易受拘役的。除了阅读,可以让自己更开阔以外,我想不出更好的途径。所以,我们所需要的——是对书籍真正的热爱,对万物真正的爱惜,对自己真正的珍视。
人这一辈子,什么时候都有焦虑的事。焦虑自己,焦虑孩子,焦虑现实,焦虑未来。可是,总得强迫自己放下。放不下也得放下。孩子的未来,总不会由自己说了算。更何况,我们又如何能左右或影响别人的人生?当孩子大了,我们除了“闭嘴”,实在不能做什么。
前因后果的草丛里,坐下来捋一捋,再定一定,然后静静地读会儿书。
下午,翻开池莉的新书《从容穿过喧嚣》,她提及疫情期间被隔离的日子。读来,感同身受。我想起老家的黑色沙瓤土,想起那片土地上长得出类拔萃的菜薹,想起夏天里黄亮亮的丝瓜花,以及深紫而油亮的扁豆,还有碧绿且脆嫩的黄瓜……有了它们,我们得以平安地活着。
粮食和蔬菜,对疫情期间的我们是多么重要啊!
疫情之外,当有了物质的粮食和蔬菜,就得找一点精神的“粮食和蔬菜”了。唯有它,在万物凋零萎谢之时,还可以生长;唯有它,可以携我们从喧嚣穿过。文字需要专注,一旦专注,就有了一个人的天长地久。心平气和的滋味,也真真切切地能在书中寻得。
平日上班,总渴望有三头六臂,因为俗务简直忙不完。每每与自己一番“拳打脚踢”后,总在夜晚暗暗发誓“一定要坐下来”读会儿书,但仰望星空之后,面对的仍是第二天的一地琐碎。
池莉说:“人只有真正静下来,心才可以听到外界响动。”脚下噼啪有声,是踩到了香樟树的落籽;寒风拂面,裹得严严实实的我们,又能否听到自己内心落籽的声音呢?
南飞的大雁,总是结伴而行,坚定而明确地朝着温暖的方向。它们真是单纯,一生只做一件事。相形之下,对于自己的忙碌,多几分不屑,多几分羞愧。还有什么比心平气和地读书,更怡人的呢?唯有这般时刻,你的灵魂就是你肉体的伴侣,这种温润比起世事的宏大,真是一种格外的恩宠。
把从容的节奏读给自己,将慢穿进内心。在生活面前,我渐渐明白并相信,书籍是所剩不多的、有情有义的、精致的好东西。如果它已来到你面前,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消逝在黑夜深处。
就这样,累了的时候抬抬头,继续读着,活着。
活着,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