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亲爱的小熊”系列

疫情的相关数据弄得我的身体发沉。真想抛开它,在内心安置一张“宁静的书桌”。可是,钟声频频响起,你又怎能独自伫立在平静之海的最后一块礁石上?

我听见人群的声音,听见自己内心的诉说,我们不是在忍耐,而是在希望。正如福克纳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说》中所言:人之不朽“在于他拥有一个灵魂,一种能够同情、牺牲和忍耐的精神”。

为了找回平静,我们不得不与现实和解。其实,身处逆境的扬州、南京等城市,仍没有离开艺术而生活。只不过,特殊境遇下的艺术既展示疲惫和汗水,也正视病毒与速度。

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我们不断往来,不断锤炼,承载共同的不幸与希望:一头是不能割舍的城市美景,一头是无法亲密靠近的人们。为了获得重生,我们阻止疫情带来的摧毁,重建和平之舟。

上午,我读完了“亲爱的小熊”系列:《小熊》《小熊的朋友》《小熊探亲》《熊爸爸回家》《给小熊的吻》。感谢【美】埃尔斯.霍姆伦德.米纳里克的好故事,感谢莫里斯.桑达克的绘画,感谢王林老师的翻译。

在这里,我读到自然、纯真,读到朴实、美好。这些故事充满爱和温柔,不仅让孩子喜欢,也治愈特殊时期的我。我喜欢得不得了!这种喜欢是对我精神的重启和刷新。

古人在希腊特尔菲神庙上刻着“认识你自己”,这条箴言广受称道。它揭示一种神圣的力量:认识你自己,也就是认识你的精神。任何出自你精神的东西,就是出自你。

这无比智慧的神谕所关注的是推动和引导人:去追求应该追求的,去关注应该关注的,去推动能够推动的,去胜任能够胜任的,任何伟大而崇高的东西皆源自你的精神。最怕的是,我们被过分的谦卑所打击,受到不自信的压抑,并消磨于绝望之中。

心灵的敏锐可以洞察一切。当然,我还是希望官僚主义少一些,形式主义少一些!像可爱的小熊那样,聆听你自己,认识你自己;认识你的心灵,认识你的精神;精神充盈于身体的各个部分,两者都纯粹而轻盈地运行于分总离合。最终,它正是通过理性而超越物质。

人的心灵听于耳,视于目,怒于胸,笑于脾,知于心,理解于大脑。它是精神的将领,支配一切,拥有一切,而不为现实所屈服。

无限的精神如小熊渴望遇见“小美人鱼”一样,在自身容纳一切,并不排除任何东西,包括那个叫“德尔塔”的东西。如我们所看到的,精神像一个旋转的陀螺,它看起来静止,实际上正在化解和消融。

所以,众人瞩目下,我们不再幽闭于精神之中,而是点燃一粒粒火种,不卑不亢地构建日常,在双重的存在中提取坚守与顽强。或许,这是人类精神的赠予。

认识亲爱的小熊,认识你自己,认识你的精神,我想这是唤醒内在的第一真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完了“亲爱的小熊”系列
分享到: 更多 (0)